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药物:肿瘤治疗的新希望

  • 作者:袁晓玢 王印祥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39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以及对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成为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药物化疗三大治疗手段之外的又一重要的治疗方法和研究热点。
    分子靶向治疗的“高选择性”
    尽管同样属于内科治疗,但分子靶向治疗与化学治疗却存在很大差异。化疗主要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迅速增殖起到抗肿瘤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细胞毒”作用。但是,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特别是造血细胞、生发细胞、肠黏膜细胞等,这也正是化疗会产生脱发、恶心、血细胞计数下降等各种不良反应的原因,严重的甚至会无法继续治疗或危及患者的生命。
    分子靶向治疗是在肿瘤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以与肿瘤生长相关的特异分子作为治疗靶点。与传统化疗不同,靶向治疗可以把治疗作用或药物效应尽量限定在特定的肿瘤细胞上,降低了对正常细胞、组织或器官功能的影响,从而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也就是通常所讲的“高选择性”。
    以肺癌为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激酶在肺癌中存在过度表达,即EGFR在肿瘤细胞中的活性和产生的量远高于在正常细胞中的活性和产生的量,而在造血细胞中不存在,因此被认为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鳞癌等)靶向治疗的一个理想的分子靶点。作用于此靶点的药物,通过阻断EGFR激酶活性发挥抗肿瘤作用,而没有传统化疗药的造血细胞毒性以及导致脱发和呕吐等的毒性,从而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明确基因突变状态
    由于靶向药物的高选择性,靶点基因的表达和活性与肿瘤的预后和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仍以肺癌为例,有研究证实,凯美纳、特罗凯、易瑞沙等EGFR激酶抑制剂类靶向药物治疗腺癌或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其疗效优于化疗,且毒副作用小;而对于鳞癌或无EGFR突变的患者,疗效则不理想。由此可见,明确患者的基因突变状态是靶向治疗的基础和前提。此外,靶向药物价格相对昂贵,选择优势人群也符合药物经济学的要求。国际多个相关指南已经明确指出,使用靶向药物应检测基因突变状态。
    不同种类的靶向药物
    根据药物分子的性质,可将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分为大分子抗体类药物和小分子化合物类药物。
    1.大分子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特点设计的一种治疗方法。肿瘤细胞表面有一些特异的肿瘤抗原可作为单抗攻击的靶点。单抗在体内选择性地对表达某种基因蛋白的癌细胞起着“对号入座”的杀灭作用,可减少正常组织与细胞的毒副作用。现阶段临床使用的大分子单抗主要有以下几种:
    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Herceptin,贺赛汀):一种针对HER-2原癌基因产物的人/鼠嵌合单抗,HER-2也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曲妥珠单抗能特异地作用于HER-2受体过度表达的乳腺癌细胞,1998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作为第一种获准应用于临床治疗实体瘤的单抗,曲妥珠单抗可使约1/4的难治性乳腺癌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和生存期的延长。
    利妥昔单抗(rituxan,美罗华):抗CD20单抗,能结合到恶性淋巴瘤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导致B细胞溶解,从而抑制B细胞增殖,诱导成熟B细胞凋亡,但不影响原始B细胞。1997年,FDA批准利妥昔单抗用于治疗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阿瓦斯汀):新型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CVEGFR)的人源化单抗。在实体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的核心靶点,可促进肿瘤组织内血管内皮细胞的分裂和增长,诱导新生血管形成。贝伐单抗是目前第一个被批准用于抑制血管生长的单抗类药物,以VEGF为靶点,与内源性的VEGF竞争性结合VEGF受体,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减少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供应,发挥抗肿瘤作用。贝伐单抗已被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近几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更多的针对肿瘤的单抗获准用于肿瘤治疗,如西妥昔单抗(Cetuximab,Erbitux,爱必妥)和帕尼单抗(panitumumab,Vectibix,维克替比)等针对EGFR受体的单抗,已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治疗结直肠癌和头颈部上皮肿瘤。
    2.常用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
    (1)单靶点小分子化合物
    针对EGFR激酶的抑制剂,包括进口的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和厄罗替尼(Erlotinib,Tarceva,特罗凯),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的凯美纳(Icotinib,埃克替尼)等,通过阻断EGFR激酶的活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主要用于治疗化疗无效的晚期NSCLC,对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有疗效优势。
    (2)多靶点小分子靶向药物
    伊马替尼(imatinib,Glivec,格列卫):2001年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这是第一个用于癌症治疗的激酶抑制剂,在肿瘤治疗史上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发现伊马替尼不只是单一的抑制Abl激酶,对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β)和干细胞因子(SCF)的c-kit配体激酶也有抑制作用,所以对胃肠道间质肿瘤、c-kit阳性的生殖细胞癌等实体肿瘤有很好的疗效。
    索拉非尼(Sorafenib,多吉美):通过抑制肿瘤组织内新生血管增殖的VEGFR激酶和肿瘤细胞增殖的RAF激酶发挥双重抗肿瘤作用。2005年,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亦有研究证实索拉非尼对肝癌以及黑色素瘤等也有效。
    舒尼替尼(Sunitinib,Sutent,索坦):口服小分子多靶点抗肿瘤药物,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如治疗肾细胞癌、胃肠间质瘤(GISTs)、神经内分泌肿瘤、肉瘤、甲状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结直肠癌和NSCLC。其作用靶点包括VEGF-R2、-R3和-R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R-β)、KIT、FLT-3和RET,直接或间接地发挥抗肿瘤效应。FDA已批准舒尼替尼上市,治疗伊马替尼治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CISTs、晚期肾细胞癌。此外,临床研究认为舒尼替尼对肝癌、NSCLC亦有疗效。
    分子靶向药物已走过了10余年的历程,在此期间,人们不断发现新的靶点,不断研制出新的药物,开创了肿瘤治疗的新时代。人类对生命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科学家们正致力于改善药物耐药性,开发新靶点药物,以促进靶向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延伸阅读
    从2003年开始,包括欧美制药公司研制的易瑞沙和特罗凯等靶向抗肿瘤药逐渐开始在临床上应用,其克服了传统化疗药特异性差、毒副作用大(特别是对造血细胞的毒副作用)的特点,而这正是自1942年世界上第一个细胞毒类抗肿瘤药诞生后60余年未解决的问题。靶向抗肿瘤药物使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无须住院及输液化疗,可以在家用药,定期到医院复查即可,患者由经传统化疗药治疗的“带瘤生存”状态转变为靶向抗肿瘤药治疗的“带瘤生活”状态。
    在国家“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和“863计划”等专项支持下,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牵头,中国27家医院参与临床试验,浙江贝达药业自主研发的凯美纳(盐酸埃克替尼)于2011年6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上市,成为亚洲第一个激酶抑制剂(TKI)靶向抗肿瘤药,是继易瑞沙和特罗凯之后全球第三个用于晚期肺癌的靶向抗癌药。
    2011年8月12日,由国家药促会主办、中国新药杂志社承办的“十一五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成果推介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和卫生部部长陈竺亲临会场。桑国卫副委员长在讲话中把凯美纳的研发成功视为“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实施的重要成果,而陈竺部长把凯美纳的研制成功称为“民生领域的‘两弹一星’”。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