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孙丰源:建议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试点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孙丰源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到医院每次只能开具7-14天的药量,这对慢性病患者造成了很大不便,同时也为医务人员增加了重复性劳动。他建议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的试点,不要让患者总是往返在取药的路上。
孙丰源告诉记者,他这次带来的建议中,包括开启慢性病医疗处方、预防青少年近视、修订中小学教育大纲、建设美丽乡村等多个方面,既有医疗卫生领域、也有教育民生领域的建议。作为三届政协委员和本届的人大代表,虽然角色变了,身份变了,但孙丰源的热情与劲头没有变。他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以及深入的调研,能够针对一些实际的问题建言献策。
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试点 为慢病患者减负
当前,慢性病在我国处于高发的态势,其发生和流行与经济、社会、人口、行为、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生活方式改变、生活节奏加快等对健康的影响逐步显现,造成很多慢性病发病率这些年呈上升态势。
“现在慢性病治疗上存在一个实际的问题。”孙丰源说,到大医院取药,根据管理规定,只能开具7-14天的药量,结果出现了医院挂一次号,取一盒药的现象。可是有的病情相对稳定的慢性病患者,去医疗机构就诊的目的并非诊断,只是取药、吃药,而且患的慢病也是常规的,可能一生都要吃药,没有特殊情况不需要改变药物种类和数量,其结果是反复去医院,给患者工作及生活造成影响,时间、交通成本增加。同时,也给医务人员带来重复性劳动,给医院造成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应该把这个空间留给更有需要的人。
“我们现在指导病人分级诊疗,比如去社区看病取药,把大医院的空间让出来,这个政策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目前仍只能缓解一部分患者的需求。”孙丰源分析:这一方面是由于社区的医疗卫生条件所限,药品种类还存在不齐全的现象;另一方面,有的患者还不认可社区医院,不愿意到小医院去看病。
孙丰源认为,应该从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出发,有些疾病,比如慢性病的开药周期不能一刀切。他建议修订关于慢性病长处方的办法,从国家层面开展慢性病长期处方政策试点,实施效果评估,不要让病人总是往返在取药的路上。
提高全民族意识 防控青少年近视
有人说过,“除了生命,没有什么比失去视力更可怕了”。孙丰源介绍,近些年来,青少年近视眼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具有“小、高、深”的特点,即发病年龄小,发病率高和近视度数深。根据调研,我国小学生近视眼的发生率为65%,而到了高中生则上升为近90%。目前,近视眼的病理性视网膜病变已经成为我国不可逆致盲性眼病之一。
作为一名眼科专家,孙丰源从近视眼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他说,近视眼从病理机制讲,其成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持续用眼、视物距离过近和照明亮度不足最为重要。现在,手机的使用年龄呈现出低龄化,尤其严重的是,一些学龄前的儿童也拿着家长的手机看动画片;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偏多、偏难,使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眼睛不堪重负,导致近视眼加速产生;此外,照明不足的现象尤为突出,九三学社天津市委会经过调研发现,学校照明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即没有达到300lux的标准,这样情况下势必诱发近视。
“近视眼的发生是从小儿开始的,年龄越小危险因素越高。一旦形成近视眼,没有根治的方法,一旦出现并发症,视力可能无法矫正,面临失明的危险。所以,防控,迫在眉睫!”为此,孙丰源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提高全民族的意识,通过社会的广泛宣传,明确青少年近视的危害以及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家庭、学校、医疗机构都是近视防控的主体责任者;二是从国家层面,建议教育部等部门考虑修订中小学教学大纲,减少或取消不适合该年龄段的偏难、偏深的教学内容,真正从源头上给孩子以“减负”。制定出适合孩子年龄段生理需求,适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接班人的教学大纲;三是建议学校成立防控近视的组织机构,连同校医共同负责指导推动近视眼防控工作,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考核范围;四是建议制定青少年标准化读书距离,标准化照明,连续阅读时间等指标;加强体育课教学和户外活动;推广学校进行青少年近视的科普教育;五是普及眼保健操,并将此作为学校的必做项目;建议根据儿童的发育特点,学校每半年组织学生进行视力及立体视的检查。
孙丰源呼吁,近视眼的防控要从小儿抓起,多方面入手,全社会动员,明确家庭、学校和医疗机构各自的责任,共同打赢防控近视的攻坚战。(人民网记者 杨迪)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全国人大代表孙丰源建议:试点长期处方 便利慢性病人取药
孙丰源建议,从国家层面先行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长期处方政策试点,卫生主管部门适时出台慢性病长期处方实施指南,为各地提供“遵循”。 2019-03-16 13:10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