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查清结核病耐药情况取得WHO监测项目
据中国医药报黑龙江讯 “目前,肺结核发病率连续5年居黑龙江省内各项传染病之首,而结核病耐药问题也相当严重。”前不久,黑龙江省结核病防治所所长谢艳光课题组对全省30个县区结核病患者耐药情况进行了大范围调查。调查结果首次掌握了全省结核病耐药的基线数据,为今后对结核病患者的医治及耐多药结核病控制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该成果近日获得2009年度黑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
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由于结核病的不合理化疗,常常导致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的产生,进而使耐药菌株在人群中播散,并使整个人群暴露于耐药结核菌的感染危险之中。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已上升为许多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果患者感染的结核菌对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抗结核化学药物产生了耐药性,治疗就很困难,且效果极差。
2000年,黑龙江省曾完成第四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省结核病初始耐药率为38.9%,获得性耐药率为70.9%。当时流调的范围较窄,且样本量偏小。为了更准确地掌握全省结核病细菌学耐药水平,使其结果与国内外数据具有可比性,客观评价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效果,该省于2004年正式加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盟(WHO/IUATLD)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网络,并在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指导下,首次采用国际通行的“比例法”,全方位地开展了省内结核病耐药监测和调查。
此次调查范围覆盖黑龙江省12个地市,选取监测点30个县(区),人口覆盖率为45.3%。在纳入的1995例结核病患者中,初始耐多药率为7.2%,获得性耐多药率为30.4%。由于本次耐药监测结果以事实为依据,向世卫组织提供了准确信息和数据,黑龙江省因此争取到第七轮全球基金结核病控制项目。在从现在起为期5年的项目实施中,将获得373多万美元的支持经费,折合人民币2555.19万元,同时地方政府提供配套经费1154.32万元人民币。这些经费将全部用于对省内项目地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免费治疗及管理。
相关链接:
有关结核病患者耐药的基本概念
一、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指原来对抗结核药物敏感的结核分枝杆菌变得不敏感或产生了耐受性。对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又可分为原发性耐药、获得性耐药。原发性耐药:指那些患结核病而从未治疗过的患者,或曾经接受抗结核治疗而少于1个月的患者,他们带有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物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获得性耐药:指结核病患者开始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在治疗中(经抗结核治疗1个月以上)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或多种药物产生耐药性。
二、耐药结核病,指的是结核病患者体内的结核菌对一种或以上一线抗结核药物,即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及链霉素发生耐药。而耐多药结核病,则是指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这两种药物耐药。由于异烟肼和利福平对结核菌的杀伤作用最强,因此,耐多药结核病,是一种更为严重的结核病耐药类型,其诊断复杂,治疗周期长,用药数量多,且治愈率低,在现有的条件下半数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无法得到治愈。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