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抽样破解药品稽查难题
小线索牵出大案子
某日下午1时,吉林省药品稽查总队微信平台上收到一条消息称,松原市发现假冒吉林省今东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今东昊牌甘草片,并附有假药照片及生产批号。分局接此信息后,立即组织人员在辖区内进行排查。稽查人员在永吉县口前镇某药店检查时并未发现今东昊牌甘草片,但发现了西安利君药业生产的复方甘草片,稽查人员打开盖闻了闻,觉得气味有点异常,又尝了尝,发现复方甘草片特有的“先苦后甜”特征不明显,又用力把药片碾碎,没有出现“浸膏饼”现象,稽查人员觉得此药可疑,立即进行了抽样。吉林市药品检验所对该复方甘草片进行检验后,确定为假药。分局立即将该案线索移送公安机关,并配合公安机关破获了“永吉特大假药案”。
案件侦破后,分局总结认为,假冒复方甘草片能够被发现,与稽查人员常年苦练药品抽样基本功是分不开的。面对庞大的药品市场,如何快速分辨假劣药是药品稽查的一个重要课题。
行为隐蔽手段专业
制假售假行为越来越隐蔽 以“永吉特大假药案”为例,两个涉案黑窝点分别设在安徽省阜阳市郊区的一个农家四合院和与其相距5公里的一间破旧厂房内,地点十分隐蔽。从这两个黑窝点里生产出的假药不在当地销售,而是通过设在哈尔滨市的一个药品批发企业销向全国。该批发公司销售的假药是国内同种药品价格的一半,无发票,多数卖到国内偏远山区或城乡接合部的小药店、小诊所。地点分散、价值低、分布地域广等特点给发现、查处假药增加了难度。
制假手段越来越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假者生产假药的手段也变得越来越专业,丝网技术、激光扫描等高科技制假设备和手段造出的假药几可乱真。例如,《中国药典》2010版规定,安宫牛黄丸处方中应加入细贵的牛黄和麝香,而药品检验机构只要在药品中检出牛黄中的有效成分“胆红素”和麝香中的有效成分“麝香酮”,就视为药品合格。在吉林省破获的假冒安宫牛黄丸案件中,专业造假分子抓住这一点,在投料时只投放从市场上小贩手中买来的“胆红素”和“麝香酮”,根本不投放牛黄和麝香,而其成品检验结果均为合格,造假手段十分高明。
药品稽查业务能力建设仍待加强 药品稽查能力薄弱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少。以分局为例,分局共有24个编制,但药学专业毕业的稽查人员只有1人。有的稽查执法人员甚至不敢检查药厂和大型药品批发企业,因为看不出“门道”,摸不着头绪,查不出问题。
苦练内功方式多样
面对花样不断翻新的制假售假行为,分局药品稽查人员并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不断总结、积累查处假劣药品的经验,努力从假劣药品外观方面寻找破绽和漏洞。通过“看”“闻”“尝”“试”“摸”“问”“查”等方式,大胆尝试药品监督抽样的新方法,不断增强药品抽样的靶向性。
首先,对市场上容易被假冒的知名厂家的药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外观甄别,将假药与正品的外观进行对比,努力查找假药的缺点和破绽。例如,西安杨森制药厂生产的西比灵、达克宁、吗丁啉等药品的说明书都是用特制机器折叠的标准七折,而制假分子往往忽视这点,或没有能力做到,将假药的说明书随便折叠后放入药盒中,即使叠成七折也不标准,此类情况便成为检查的重点。
其次,重点掌握药品的特殊气味及味道。例如,“三九皮炎平软膏”有较浓的薄荷味,“盐酸林霉素注射液”有蒜臭味,“地奥心血康”有强烈麻辣感等。此外,稽查人员还通过火烧、水试、振摇、手摸、上网查等方式辨别药品真假。
第三,重点掌握易被假冒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外部特征。近几年,分局查处的假劣药品中,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占了很大比例。掌握易被假冒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外部特征,对于快速辨别假药,提高准确率大有裨益。
如何提高药品监督抽样的阳性率,不断增强抽样的靶向性,把假劣药品从藏匿于市场的上万种药品中找出来,这对药品稽查执法来说确实是道难题。随着市场不断变化,造假手段的不断翻新,监督抽样的方式方法也需要不断进行探索。
(作者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稽查分局)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