“十二五”: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持续开展重大民生工程建设
“十二五”时期,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的正确指导下,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持续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严格监管执法,促进全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好转,全省连续16年没有发生较大以上的大食品药品安全事件,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贡献。
(一)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明显改善。全面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任省长时提出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现代治理理念和成功做法,持续开展专题研究,2014年底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现场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继承发扬了治理“餐桌污染”的成功经验。开展了打击制售假劣药品、食品安全违法和侵犯食品药品行业知识产权等专项行动,有效推进“四品一械”清网行动,构建长效监管机制,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提升,公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监管制度和标准基础明显夯实。结合“餐桌污染”治理经验,持续推进《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地方性立法工作;推动出台我省第一部药品和医疗器械政府规章——《福建省药品和医疗器械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相继出台了《福建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2年版)、《福建省医疗机构制剂规范》《福建省医疗机构药库药房药柜设置条件指导意见》等183项规章制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四品一械”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体系,并定期清理和制修订食品药品监管规范性文件。
(三)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不断提升。整合组建新的食品药品治理体系,莆田市创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融入当地社会网格化治理体系,打通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进药品生产企业实施新修订药品GMP,开展新版GSP认证与中药材种植基地GAP认证工作,实现了我省GLP机构零的突破。推进“四品一械”监管信息化工程,初步形成国家一级电子监管平台,相对独立的省级二级电子监管平台,设区市局三级电子监管平台,实现全省系统电子监管平台资源共享,逐步实现了全省“四品一械”质量安全动态监管。
(四)服务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根据省政府出台的加快医药产业发展十二条措施,配套制定《促进医药健康相关产业发展实施细则》和出台《关于促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见》。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深入开展行政许可“一站式”和“五快”(快受理、快考核、快审核、快上报、快下达批件)服务,在厦门市场监管局)设立“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工作受理窗口”,出台了《促进现代药品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创建“中国儿童化妆品综合标准化研究基地”,多元推进食品药品产业快速发展。
(五)闽台食品药品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十二五”期间,闽台食品药品交流合作先行先试,举办海峡两岸食品药品领域政策与技术交流研讨会,搭建两岸医药品检验部门交流合作平台,简化台湾药师入闽执业手续,加强海峡两岸医药人才交流,探索建立两岸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互认机制,闽台健康产业进一步对接融合。在国家总局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在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平潭片区建立“一站式”审批的绿色通道新机制,推动台湾首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入驻。两岸交流与合作领域从小到大,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格局。
“十三五”: 重点工程项目牵引 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省
工作目标:”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福建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推进“四有两责”“党政同责”的有效落实,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基本健全,食品药品日常监管能力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食品药品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省,打造“健康福建”,推动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实现上述目标,福建省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创建食品安全放心省。一是完善全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围绕畜牧业产品、种植业产品、水产品、饮用水、加工食品和餐饮业这“五类产品、一个行业”的主要食品,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入手,构建食品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二是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水平。强化食品安全技术支撑,健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风险预警与应急处置体系,提升食品安全事故综合应对能力。三是加强食品产业链全过程监管。重点推进全程追溯、冷链物流、风险监测网络等三项体系建设。四是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重点搭建社会共治“网格员”平台,在每个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至少设立一名专(兼)职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大力发展基层监督员、协管员、信息员等群众性队伍。建立政府、保险机构、企业、消费者多方参与互动的食品安全激励约束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
2.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一是完善党政同责体制机制。实行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责任考评体系。二是突出“四有两责”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途径。推进市场监管从“撒网式监管”向“精准监管”“双随机抽查”转变,建立福建特色的绿色农产品、水产品、功能性食品及药品、医疗器械的区域性综合检验检测中心,防范系统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三是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突出龙头企业的安全标杆作用,强化农产品、食品生产、餐饮等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化,推行食品药品企业安全承诺制,加大对食品药品企业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3.完善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法规与制度体系,出台《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福建省食品经营许可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加快制定《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规定》与《福建省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工作规范》,建立行政执法监督机制,及时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地方标准规范,加大对全省特色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检测方法等标准有关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全省食品和地方特色中药品种等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基本接轨工作。
