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心灵的哮喘

  • 作者:柏正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10:32

    赵云终于圆了大学梦。在金秋季节里,他跨进了外地某重点大学的大门。入校后,迎接他的是紧张的军训生活。不久后的一天晚上,他突然气喘气急,被同学们送到了医院,医生说他是哮喘发作。 
    病情缓解后,医生在与他聊天时得知,他3岁时,父亲因车祸去世,此后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对他可谓是百般照顾,疼爱有加。他在母亲的羽翼下生活了十几年,对母亲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考上大学后,他不得不远离朝夕相伴的母亲,只身在外地独立生活。学校里,紧张的军训、同学间的陌生、生活的茫然“无助”……使他格外地思念母亲。发病那天,训练结束后,他觉得腰酸背痛,全身像散了架一样,连晚饭也没有吃,就早早地上了床。一个人躺在床上,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压抑,真想大哭一场。不久,他突然觉得胸部憋闷、呼吸不畅…… 
    【点评】 
    赵云离乡别母,由一个处在母亲呵护下的孩子突然变成需要自立的大学生,这使他的心灵失去了依赖。当他感情上得不到满足,又不能以哭泣和叫喊来发泄内心的压抑时,就转换为哮喘的急性发作。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哮喘发作是一种心因性哮喘。 
    初三学生小英,学习刻苦用功,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家长和老师对她考进市重点高中都抱有极大的希望,她自己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也极强,决心拚搏一下,以最优异的中考成绩来回报家人和老师。中考前几个月,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复习功课,唯恐发生任何一点疏忽而影响成绩。可就在中考前一天晚上,她突然觉得胸闷,觉得“空气中氧气少”,随即呼吸困难,痛苦异常。爸爸妈妈立即将她送进医院,结果,她因哮喘发作而住院治疗。 
    【点评】 
    小英在家长、老师的“极大期望”中和自己的“高标准”目标下,进行着高度紧张的复习,产生了严重的考试焦虑情绪,过重的心理负荷使她在中考前发生了心因性哮喘。
    夜深了,天空下着毛毛细雨,路上已没有什么行人,琴匆匆地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这一段路近来不太平,以往下夜班时都由爱人勇来接她。今天,勇感冒发烧,不能来接她了。黑暗的夜幕下,她独自一人行走着,恐惧感袭上心头,似乎周围的黑暗中到处都充满着危险。突然,琴觉得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不禁心中大惊,既不敢回头张望,也忘了叫喊,只是慌乱地加快了步伐。谁知“沙沙”声却紧随其后。“糟了,果真遇上坏人了!”她紧张得气都喘不过来了。当她终于叩开家门时,已是四肢无力,呼吸急促。给她开门的勇见她面色苍白、气喘气急的样子,吓了一跳。听她粗粗地说了情况后,勇从门后拿起一个木棒到门外巡视了一下,未见有丝毫异常。回到屋里,勇发现琴的鞋子上粘着一片塑料纸,不禁笑道:“你这是自己吓自己。看你鞋子上粘的啥?”琴喝完勇给她端来的开水后不久,哮喘症状也消失了。 
    【点评】 
    琴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她体内释放出大量的组织胺和乙酰胆碱,引发了喉头水肿、环状肌痉挛,使大量的粘液阻塞在支气管内,出现了心因性哮喘。 
    小学四年级学生小明长得结结实实,身体一向很好。那次数学课上,他偷偷地看连环画,被老师发现后,将他叫到黑板前演算习题。这下他可慌了神,站在黑板前好一会儿,就是算不出来。全班同学都在看着他,老师也用严厉的目光盯着他,他羞愧地站在黑板前,恨不得脚下有个洞赶紧钻进去。他觉得手心和头上在冒汗,胸口堵得厉害,不由得张开嘴大口大口地喘起来……老师发现了异常,赶紧将他送到医院,医生诊断他是“哮喘发作”。 
    【点评】 
    有些人面临紧张、激烈的场面,受到强烈的情绪和精神刺激时,会诱发哮喘或使原有的哮喘复发。据统计,哮喘儿童中,约50%是由不良心理因素造成的。看惊险电影、电视镜头;平时受父母溺爱,突然受到责骂;成绩不好,被老师批评等,都会引起哮喘发作。
    类似的事例在生活中和临床上还有很多。例如,一位与吸入某种花粉有关的哮喘病人突然看见花瓶中插着一束含苞欲放的鲜花,顿时“如临大敌”,哮喘发作,当得知那是一束假花后,哮喘很快就平息了;一位哮喘病人在候诊室内排队就诊时,邻座的病人哮喘发作,自己也就随之发病;某哮喘病人总是随身携带着平喘气雾剂备用,但外出时从未发作过,这次出差却忘了带,结果刚上列车就发病了;某新娘对初次性生活过度紧张恐惧,在新婚之夜突发哮喘而不得不去医院急诊;儿童要挟家长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也可能哮喘发作,等等。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病,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变应原或其它因素引起的广泛气道狭窄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发作性胸闷、咳嗽,大多是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本病的病因较复杂,但专家们多认为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在患者吸入某些物质,呼吸道感染,进食过敏性食物或某些药品,以及在气候改变、运动、性生活、月经与妊娠期、情绪改变等情况下,哮喘都可被激发。其中,由精神、心理因素导致的哮喘,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被人们普遍认同的今天,尤其应引起人们的关注。 
    实际上,早在19世纪,人们就发现精神心理因素可以诱发哮喘发作。这些精神、心理因素以愤怒、恐惧、抑郁和焦虑最为多见。据国外资料,不少哮喘病人是在悲伤后首次发病;40%的哮喘患儿哭泣时喘息加重;35%~40%的哮喘病人经暗示可诱发哮喘,也可使哮喘缓解;在因哮喘死亡的病人中,74%有不健康心理表现。国内亦有人曾观察过800例哮喘病人,在发作之前,35%的病人受到过不良精神刺激。由此可见,精神心理因素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有人统计,单独精神因素诱发哮喘者占哮喘病人总数的15%,变态反应合并精神因素诱发哮喘者则占50%。医学专家们认为,精神因素诱发哮喘的机制,是在人脑中可接受大量感觉刺激的海马回部位,存在着与基因有关的异常;同时,不良心理情绪影响着大脑皮层而作用于丘脑,导致迷走神经功能亢进,使气道反应性增强。病人表现为不停地过度换气,伴有多汗、头晕眼花、食欲下降、手颤、胸闷、气短、心悸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症状,但常无哮鸣音、缺氧、紫绀等表现。 
    对于由精神心理因素诱发或加剧的哮喘,除常规治疗外,还应解决心理问题,否则难以控制病情。常用的方法有暗示、疏导、系统脱敏、生物反馈、催眠等疗法及认知重建等。适当给予安慰剂或配合应用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如谷维素)、镇静催眠的药物(如安定)及抗抑郁药(如多虑平)等,疗效更佳。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