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化医学:从药物研发到远程医疗
在5月19日召开的“第七届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新闻发布会上,全球医生组织中国总代表时占祥博士表示,转化医学是全球生命科学界的共识,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导向。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转化医学的研究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我国应抓住机会,使更多的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
全球已达成共识
“转化医学是近50年来生物与医学科学拓展延伸的新学科领域。”时占祥介绍,转化医学倡导以患者为中心,发现和提出科学问题,密切基础研究与临床诊疗的协同合作。其核心是将验证的成果加速且有效地转化为临床实践的指导理论、应用技术、诊疗方法和最新产品等,在实验室与病床、公共健康决策和医疗服务市场之间架起一条快速双向通道。可见,转化医学贯穿从基础研究探索和认知到成果转化的每个步骤。
200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转化医学定位为21世纪战略发展领域之一,设立了临床与转化科学基金项目(CTSA项目)。2013年6月,美国医学科学院对CTSA项目进展进行了评估,认为“我们知道做什么了,但还不清楚如何做更好、更有效”。因此,为进一步加强转化医学领域的协同合作和创新研发,2015年NIH又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精准医学、脑科学计划和抗癌登月计划等一系列战略性行动。
我国“十三五”国家科技发展规划中也涵盖上述转化医学的重大战略课题和目标。时占祥表示,在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定位上,我国政府制定了“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的国策。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明确提出,“建设转化医学研究设施应围绕人类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中的重大科学问题”。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要求,“加快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采取措施,促进科技成果广泛转化应用。今年4月,国务院又颁布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旨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成果转化法》的具体实施,包括推进供给侧改革、支撑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目前,基于国内130多家临床转化医学中心的整体资源和国家级转化医学研究机构,部分高校也设置了转化医学学科课程。时占祥谈道,例如,全球医生组织与北京大学医学部首次联合开设了转化医学选修课程,为培养新一代转化医学研究专业人才迈出了第一步。
内涵在不断扩展
时占祥指出,经过十几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得益于交叉技术如基因组学技术等的助力,转化医学的内容也不断丰富,从最开始的创新药物研发包括靶向制剂、精准治疗、基因检测这些常规、传统的领域,发展到现在的人口健康学、医疗大数据、生物银行以及医用机器人、远程医疗等新领域。而除了学科领域的扩展,整个业界对转化医学的认知也在不断完善,但核心仍然不变,即都是以“患者”为中心。
时占祥具体介绍说,目前,医用机器人和远程医疗是转化医学领域的前沿新热点。其中,智能机器人在临床诊疗特别是在微创外科领域表现出独特优势;而作为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重要补充,远程医疗将成为转化研究的循证应用课题。在这两大领域,美国已发展迅速,走在各国前端,而我国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和成果转化模式。
时占祥强调,以医用机器人为例,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但在该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核心技术和成熟产品。虽然部分大学院校或科研机构推进了部分技术和产品性能的更新和完善,但对其产业化的总体布局仍无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灵活多样的协同创新平台,依靠国内巨大的应用市场,重点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并逐步形成产业化体系。根据市场调研和实际应用需求,先易后难,进入具有普适性意义和市场化前景好的医用机器人领域,例如移动远程医疗机器人和居家慢病护理与康复机器人领域,开发适合我国市场更多品种的智能机器人产品。“医用机器人发展的最大瓶颈在于市场,我国病种多,医用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空间巨大。我们应抓住发展机会,使成果迅速转化”。
时占祥呼吁,现阶段,转化医学的重点目标是促进资源整合,打破大学、科研院所、医疗机构、企业界、投资界和政府部门之间的围墙和壁垒,改变固有的转化模式,通过协同创新,使我国的医疗与大健康产业再上一个新台阶。与此同时,进一步探索如何实现与国际资源对接,如何实现互利共赢。
据悉,由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论坛科学委员会、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和全球医生组织主办,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等承办的“第七届中美临床与转化医学国际论坛”将于6月25~26日在京举行。“以资源整合,协同创新”为主题的本届论坛将以临床与转化医学的热点议题和前沿进展为主线,倡导创新思维,分享创新模式和成功经验。本届论坛将首次探讨移动远程医疗服务模式和医用智能机器人两大前沿领域的转化研究和开发,其他热点议题还包括:精准医疗、靶向和生物治疗、新药研发等。此外,还将从人口健康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等宏观视野上探讨医疗模式和政策发展的大趋势。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