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 大情怀——国家总局随手拍行动和科普宣传工作座谈会侧记

  • 作者:朱国旺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6-09-29 10:31

  “‘随手拍’不是‘随便拍’。它是一座桥梁,一头连着食品药品监管,一头连着社会公众。通过这一活动,公众更加了解到食品药品监管的重要性和监管人员的辛苦与付出。”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政策法规处梁云这样评价随手拍行动。

  “科普资料很多,但得到权威专家认可的科普资料并不多。科普宣传需要有一批专业性、权威性得到专家认可的资料库。”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教中心汪建强提出对科普宣传工作的建议。

  日前,在重庆召开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随手拍行动和科普宣传工作座谈会”中,参会代表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火热的讨论现场折射的是大家对随手拍行动和科普宣传工作的参与热情。

  3700幅作品讲述基层监管故事

  “我眼中的食药监管故事”随手拍行动是国家总局创立的“自主品牌”。

  据介绍,自今年3月30日国家总局发布开展随手拍行动的通知以来,全国29个省(市、区)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工作人员和国家总局直属单位工作人员,以及部分社会人士积极参与随手拍行动。截至8月底,国家总局已收到各类作品3700余件,其中图片2800多幅,文章700多篇,微视频200多件。这些作品用镜头和文字记录食品药品监管者的工作场景。

  “通过随手拍行动,提升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社会各界中的形象。以前,很多人对我们的工作不理解,随着这项工作的持续开展,形形色色的拍摄内容在微信、网站等平台传播,大家感受到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的精神面貌,增进了对我们的理解。”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应急处张子欣对此感触颇深。

  国家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说,“随手拍行动就是要用我们的眼睛和双手来讲述我们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自己的故事,既是让公众理解我们,也是弘扬我们食品药品监管的正气。”

  随手拍更重视作品生命力

  在目前所收到的随手拍作品中,显著的特点是有一定的故事性,突出正面宣传作用,侧重展现基层。但是,另一方面,在收录的3700多幅作品中,只有10%的作品在国家总局的网站上发表,这反映了大家参与随手拍行动的热情虽然很高,但高质量的精品还是较少。

  作为随手拍的技术指导,北京一心映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李博为怎样提升能力、拍摄出精品给大家支招。他认为不外乎一个“多”字,即多看、多练、多观察。多看,看同行怎么做、看国外怎么做,让思维、视角更加开阔;多练,不要在乎别人对你作品的评价,不练就永远不会提高;多观察,日常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宣传点,要善于发现和总结,难点讲清楚了就很能吸引人。

  讲好食品药品监管故事就是要瞄准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贴近大众讲好故事。颜江瑛司长反复强调,随手拍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工具。“我们要通过它把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展示出来,让大众了解。因此不要为了拍而拍,一定要学会讲故事。图文并茂,才能让照片有生命力。”

  科普宣传离不开“大合唱”

  “科普工作究竟怎样做才有效果?”多年从事科普工作的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宣传处李开银说,科普工作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瞄准社会关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用权威专家的声音与虚假宣传作斗争,使科普工作真正发挥作用。

  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制作的全国首部食品药品安全公益宣传影像作品合集《良知》,包括“律韵食药”、“书香食药”等六大内容,用视频、图片、漫画、歌曲等不同形式宣传食品药品安全,总时长224分钟,近90万字,2000张图片,是一部厚重的科普精品,受到与会代表的追捧。

  国家总局食品药品稽查专员李海锋强调,开展食品药品科普工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不能唱“独角戏”,而是要多搞“大合唱”。监管部门要强化指导,鼓励多元的社会力量参与。同时要不断改进思维模式,多打造让不同群体喜闻乐见的科普精品。

  据了解,今年年底,国家总局将对随手拍作品和科普工作进行评选和总结。“随手拍行动在今后将继续开展,打造成常态活动。争取用两到三年的时间,让随手拍行动成为连接公众和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牢固纽带。”颜江瑛表示,通过随手拍行动,基层执法工作的一个个瞬间被定格。食品药品监管人员艰辛的工作,公众欢乐的笑脸……“这些瞬间非常感人,容易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小感动,汇聚成我们食品药品监管人员为守护民众饮食用药安全而艰辛努力的大情怀。”(本报记者 朱国旺)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