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埃博拉” 隔离防护是关键
连日来,埃博拉疫情引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面对突如其来的埃博拉病毒,解放军第302医院传染病专家指出,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病毒的关键。
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
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解放军第302医院专家组组长陈菊梅教授说,埃博拉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导致最致命人类疾病的病毒之一,它是一种能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产生埃博拉出血热的烈性传染病病毒,一旦致病,发展十分迅速,且致死率高,主要病理特点是皮肤、黏膜、多器官广泛性的出血坏死。
解放军第302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赵敏介绍,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被感染动物的各种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患者感染后血液中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据统计,被感染者的1毫升血液中含有1万至100万个埃博拉病毒,哪怕是咳嗽喷出的一点唾液都有可能是致命的。
她还指出,埃博拉病毒还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或结膜等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和性接触传播。
无特效治疗方法
赵敏指出,目前,对埃博拉出血热尚缺乏有效疫苗和特效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
抗击“非典”英雄、我国著名传染病专家姜素椿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疗对埃博拉病毒感染无明显疗效,有计划地收集埃博拉出血热康复患者的血清,分组对感染埃博拉病毒的老人、儿童、妊娠妇女,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进行早期输注,可能会取得较好的疗效,晚期输注效果可能不明显。
加强隔离控制和个人防护
专家指出,目前埃博拉出血热尚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隔离控制传染源和加强个人防护是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的关键措施。只要控制疫情到位,埃博拉病毒并非不可防、不可控。
从非洲回来的人员要进行严格检疫,有过疾病接触史的人员要实施隔离观察,以控制传染源。医学观察期间一旦出现发热、乏力、咽痛等临床症状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采集标本进行检测。
同时,专家提醒民众要提高对埃博拉病毒的认识,当前如果无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去疫区活动;如果必须前往,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不接触病人,重要的是要减少与高危动物(即果蝠、猴子或猿)的接触,包括不要拾取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也不要处理动物生肉。
专家还指出,埃博拉病毒在常温下较稳定,对热有中等度抵抗力,56℃不能完全灭活,60℃下30分钟方能破坏其感染性;紫外线照射2分钟可使之完全灭活。对化学药品敏感,乙醚、去氧胆酸钠、β-丙内酯、福尔马林、次氯酸钠等消毒剂可以完全灭活病毒感染性;钴60照射、γ射线也可使之灭活。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