4.提升风险监测和预警能力。一是构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建成以省级检测机构为龙头、市级检测机构为基础、县级快检平台为辅助的三级检测体系,推动发展具有福建食品药品特色的食品药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二是构建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系统。建立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监测分析报告制度,及时收集、分析、研判、处置,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介入、早处置。三是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预警能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基础数据库、食品药品安全分析预警信息报送系统、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预警发布平台,提升食品药品安全预警监测与检测评估能力。
5.完善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强化食品药品互联网销售新业态监管。健全食品药品产品服务网络售卖市场的准入机制,强化第三方交易平台管理责任,构建网络专门监管队伍,加强互联网食品药品市场监测监管体系建设。二是提升应急能力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指挥决策网络平台,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提升政府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深化药品安全风险防控。实施福建省药品与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提高行动计划,重点推进药品与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综合改革,对具有福建特色、强竞争力及国际水平的创新药实行特殊审评审批制度。
6.完善技术支撑体系。一是提升基层执法技术支撑能力。积极推进省、市、县、乡四级食品药品安全技术基础设施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基层食品药品检查核查机构、检验检测机构、技术评价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和监管评估机构。二是提升第三方技术服务支撑能力。改革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外资食品药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及国内龙头检验检测机构在闽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加强闽台相关机构联系,引导发展独立、公正、权威、公信的食品药品安全技术服务业。三是提升智能监管服务支撑能力。建设福建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与社会共治”一体化平台。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GIS、移动终端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食品药品安全治理手段,大力推进食品药品“互联网+”行动。
7.夯实人才队伍体系。一是强化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各级领导的“治理边界”理念,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二是强化执法队伍建设。改善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及医学、法学等专业行政监管人员的比例较“十二五”提高10%以上,强化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建设。三是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全省食品药品检验监测机构整合调整,充实特别紧缺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不良反应监测、认证审评等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成食品药品专职检查员队伍。四是强化食品药品企业家队伍建设。建设食品药品“经营管理人才综合信息平台”“企业家培养工程基础性平台”“企业家成长拓展性平台”,促进企业家引导企业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食品药品“闽商”核心竞争力,带动海上丝绸之路食品药品产业核心区建设。
8.构建社会共治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共同创建食品安全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示范县(市、区)、省级食品安全放心街、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放心点、“明厨亮灶”放心单位。二是建立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激励机制。健全食品药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拓展社会监督和群防群控途径,构建强有力专家咨询队伍,引导第三方机构的健康发展,促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监督员、专家委员会、志愿者队伍“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推广将基层食品药品安全纳入社会综治网格化统一管理的“涵江经验”,树立福建品牌。三是建立自律守法诚实信用体系。全面建立各类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主体的信用档案与信息披露使用制度,培育食品药品安全诚信文化。建立“黑名单”制度、部门间联合惩戒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
9.创新产业发展促进体系。一是创造优越的食品药品产业发展环境。重点支持食品药品产业关键技术创新、重点装备自主化、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能力建设、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食品药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及自主品牌建设等项目建设。健全市场化运作的食品药品专业第三方服务体系,发挥龙头企业放心带动作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创造良好的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政务环境。加快推进行政审批综合改革,下放许可权限,在全系统建立网格化监管责任制,避免重复检查和多头执法。三是创造食品药品产业区域协作服务环境。把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等6大区叠加建设的发展机遇,拓展对台合作交流,重点推进生物工程药物、现代中药、化学原料药、医疗器械、中医康复等行业的闽台对接。
10.重点工程项目牵引。一是检验检测能力建设工程。省食品检验检测大楼建设,省药品检验实验楼建设,省医疗器械和药包材检验实验室建设,各设区市食品药品检验实验室改造,17个区域性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县级食品安全快检实验室建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食品药品认证审评中心办公楼,食品安全检测云系统等。二是基层监管能力提升工程。包括:“智能监管”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基层日常监管网格化平台,乡镇监管所标准化基础建设,市县乡三级监管机构装备建设(包括执法装备和快检仪器),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县建设等。三是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包括: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设,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信息系统建设,食品药品应急管理系统建设,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放心县(市、区)创建,投诉举报业务平台完善,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工程,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等。四是食品药品安全教育工程。包括:食品药品企业与行业组织的法人与关键岗位人员培训教育,中小学生食品药品安全科普知识卡通教育工程,新媒体微视频教育工程,平面媒体教育工程,宣传教育成效的跟踪、分析工程等。五是食品药品监管人才工程。包括:网络培训平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监管人员的全员培训,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等。六是食品药品创新工程。包括:海沧生物医药港,柘荣医药城,明溪、邵武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和原料药基地,厦门、福州、三明医疗器械产业聚集区,平潭或厦门设立输台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莆田“普天药械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