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都能治”的“食品” 为啥谁也不管

  • 2019-07-04 09:56
  • 作者:
  • 来源:大众日报

  山东省费县的张女士花了近三万元为病重的母亲买了一种“什么都能治”的食品。母亲停药服用该产品半年后,病情加重。张女士投诉、报案、起诉、拨打政务服务热线,一直没有结果。

  

  6月19日,张女士向记者介绍了她购买花旗松素的始末。去年一月,朋友对她说,有熟人现在在卖花旗松素,听她介绍,她卖的花旗松素什么都能治。

  

  张女士是县卫生局的职工,对这类宣传本来不太相信,但母亲患有“肺纤维化”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于是她通过朋友联系了王某某。王某某自称是花旗松素在费县的总代理,并把张女士拉进了一个叫“森工健维”的微信群。

  

  张女士说,这个微信群里有四五百人,几乎天天都会有人在里面分享各种“病例”。这些“病例”包含了癌症、脑血栓、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分享形式有文章、视频等多种形式。还会定期有“老师”在群里讲课,宣讲花旗松素的各种疗效。

  

  入群时间一长,张女士感觉“太真实了”,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花费29264元,从王某某及其下线刘某某处分别买了7盒、3盒花旗松素。王某某向她介绍,吃花旗松素就能治,不用吃药。张女士转告了母亲,但特意叮嘱:花旗松素可以吃,但是一定不能停用正规医院开的药物。

  

  张母服用花旗松素后不久,出现了关节肿胀、疼痛、咳嗽等症状。王某某解释称是调理反应,还嘱咐她应坚持服用半年,并应慢慢减少医院开的西药用量。

  

  半年以后,张女士带母亲去市人民医院体检,发现病情加重。原来,用于治疗的进口药价格不菲,张母心疼钱,就瞒着女儿停用了药物,转而只服用花旗松素。

  

  张女士认为,母亲病情加重,是因为听信了王某某及其微信群中对花旗松素的虚假宣传延误了治疗。于是她向王某某提出了索赔要求,但遭到了拖延、拒绝,双方产生纠纷。

  

  今年1月24日,张女士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王某某在销售花旗松素的过程中涉嫌虚假宣传。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她:没有找到王某某。此后一直没有进展。

  

  她向公安机关报案,因为达不到立案数额标准,没给立案。

  

  市场监督管理局建议张女士向法院提起诉讼,于是她通过律师在电子诉讼平台网上提交了立案申请,法院通过短信回复:“提交的案件审核未通过,法官回复内容为:该案涉及传销、直销或者犯罪。”未予立案。

  

  其间,她多次拨打政务服务热线,投诉一直没有结果。

  

  随后,记者与王某某取得了联系,并按照她的指引来到了她的“工作室”。“工作室”位于蓝色港湾公寓楼,除了门牌号外,没有任何标识,室内很空旷,只有靠窗的房间摆着一张茶桌,没有发现与花旗松素相关的元素。

  

  一名中年男子接待了记者。该男子介绍,花旗松素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是一种食品。可以治疗脑部肿瘤、肺癌、哮喘、鼻炎等多种疾病。

  

  他说,他们在费县干这一行(花旗松素销售)已经有三年时间,参与销售和购买这种产品的人很多,“如果效果不好的话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购买”。

  

  该男子还给记者展示了一塑料袋花旗松素空瓶,说:这些空瓶是一位“命都不保了”的客户服用花旗松素取得良好疗效后送回来的。

  

  当记者提出想要看看花旗松素时,该男子以“货卖得太快,已经卖完了,这里暂时没有”为由,坚决不提供产品。

  

  无法确认此地是否是花旗松素的销售地点。6月20日,记者来到费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一位副局长表示,确实接到过张女士的投诉。他们多次拨打电话、上门寻找,但是一直没找到王某某。

  

  他说,市场监督管理局权限有限,没法查,就算是知道王某某住在哪,上门去找也是不合适的。花旗松素是否涉及虚假宣传,需要找到王某某这个当事人,找不到人张女士的投诉就无法调查,因为凭张女士单方面的证据,无法形成完整的证据链条。

  

  投诉没有结果,张女士还在坚持。她说,“我只是不想让别人吃我这样的亏了”。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