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安双创进行时】当场点评 现场通报 厦门市政府连续召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现场推进会
中国医药报记者 汪斌 通讯员 刘伟程 报道 3月22日,在厦门市同安区政府大会堂,一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现场推进会(以下简称现场会)正在召开。厦门市副市长韩景义在会上强调,食品安全工作要从最小单元做起,落实到镇街一级,深入到村居。据悉,2018年以来,厦门市政府已经连续在集美区、同安区、翔安区召开了现场会。
自2015年10月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厦门市政府连续在全市6个区及食品流通主渠道企业夏商集团等召开现场会,通过对创建工作亮点进行现场点评,通报明察暗访发现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积极稳步推进创建工作。
图为3月22日厦门市政府在同安区召开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现场推进会/摄影 汪斌 刘伟程
亮点展示 提升整体创建水平
自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来,厦门市各辖区着力探索食品安全治理新机制,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监管模式:思明区强化餐饮集中区示范点建设;湖里区探索食品溯源“一品一码”机制;集美区构建食品安全网格化监管;海沧区加强校园食品安全整治;翔安区规范食品生产小作坊联盟;同安区不断强化党政同责工作机制。为提升整体创建水平,厦门市政府要求每次现场会选取一两个食品安全治理亮点进行实地展示。在此基础上,全市各辖区形成了比超赶学、相互借鉴创建经验的良好氛围。
在3月22日召开的现场会中,同安区的“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翔安区的食品小作坊联盟作为创建亮点进行了实地展示。
据介绍,同安区现有342家校外托管机构,为11841名学生提供就餐托管服务。为确保“小饭桌”食品安全,同安区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区托管机构进行了摸底排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备案登记、现场核查、评分公示等方式规范“小饭桌”经营。在同安区“小饭桌”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厦门市政府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外托管机构“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区政府加强对“小饭桌”的综合治理。
在翔安区新圩镇,东寮美线豆干小作坊负责人陈进财介绍了食品加工小作坊整合规范后的新变化。他说:“现在黄豆加工、豆干包装、成品存放等各区域都用玻璃间隔开,互不影响,避免了交叉污染。”据了解,新圩镇的26家豆干加工小作坊组成了小作坊联盟,并与保险公司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险合同,一旦豆干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先行赔付。目前,该联盟已经先后与夏商、闽篮、元初等商超合作,豆干年产量已达到1080吨,营收额达993万元。规范化的小作坊既保证了食品安全,也获得了经济效益。
问题导向 凸显明察暗访成效
每次现场会举办前,按照厦门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该市食品安全办公室都要准备做好一项工作——对现场会举办区进行明察暗访,检查的结果将以视频的形式在现场会上播出,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内部通报。
厦门市食安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明察暗访旨在寻找食品安全的薄弱环节。工作人员将根据群众投诉举报、民意征集和抽检等情况,联合记者组成调查组,深入主城区、城乡接合部、偏远农村等重点区域,对农产品种养殖基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两小一老”食堂(小学食堂、幼儿园食堂、养老院食堂)、餐饮具集中消毒等单位开展明察暗访和评价性抽检。
截至目前,现场会共通报私屠滥宰、无证经营、水产品质量等突出问题共计22类58项。明察暗访的问题曝光后,各区政府主要领导均在现场会后第一时间召集各部门研究部署整改工作,全面开展整治。为严防整改问题回潮,厦门市食安办还对整改情况组织“回头看”,确保各类突出问题整治落实到位。
“抓创建工作,既要展示亮点和成效,也要‘红红脸、出出汗’,找准问题加以整治。”韩景义强调,在日常检查的基础上,全市各区、各部门都要开展明察暗访,加大食品安全的督查力度,分层分级明确创建任务和职责。
加大投入 创建工作有序推进
现场会也是厦门市政府研究解决食品安全重大事项的重要平台,财政投入、人员配备、能力建设等内容都是现场会的重点议题。厦门市政府将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和厦门综治“五安”(家安、路安、食安、业安、心安)工程,持续加大创建经费投入。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信息技术管理分局副局长罗炳祥介绍,2017年年底,厦门市政府出资968万元建立的厦门市食品药品监测预警中心已完成前期验收工作。该中心以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厦门市食品安全信息系统”为主体,可完整采集食品生产经营者原辅料购进、生产过程、产品检验和销售去向等数据信息,同时覆盖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将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准入、市场监管、执法办案、消费维权等业务工作统一整合,形成了食品安全应急指挥调度、监管服务和统计分析“一张网”的大数据管理。该中心二期工程预计投入460万元,建设项目计划正在有序进行,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大数据监管能力。
据悉,2017年厦门市政府安排食品安全专项经费达1.76亿元,与2016年的9186万元相比增加91.6%。专项经费主要用于食品安全检测、检验机构建设、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目前,厦门市食品安全检测能力大幅度提升,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量已达到每千人5.1份,超过每千人4份的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标准。
此外,厦门市还在490个村居配备了608名专职协管员,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力量的补充,为构建覆盖全市网格化监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郭思男)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