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食品生产监管打出落实新法“组合拳”
本报讯 记者赵玲 通讯员 张春洪报道 今年,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以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有效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大力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强化空降式“飞行检查”,打出一套从源头上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治本“组合拳”。
行政审批“落地”,做好新旧法律无缝对接。上半年,湖南省局向市州下放第一批共计14大类、25小类、38个单元的食品生产许可审批权限,涉及获证企业5300余家,占全省食品生产企业总数的80%。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各地食药监部门的监管责任,大大提升了监管效能,也方便了企业申报。至11月底,全省对食品及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发(换)生产许可证3514张,依法注销生产许可证450张,对不符合申证要求的49家企业果断亮起了“红灯”。
湖南省局坚持问题导向,对全省食品生产领域56家重点企业开展“飞行检查”,无疑是着力强化监管的又一成功尝试。这种“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透露检查信息、不听一般性汇报、不安排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五不两直”工作方式,更是彰显了执法威严。现已移送市州食药监局进行行政执法34家,责令停产整顿8家,约谈法定代表人13家,暂扣食品生产许可证2家,注销许可证2家,有力地震慑了食品生产领域违法违规行为。
在每次“飞行检查”中,湖南省局均派出由执法监管、审评审查、检验检测及会计人员组成的技术专家型检查组,全面深入地开展“审计式、稽查式”检查,
确保各类安全问题和隐患早发现、早处理。目前,这一执法检查模式已在全省推广,标志着食品生产执法监管方式全面实现由重事前许可向重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转变。
今年湖南省局针对公众反映较为强烈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食用油、“辣条”产品、食用槟榔、蜂蜜、大桶水、配制酒、食品添加剂等重点产品的专项整治工作,有力打击掺杂使假和主体责任不落实等违法违规行为,着力促进全省食品生产行业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