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饮食保健各有侧重
秋季是阳消阴长、由热转寒的过渡时期,三秋气候各有特点,所以饮食保健也应随气候的变化而采取不同对策,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减少疾病的发生。
初秋 盛夏余热未消,天气仍然十分炎热,加之往往会阴雨连绵,湿度较高,所以此时养生必须注意两点:
首先,防暑降温。初秋时仍在伏天里,暑热依然炽盛,所以仍需适当多吃有防暑降温作用的食品,如西瓜、冬瓜、丝瓜、苦瓜、黄瓜、番茄之类,宜常吃绿豆粥、荷叶饭、荷叶粥以及凉拌三丝、拍黄瓜、凉拌鱼腥草、凉拌茄泥等。还要注意补充饮水,以淡茶、白开水、矿泉水、绿豆汤、菊花茶等为最佳,出汗过多时还需要饮些淡盐开水和含盐汽水等,以补充钠的丢失。
其次,健脾除湿。若夏秋之交阴雨连绵,则必须预防湿热或寒湿之邪侵袭机体。特别是年老体弱、婴幼儿和平素脾胃阳虚之人,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清洁卫生,适当多进温食,节制冷食冷饮,少吃冰冷的瓜果,以防“秋瓜坏肚”。宜适当吃些有健脾除湿作用的食品,如薏苡仁、莲子、芡实、赤小豆、党参、山药、白扁豆、绿豆、藿香、佩兰、干姜等。大枣莲子粥、赤小豆粥、藿香苡仁粥、茯苓健脾糕等,很适合脾胃阳虚者食用。
仲秋 进入仲秋,雨水渐少,天气渐转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这时人体汗液蒸发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缩、口干咽燥、干咳少痰、大便秘结等症状。这时的气候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易伤肺和胃,所以饮食养生的重点是滋阴防燥、润肺益胃。在饮食上宜适当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银耳、藕、梨、萝卜、胡萝卜、甘蔗、百合以及银耳百合粥、黑芝麻胡桃粥、胡萝卜粥、黑白双耳汤(黑白木耳各10克,冷水泡发,洗净后炖服)、果汁(以梨、藕、萝卜、荸荠、甘蔗等榨汁)等。少吃辛辣、香燥与熏烤之类食品。此外,还要重视补充水分,注意涂擦护肤霜等以养护皮肤。
晚秋 “一场秋雨一场寒”,秋风肃杀,天气渐凉,甚至会气温突降,寒潮来临,慢阻肺、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开始多发。此时除仍须预防燥邪外,还必须加强防寒。在饮食上不宜再吃冷食冷饮,而宜进食温食热食,宜适当增加高热量食品,适当多吃些有温阳散寒作用的食品,特别是有补铁、补碘作用的食品更重要,因为研究表明,一些阳虚怕冷之人与缺铁、缺碘等有重要关系。所以,宜适当增加羊肉、牛肉、狗肉、鹿肉、雀肉、蚕蛹、动物肝脏、海鱼、鱼、蛋、黑木耳、乳类、豆制品、海带、虾仁、虾皮、核桃、大枣、花生、辣椒、葱姜、洋葱和绿色蔬菜的摄入。还可适当饮些葡萄酒,或请医生指导饮些保健药酒。此外,还可根据需要配制当归生姜羊肉汤、姜附(附片)黄芪炖羊肉、姜附烧狗肉、姜附胡桃粥等药膳,对增强人的耐寒和抗病能力均有良好功效。此外,患有慢阻肺的患者,吃些有补脾益肺、化痰止咳作用的药食,如党参、茯苓、白果、川贝、大杏仁之类,也很有好处。若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吃些黑木耳、丹参、山楂、香菇、洋葱、荞麦之类的药食,对血管的疏通也很有益。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