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是否是老年痴呆?
如何早期发现、识别老年痴呆?如何区分老年痴呆以及抑郁引起的假性痴呆……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闵宝权副主任医师解答了这些问题。
记忆下降为主要表现
痴呆最主要的表现就是记忆逐渐下降以及其他认知能力的下降。
闵宝权指出,老年痴呆所指的“痴呆”不是先天的,而是人原来是正常的,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后天形成了痴呆。老年痴呆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几种,如脑萎缩等引发的痴呆称为阿尔茨海默氏病,所占的比例最大,在60%左右。多发梗塞、脑出血导致的是血管性痴呆。另外,甲状腺功能低下、肝功差、肾衰竭晚期、脑炎、感染、外伤,都可能引起痴呆。
不过,闵宝权提醒,有痴呆的老人一定有记忆力下降的表现,但有记忆力下降表现的人未必就是痴呆。
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所下降,但并不是很明显,如40多岁的人记忆不如自己30、20岁时,但这不意味着就是痴呆了,而可能只是正常的生理过程。
有的人经诊断只是轻度认知障碍,未必会发展为痴呆。老年痴呆患者在60岁左右时会表现为记忆明显下降。闵宝权指出,有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人,比正常老人更容易发展为老年痴呆。
痴呆也分“真假”
闵宝权告诉记者,要治疗老年痴呆,要注意鉴别老年痴呆和抑郁引起的假性痴呆。闵宝权表示,自己曾接触过这样一个老人:半年前在北京的女儿家住时,老太太还很正常,而且还能帮女儿做做家务。可在老人去南方的儿子家住了半年后,女儿打电话时发现母亲变得木讷,结果来后发现母亲和以前判若两人,记忆很差,情绪很低落,而且一点家务都做不了了。儿女因为怀疑母亲患了老年痴呆,就把母亲带到宣武医院看病。闵宝权通过核磁检查发现老人并没有脑萎缩。经过询问后了解到,老人和儿媳有了一些矛盾,但老人都闷在心里不爱说。于是闵大夫首先按照抑郁症治疗两个月后,老人的心情有所好转,但不明显。之后闵大夫继续和老人沟通,发现老人很不喜欢自己的女婿,如女婿经常在饭后建议老人出去走走,和其他老人交流,让老人觉得不自在、有负担。经过闵大夫调整,女婿调整了和老人接触的方式,老人的情况终于逐渐好转。
闵宝权指出,像上面的老太太这样的情况,就属于抑郁性假性痴呆。和真正的老年痴呆相比,这种假性痴呆通过抗抑郁和心理治疗可以取得明显效果。
因此闵宝权建议,发现老人有记忆力下降等老年痴呆症状,不要急着给老人扣上老年痴呆的“帽子”,而是要确切诊断后再对症治疗。
鉴别看情绪行动
闵宝权指出,记忆下降是老年痴呆的首发和主要症状。同时老年痴呆患者还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对很多事不感兴趣,情感淡漠,如看到高兴的事、悲伤的事,都没有反应。有的病人的做法看起来不近人情、有的病人还会表现为情绪高涨。焦虑也是这类病人的一个主要表现。
此外,老年痴呆还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身份识别障碍,如有的病人出现视幻觉,总感觉其实没人的地方坐着个人等。还有的病人表现为身份识别障碍,不认识自己或家人。
闵宝权建议,出现这种问题家属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二是耐心和气地纠正老人的错误。
行为症状也是老年痴呆患者的一个主要表现,如异常的运动行为、刻板的行为,如有的病人就爱机械地走来走去。还有的老人表现为喜欢捡垃圾,如有的病人把垃圾捡回来放在房间里或者床上,不许子女碰。但当病人不在的时候,子女偷偷把垃圾扔掉,老人回来后也就不记得了。
和患者相处爱心排第一
对于老年痴呆的患者,闵宝权指出,子女、家属及周围的人和病人的沟通,对于控制病人的疾病发展很重要。和病人接触一个首要原则就是有耐心和爱心,如有的老人如果感觉到别人不耐烦,就不爱说了。
在和老年痴呆的病人接触中,还要讲究技巧,即使老人说得不对,也不要和老人抬杠。即使老人撒谎或者说错话,也不要指责。子女、家属和护理人员也应该以非批判的态度了解并接受老人想要表达的内容。和老人沟通时,可以把音量适当放大,音调放低,但语言和动作要轻缓,以免给老人过多刺激而引发不当行为。在沟通时最好与老人平视或低于老人的姿势,以促进沟通,并避免对老人造成威胁。沟通内容还应具有灵活性,可根据老人的需要而适时改变。尽量使用简单、直接、清晰的语句沟通。不管病人对沟通内容了解得如何,都应随时对老人采取尊重的态度。
有的子女习惯晚上给老人吃安眠药物让老人早点入睡,闵大夫指出,与其给老人吃药,不如子女晚上多陪陪老人,多和老人聊天。
另外,痴呆的老人更像老小孩,子女和家属还要多哄着,如不要给老人出难题让他们觉得自卑、难堪,而是要多给老人一些表现的机会,并适当给予鼓励。
当心“黄昏现象”
不同于其他很多老年病,老年痴呆患者每天都可能发生“黄昏现象”,即当天色暗下来的时候,老人的认知能力会下降,表现为坐卧不安、反应迟钝等。还有的老人表现为这个时候担心有人来偷东西,会把自己的钱包藏起来。有的病人的老伴如果要外出,病人会觉得外面有人在等着自己老伴而阻止老伴外出。
要预防老年痴呆,首先要积极治疗各种慢性病。老人要多和别人沟通。要学会和别人分享,学会和人愉快相处,知足常乐。还要乐于助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感知,学会宽容。另外,做人还要有目标和追求,不一定很高很远大,切合实际就好。要保持高度自信,对自己和对家人自信,同时要具备胆识和勇气。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17中国食品药品网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