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10月29日是第五个世界卒中日。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发病者中约30%死亡,70%的生存者多有偏瘫失语等残障。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防控形势严峻。请关注——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不分年龄、肤色,全世界任何人都可能发病。
高血压、房颤、糖尿病、吸烟、运动减少等慢性疾病是容易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由于我国慢性疾病体系不健全,健康知识普及率较低,目前我国有大量脑卒中高危人群。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委员会副主任王陇德院士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有高血压患者两亿多人,糖尿病近一亿人,房颤患者800万人,肥胖七千多万人。”由于筛查和干预措施不到位,这些脑卒中的高危人群极有可能发病。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的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六年间翻了7倍。目前我国脑卒中发生率比美国高出一倍。
脑卒中给我国每年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达400多亿元。如果控制不好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如果中国慢性病出现“井喷”。王陇德认为,目前应开展脑卒中等慢性病防控工作,尽快探索建立新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另外,应向公民普及脑卒中防治知识,改变部分医护人员中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
脑卒中防控存在误区
“公众对脑卒中有很多误解”。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告诉记者,“一些人认为卒中与年轻人无缘,真相是,卒中患者不分年龄,年纪越轻越缺乏危险因素,发病毫无思想准备,只有1/3的人会有短暂的发作的历史。”
很多人认为颈动脉筛查就是脑卒中筛查,事实上,颈动脉筛查是脑卒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筛查和颈动脉没有关系。脑卒中筛查是综合过程,还要看是否具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不要认为在社区查了颈动脉没有事就是安全的。“一些人发现颈动脉斑块后非常紧张,这不一定就意味着卒中,它在中国这不是危险因素。”
“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患脑血管疾病”这是一个误解,王拥军说,“脑血管病是落后病因疾病,血管因素只是原因之一。1/5的脑血管病是来自心脏的问题,和血管毫无关系。脑血管检查正常也有可能患脑血管疾病。”
王拥军特别强调科学保健,他强调,有些人吃保健品、纳豆、卵磷脂、鱼油、健身茶等,每天用犀牛角的梳子梳头,倒着走路,认为可以预防卒中,实际上这些与脑卒中发病没有任何关系。预防卒中最有效的的方法是吃蔬菜水果,预防中风最好的运动是快速散步,当然不能做太剧烈的运动,因为剧烈运动会增加脑出血。
一级预防最重要
脑卒中的预防分三级,其中一级预防(疾病发生前的预防)最重要,它的目的是使高危人群降低脑卒中发病率。自己属不属脑卒中的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人群可以自己进行脑卒中风险评估。脑卒中的发生有8个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140/90mm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房颤和心瓣膜病,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明显超重或肥胖(BMI≥26kg/m2),有脑卒中家族史。如果发现自己存在≥3项危险因素,就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应抓紧去医院进行专业的筛查。
专家建议,40以上的人每年做一次脑卒中危险筛查。如果自觉一侧手臂或腿部突然麻木无力;突然出现言语障碍;突发单眼或双眼视物障碍;突然出现行走困难、眩晕或平衡困难;突然出现不明原因严重头痛,都应警惕为脑卒中发生的先兆。
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治
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慢性病的危害。卫生部部长陈竺说,必须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否则将犯“历史性错误”。
新医改实施以来,卫生部倡导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实施慢性病与营养监测等慢性病防治政策,促使慢性病防治工作不断规范化,标准化及信息化。
脑卒中筛查与防治是一项投入少,社会经济效益明显,且能较快见到工作成效的项目。做好这项工作,就是占领了慢病防控的重要制高点。
2010年12月,卫生部将脑卒中防治工作列为25项“十二五”慢性病防控的重大疾病之一。国家卫生部、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民政部、财政部等15个部门共同制定了《中国慢性病防治规划》,科技部拨款一亿多元人民币用于脑血管病的“十二五”国家支撑项目计划。国家成立了卫生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组成中国健康促进联盟,开展健康教育。
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成立了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目前在全国已经建立了99家脑卒中筛查基地医院,这些医院带动的网络医院加起来已经超过了1000家,以后还将逐步扩展到社区、乡镇及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全国构建起一张全覆盖的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2011年全国75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的全年数据结果显示,一共完成了颈动脉超声筛查将近38万例,其中发现颈动脉狭窄50%以上3.6万例、颈动脉狭窄70%以上1.7万例。对这些人群开展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支架成形术,指导生活调理和药物干预等,对预防、治疗脑卒中起到了积极意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