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能否有效阻挡PM2.5?
接连不断的雾霾天,使口罩这原来只是为了用于某些特殊职业防护需要的物件,一夜间成为众多人争相购买的热销货。一些商家声称口罩含有高科技,可以“罩住健康、远离雾霾”。请关注——戴口罩能否有效阻挡PM2.5?
再次光临北京的雾霾,使刚刚平静的口罩市场又掀抢购高潮。记者调查显示,专门对抗阴霾天气的“PM2.5口罩”在各大药房销量激增,虽然单价高达30多元,但依然无法阻挡市民的购买热情,部分药店甚至面临口罩断货。
同时,一些网店出售防颗粒物型、防甲醛型、防异味型和活性碳型等多种型号口罩,并打出“罩住健康、远离雾霾”“PM2.5过滤效率大于99%”等宣传字样。那么,“PM2.5口罩”真有那么高科技么?
多数口罩不能阻挡PM2.5
“这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罢了,市面上出售的‘PM2.5口罩’大部分都是噱头大过实效。”中国抗菌协会专家赵丹青表示,PM2.5的大小是相当于针尖的二十分之一,普通无纺布口罩纤维根本无法阻隔。
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室曾在医院环境下,对几种口罩进行了密闭性实验测验结果表明:普通纱布口罩:对PM5以下没阻挡。普通的纱布口罩就是纤维口罩,它的阻流原理就是一个机械阻挡作用,通过这一层一层的机械阻挡,可以把大的颗粒阻挡住,但是直径小于5微米的颗粒物阻挡不住,更不用说PM2.5的颗粒物。医用普通口罩:对PM4挺管用。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一次性口罩可以阻挡直径大于4微米的颗粒。测验结果表明,按照一般的医学标准,对于0.3微米的颗粒物,医用外科口罩透过率为18.3%,普通一次性医用口罩为85.6%,这表明这两种医用口罩对细小的颗粒物阻挡效果有限。而N95口罩:大多数PM2.5被挡住。用医用N95口罩对0.3微米的粒子进行检测,大的粒子都能被阻流住,而在口罩密闭性实验室中检测时,医用N95口罩的透过率只有0.425%,可以说99%多的颗粒物都被阻挡住。
虽然测试表明,过滤效率越高说明效果越好。但北京医疗器械检验所材料室主任岳卫华表示,他们的测试是在医院环境中进行的密封实验,而城市中汽车尾气等排放量大,空气中不少颗粒物呈现油性,这也会降低口罩的实际防护效果。
北京市环境监测站大气室一位工作人员则认为,PM2.5口罩大多外面是一个抗菌的面料,中间是保暖的填充物,再下面一层是PM2.5的滤片,距离真正的高科技还很远。
不必抢购功效“概念口罩”
中国抗菌协会秘书长张迎增提醒市民,口罩材质、使用寿命、技术水平等因素是界定口罩质量高低的标准,消费者如无特殊需要,不必抢购标有各种功效的“概念口罩”。
自非典之后,市民对N95口罩愈发熟悉,这种能滤除至少95%悬浮颗粒物、口沫但不耐油的口罩,也成为雾霾天气里很多消费者抢购的对象。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教授、内科ICU主任曾勉看来,普通市民使用专业医用口罩不太实际,尤其是N95口罩。“这种口罩我们在ICU病房检查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人时才会戴,一出来就会摘下,因为口罩滤除悬浮颗粒效率越高,造成的呼吸阻力就越大,呼吸越费劲,长时间佩戴容易出现缺氧、胸闷等情况,老年人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不宜长时间佩戴,以免呼吸困难导致头晕。”曾勉表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呼吸内科主任谭明旗则提醒消费者,由于N95型口罩是专业医用防病毒的,其质地很厚,戴上后很容易造成呼吸困难,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佩戴。而口罩上也明确标识:不正确使用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随着口罩的热销,微博上出现了不少温馨的“服务帖”。科学松鼠会的官方微博上就发了一条“应对污染,选对口罩”的微博:佩戴医用防护口罩时应保证契合面部,保持口罩内密闭方能发挥过滤功能。佩戴后应进行呼气和吸气测试,确认没有漏气。防护口罩可重复使用,但如出现口罩任何部件破损、断裂、丢失或呼吸时感到阻力增大,即应更换。防尘口罩不可水洗,淘汰后应丢弃。
提高自身免疫力最重要
曾勉认为,老百姓对灰霾天没必要过度紧张,尤其没必要佩戴过于专业的防毒口罩。常见的口罩都能抵挡少部分有害颗粒,而在更多情况下,口罩只在特殊的环境中使用,例如在人多、空气混浊不流通、流感高发的地方等。
“再者,PM2.5也真有点防不胜防。”曾勉表示,“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粒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而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有毒颗粒对气道黏膜会造成损伤,导致纤毛清除功能下降,为细菌入侵呼吸系统创造条件,可诱发支气管炎、哮喘甚至肺炎。”
医用口罩不能久戴、普通口罩戴了没用,灰霾天人们究竟该怎么办?曾勉表示,“戴口罩只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之一,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身免疫力。”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