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开展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李江映) 近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全面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通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到 2020 年,基本建立政府主导、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评价性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药品安全评价性抽验总体合格率稳定在97%以上,治理能力、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方案》提出,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开展 《云南省食品安全条例》地方立法工作,修订 《云南省药品管理条例》。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建立覆盖食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群,构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协同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继续开展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医疗机构制剂标准的制定修订工作,完成100个中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和400个医疗机构制剂标准的修订;探索研制中药配方颗粒、破壁饮片等新型中药饮片质量标准;大力开展药品标准物质研究,完成菊苣和苦木2个国家标准物质标定工作,每年完成3—5个药品标准物质的研制;全面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有序推进药品注射剂再评价工作;全面提升食品药品检验能力,实现保健食品、化妆品注册检验零突破,对省产医疗器械、药包材检验能力分别达到90%和95% 。
《方案》明确,鼓励食品企业按照良好生产经营规范组织生产经营,建立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HACCP)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 )等质量管理体系,严格监督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质量管理规范、技术规程等,持续开展餐饮业质量提升行动;强化农村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推进农村食品统一配送,全面加强食品小作坊和小餐饮、小食杂店等食品摊贩的综合治理;设置 “农村便民药柜”、解决边远地区农村群众购药难问题,强化农村药品安全监管、提升村卫生室药品质量安全管理规范化水平,严肃查处游医药贩、防止假劣药品流入农村地区。
《方案》强调,要重点开展乳制品、茶叶、白酒、过桥米线等重点食品和食用植物油塑化剂防控、食品添加剂 “超范围、超限量、非食品原料生产暠和 “地沟油”整治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食品安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专项整治,深化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专项整治,继续开展特殊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中药材、中药饮片、植入性医疗器械等专项整治行动;健全完善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探索建立食品药品行业禁入制度,严格落实 “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行业长链条、跨区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深度打击力度,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严打高压态势。
《方案》要求,各市(州)要将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作为 “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协调各职能部门配合协作;要建立健全食品药品质量提升行动定期督查通报工作机制,将落实情况作为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省市场监管局、省药监局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考核检查,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中国医药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