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偏方,一辈子探索 ——记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获得者张亭栋教授

  • 作者:衣晓峰 乔蕤琳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10:38

    近日,因在用中药治疗白血病方面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亭栋教授荣获了葛兰素史克(GSK)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与张亭栋一同获奖的另一位科学家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 
    虽然已经退休20年,但在黑龙江省医学界,张亭栋教授几乎无人不知,他是全国使用民间偏方砒霜(三氧化二砷)医治白血病的第一人——他和本院科研人员发明的使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让世界刮目相看。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曾撰文说,张亭栋教授做出的贡献“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教师节收到特殊“礼物” 
    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张亭栋,曾任哈医大一院中医教研室主任、教授,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长。退休之后,给患者诊病依然是张亭栋的工作,如今已经79岁高龄的他每周仍要出诊两次。他终身重点研究血液病,是用砒霜治疗白血病的奠基人,他研制出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的临床治愈率达91%,上个世纪90年代发表的相关论文轰动世界,他的医学成就给全球的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对于此次获得的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张亭栋教授以前从未听说过,也没申请过。“9月10日教师节上午,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让我19日去北京领奖。”张亭栋回忆说,“我问了半天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儿。”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在颁奖词中说:“三氧化二砷,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一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研究中药抗癌的过程中,张亭栋是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 
    “灵丹妙药”来自民间偏方 
    1950年,张亭栋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此后他曾参加过西医学中医的培训班,并逐渐步入了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之路。 
    上个世纪70年代初,黑龙江省林甸县民主公社出现大批癌症患者。省卫生厅派出哈医大一院的5人专家小组前往调研。当时,致力于研究血液病的张亭栋担任小组组长。在公社卫生院住院的多位食道癌、子宫癌、胃癌患者纷纷向省城来的专家诉说病情。其中,一位曾被医院“判死刑”的食道癌老人述说,他自己的病好多了,不仅能喝水,一顿还能吃两个馒头。经检查,这位老人果然癌肿萎缩,食道不再堵塞。是什么带来的奇迹?原来,当地一位老中医有个秘方,就是用中药砒霜、轻粉、蟾蜍等毒物配制验方,治疗淋巴结核。起初,这位老中医是用药捻子,后来被一位下乡巡回医疗的药师改为针剂,这位药师还在老中医的指点下把药涂在自己母亲身上治好了她的皮肤癌。1973年1月,民主公社卫生院开始用这一偏方给病人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癌症,并命名为“713”针剂。砒霜果真能治癌?经询问,大肠癌患者不便血了,宫颈癌患者的分泌物减少了,肝癌患者不疼了……于是,这个偏方被带回了哈医大一院,张亭栋和他的同事们开始了漫长的探索研究。 
    几代人不懈探索治病机理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张亭栋和他的同事们在哈尔滨对白血病的治疗研究不断深入。同样研究该课题的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上海血液学研究所王振义教授和他的团队邀请张亭栋前往合作攻关。 
    张亭栋等人发现了三氧化二砷可以治疗白血病,但其治病机理还难以表达清楚;而王振义等科学家发现砷剂对急性早幼粒细胞有诱导分化作用,并使癌细胞凋亡,这一研究成果表明,砷剂对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也显露出可喜疗效。 
    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学大会在美国召开,张亭栋和时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的陈竺受邀参加。陈竺发言时详细介绍了砷剂治疗复发的白血病症15例,其中14例获得完全缓解。当时,会场轰动了。那之前的8月,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科学》介绍了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砷剂可以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1998年之后,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了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疗作用这一研究成果。 
    在砷剂治疗白血病的课题研究上,张亭栋探索了一辈子。目前,张亭栋和他的同事们开创的课题依然被哈医大一院的后继者们继续创新着。 
    哈医大党委副书记刘连新在读博士期间,在本校导师姜洪池教授等人的共同指导下,首次证实了砒霜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首次提示了砒霜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基因作用位点是在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酶前体水平而非转录水平。后又研究发现,砒霜还可以作为肝癌治疗的化疗药物,尤其是采用介入疗法局部化疗效果更佳。 
    哈医大一院院长、血液内科主任周晋教授带领课题组,精确地控制了亚砷酸静脉输注的速度和用药量,基本克服了“高白细胞血症”、“类维甲酸综合征”的出现,缩短了疗程、降低了死亡率,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给患者治好病最重要 
    1974年,已怀有7个月身孕的董秀芝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击倒:口腔、鼻子出血,皮肤色如白纸。哈医大一院确诊其为M3型白血病。董秀芝入院第二天就流产了。但在输液砷剂4个月后,身都不能翻的董秀芝竟慢慢站了起来,并能下地行走了。 
    出院后的董秀芝按医嘱吃药、点滴、复查,1976年生下一个健康的男孩,1979年重返工作岗位,至今仍健康存活。董秀芝的康复给更多M3型白血病患者带来了希望。 
    在临床治疗基础上,哈医大一院研制的亚砷酸注射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且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到上世纪90年代,哈医大一院收治了2000多例各类白血病患者,发现砷剂尤其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最为对症。在对244位患者长期随访中,有126位已存活5年以上,其中有19人已存活10年以上。 
    目前,张亭栋等人所发现并研制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全世界只有两个地方能生产,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中国的哈尔滨。我国每年20多万支的生产量挽救了大量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科学技术创新奖、中国优秀专利奖、黑龙江省政府评选的改革开放30年十项科研成果奖……这些足以让一名科学家引以为豪的荣誉在张亭栋看来都不重要,他说:“给患者治好病才是最重要的。” 
    注: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由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和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共同设立,旨在表彰中国为生物医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成就做出重大贡献,并对中国或新加坡区域的生命科学事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