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至花开芳自来——代表委员为促进民族医药发展建言献策
民族医药是我国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也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被称为祖国三大民族医药的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外,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彝医药、瑶医药等,在保障各民族人民的健康和繁衍昌盛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其疗效独特、特色明显而受到群众欢迎。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提出“促进民族医药发展”。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两会”期间,多位关注民族医药发展的代表委员就民族医药的药品研发与注册、人才培养、传承与创新发展等话题建言献策,期待民族医药的春天早日到来。
管理政策需量身定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医药资源的集中地,近年来,广西在壮医药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以壮成药为代表的广西民族药的研发与注册远远滞后于壮医学在临床、教育领域的发展。”作为壮家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市粮食局局长李森非常关注广西壮药发展情况。
李森代表认为,壮成药由于其理论、诊疗规范及药材使用的特殊性,很难完全套用现有的中药天然药物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使得壮成药的研发只能止于临床前,无法进一步依据其医学理论开展临床研究。民族药注册管理的政策不明朗、制度不完善,使壮药长期游离于国家药品标准体系外。
李森代表建议,对涉及以壮药为重点的民族药基础理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壮药新药创制及标准化制造示范等重大项目给予立项和资金支持,推动广西壮药原料基地建设,鼓励和引导申报壮药新药,支持广西加强壮药等民族药审评审批能力建设,培养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民族药审评、标准制订、检验检测和认证检查队伍。尽快制定民族药注册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明确民族药审评审批的具体要求。
和壮医药类似,许多民族医药都面临同样的困境。“目前由于中医中药、民族医药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仍然存在对中医中药与民族医药关系的认识不统一、‘‘医’和‘药’的发展不协调、缺乏‘民族药’的明确定位、各民族医药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来自云南的全国政协委员、盘龙云海药业集团董事长焦家良说:“在《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修订中,对民族药物研发应予以高度重视,明确民族药定义和内涵,鼓励以民族医药理论为指导,开发现代中药,将民族医药文化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不拘一格育人才
“目前我国涉蒙医药八省区共有各级蒙医医院一百多所,蒙医医疗机构处于全国民族医药界的前列,但在蒙医药教学科研机构及蒙医药产业化发展方面明显滞后。”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常委、内蒙古自治区主委董恒宇呼吁,“内蒙古亟需一所独立建制的蒙医药大学。”
“蒙古国的大量患者到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就诊,但内蒙古蒙医药人才却需赴蒙古国考取博士学位。”董恒宇委员认为,无论从基础设施、教学体系、师资力量、招生数量、科研开展,还是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当前我国的蒙医药教学科研现状都远不能满足蒙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他建议,要把成立国际蒙医药大学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从经费、人才等方面给予保障,建立健全符合实际的全新的教学、科研、产业化模式。
针对彝医药研究开发缺乏高层次的领军人物,彝医药专家老龄化,传承人才青黄不接的现状,全国人大代表、楚雄师范学院地方民族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杨甫旺提出,国家应支持老彝医建立传承工作室,开设彝医诊所;启动传承人培养制度;推进彝族医药师承与临床实践的衔接,采取单独考试、单独录取的形式,尽快培养一批彝族医药专业人才。
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文化是民族医药的根源,也是创新发展的立足点。《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加强民族医药传承保护、理论研究和文献的抢救与整理。”
114年前彝医曲焕章研制的云南白药,至今仍是彝药的精品和标志性药品,而彝族医药在发展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彝族医药仍存在经费保障不足、医疗服务体系薄弱、缺乏人才培养机制,以及缺乏政府层面系统的保障机制等问题。”焦家良委员指出,目前,我国缺乏专业化的彝医药研究机构、医疗机构、教学机构以及配套的服务体系。他建议,设立彝族医药文化传承与保护发展专项基金,加强彝族医药机构专业化建设。在‘十三五’时期以试点先行,将彝医师资格考试纳入正规考试范围,建立健全彝医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制度,并以试点经验为基础,推动彝族医药文化的传承工作。”
焦家良委员认为,要通过对彝医药文化精髓的挖掘及发扬,将彝医药优质而丰富的文化内容创造性地融入产品的审美之中,形成集资源基地、医院、药物研究所、彝医教育、药品生产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集团型发展格局。然后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传播、植入、渗透到世界各地,利用新媒体技术及传播渠道让彝族医药发展锦上添花。
杨甫旺代表建议,在国家财政增加对彝族医药研发投入的同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吸引社会民营资本参股,实行多方参与、产学研相结合的保护开发模式。(本报记者 刘云涛)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