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

  • 作者:江澜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7:27

    创新社会管理 落实包保责任  
    
    据中国医药报安徽讯  “10000家餐饮,80%属小餐饮,50%以上无证无照,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或许,这并不是个案,而是很多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都面临着的一个难题。在芜湖,一个以“创新社会管理”为突破口的综合解决方案已经启动,通过乡镇、街道的管理来解决小餐饮和小药房问题,推动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进程。 
    
    去年11月10日,安徽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食品药品“四员”(管理员、宣传员、协管员、信息员)制度和包保责任制度。今年1月11日,安徽省政府与国家局签署了共建“安徽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合作备忘录,明确提出要“把安徽打造成为全国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那么,如何实现“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如何化解“小餐饮”监管难题呢?经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芜湖市提出了综合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乡镇、街道的“地缘”优势,落实包保责任制,将为数众多的小餐饮和小药房交给乡镇、街道进行社会化管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只负责整规达标小餐饮的行政许可和小餐饮、小药房违法行为查处工作。 
    
    芜湖市还多角度发力,逐步演绎出了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的立体路径图:一是通过出台“一个规划,两个规定”,从制度层面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让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都有明确的食品药品安全职责;二是抓住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完善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网络,落实食品药品“四员”制度,确保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食品药品工作都有人干;三是全面开展小餐饮和小药房整治工作,让所有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的食品药品“四员”都有事干;四是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派出机构的目标考核,落实食品药品安全“一票否决”,让所有乡镇、街道和村、社区都有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危机感。 
    
    今年3月,芜湖市政府召开了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暨示范创建和“两小”整治工作动员会,全面推进示范创建和“两小”整治工作,全市74个乡镇、街道的分管负责同志全部到会。会议明确,全面落实《芜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十二五”发展规划》和《芜湖市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区)创建工作方案》、《芜湖市小餐饮和小药房整顿规范升级达标工作方案》,经过3年的示范创建和“两小”整治,力争芜湖市小餐饮和小药房的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明显提高,为芜湖市城乡食品药品安全一体化增添有力的砝码。 
    
    (江澜) 
    
    编后: 
    
    芜湖市将小餐饮和小药房交给乡镇、街道管理,不仅可以解决为数众多的小餐饮“无证无照无人管”的问题,消除餐饮服务监管的灰色地带,也有助于监管部门走出“要监管,先发证”的认识误区,跳出“给不给小餐饮发证”的两难境地,有助于监管部门将工作重心从准入管理向准入后监管转移,消除“重审批,轻监管”的弊端。与此同时,芜湖市全面明晰思路,从多个层面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力求使社会化管理逐步落到实处,为深入推进食品药品安全城乡一体化进程做出了积极探索。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