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珠海、北京、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特点
广州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拥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和国家医药出口基地的叠加优势,目前已形成以现代中药、化学药和医疗器械为主体,具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体外诊断产品及检验服务、海洋生物等特色优势,培育生物制药、生物医用材料、精准医疗等领域潜力的产业体系。近年来,广州生物医药产业保持年均10%左右的增速,2022年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规模有望超过1800亿元。
广州现有生物医药企业5000多家,包括175家药品生产企业和1110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其中,生物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000家,上市企业37家;培育了广药、香雪、达安基因、万孚生物、百奥泰、迈普等各领域龙头企业,形成了一批专、精、特、新骨干企业集群式发展的局面。
广州市黄埔区、开发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区域,集聚医药领域各类企业5000多家,上市企业16家,总产值超1000亿元;形成了以广州科学城、中新知识城、国际生物岛“两城一岛”为核心,健康医疗中心、国际健康产业城、国际医药港等特色园区协调发展的“三中心多区域”格局,成为国家重要的生物产业基地。依托生物技术科研力量雄厚、大型企业集中、市场环境相对完善和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等,广州生物医药构建起了“研发创新-孵化加速-高端制造-产业服务”的全产业链承载空间,总体上形成了点与面相结合的网络型格局。
广州科学城集聚了生物医药类企业3000多家,集聚了开发区超过70%的生物医药企业和科技创新资源,形成了以保健食品、医疗器械、现代中药三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立了生物医药专业孵化器17家,依托达安基因、冠昊生物、阳普医疗建立了专业化众创空间3家。在生物制药领域,广州科学城拥有铭康生物、诺诚健华、百奥泰等骨干企业;在现代中药领域,拥有超10亿元规模的香雪制药;在化学药领域,集聚了扬子江、朗圣药业等一批优秀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拥有达安基因、万孚生物、阳普医疗、冠昊生物、益善生物等国内知名企业;在健康服务领域,集聚了赛业生物、莱德尔等优秀企业。
中新广州知识城是中国和新加坡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国家级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综合改革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面积约178平方公里,可开发建设用地约90平方公里,建设有5.5平方公里生物医药价值创新园区,集聚了生物医药类企业逾400家,引入了GE生物科技园、百济神州、诺诚健华、恒瑞医药、绿叶集团、粤港澳大湾区疫苗产业基地、康方生物等一大批高端研发制造项目,其健康服务、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集聚现象愈发明显,目标是将建设成为世界生物医药龙头企业集聚区,国际一流的生命科学研发协作示范区。
广州国际生物岛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位于广州市区板块心脏地带,是珠江后航道发展带上的一个江心岛,被称为广州之“心”。目前该岛已建成23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单元,引进精准医疗、干细胞、新药研发、医学检验等170多个产业项目,搭建了“中英生物科技之桥”“中以生物科技之桥”等国际合作平台。生物岛集聚了一批前沿生物科技的创新力量,共有生物医药类企业近200家,在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健康服务等领域形成集聚态势,再生医学和精准医疗创新生态圈良性发展。岛内引进了华南生物医药研究院、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华南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等一批国际化高端研发平台;获批了国家级孵化器、中以生命科学平行孵化中心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孵化载体;设立了广东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协会、广州干细胞与精准医疗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广州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广州生物技术外包服务联盟等一批社会服务机构;培育了塞莱拉、燃石医学、赛哲生物等前沿科技领军企业。2020年,生物岛的生物医药产业产值达80亿元。
珠海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近年来,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在经济总量和企业数量上位列粤港澳大湾区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和广州。2020年8月,珠海市人民政府印发《珠海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5年)》,方案提出,进一步完善以医药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中医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抓手,推进粤澳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深度合作,初步形成规模。到2020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达到260亿元,规模超50亿元企业超过3家,年度成功研制上市药物3个。到2025年,生物医药产业总产值实现450亿元,规模超50亿元企业超过6家,年度成功研制上市药物5个。
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已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中小企业不断推动的良好发展格局,并形成以医药制造业为主体,医疗器械为支撑,中医药为特色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其拥有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72家,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23家,医疗器械企业23家。其中,丽珠集团、联邦制药、和佳医疗、宝莱特、润都股份、健帆生物等企业发展势头较好,百花齐放局面凸显。
创新药械研发方面,丽珠集团的“原创新药艾普拉唑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珠海亿胜参与的“我国原创细胞生长因子类蛋白药物关键技术突破、理论创新及产业化”项目、健帆生物的“血液灌流器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圣美生物、盈科瑞分别承担的珠澳科技合作项目入选2020年首批广东省粤澳科技合作项目名单。
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珠海市拥有生物医药领域各类创新研发机构70个,其中包含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9个省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1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复旦健康创新研究院、吉林大学“无机合成与制备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珠海南医大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珠澳实验动物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等一批创新平台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
珠海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已形成金湾区、高新区、横琴新区错位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金湾区是目前珠海市的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产业集聚区,生物医药产值约占珠海全市的7成,目前聚集了丽珠医药集团、联邦制药、润都制药、亿邦制药、康德莱医疗、汤臣倍健等100多家生物医药行业知名企业。金湾区三灶镇是目前珠海市规模大、产值高、配套成熟的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已逐步形成药品、营养保健食品及化妆品为主,高技术医疗器械为辅,其他生物科技制品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21年10月底,园区内生物医药工业企业总数达到5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达到24家,实现工业总产值约106.98亿元,占整个园区工业总产值的26.65%。2021年11月,广东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办公室公示了广东省首批特色产业园名单,珠海三灶科技工业园凭借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成功入选。
高新区充分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校资源集聚优势,建设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药物及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特色基地。横琴新区主要依托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发展中医药产业及国际化,推进珠海市横琴新区北澳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建设,促进中医药科技成果孵化、增值与转化。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北京已基本形成北部基础研发、南部高端制造的“一北一南”产业集聚区。根据北京市政府印发的《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部地区重点布局昌平区、海淀区,南部地区重点布局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力争到2025年医药健康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万亿元,其中医药制造业达到4000亿元。北部的海淀区、昌平区发挥中关村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在医药健康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方面的科研优势,形成对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南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区在土地规划利用中,引导企业和项目集中布局,提升高端制造业聚集优势。
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呈现出多中心的格局。依托中关村“1区16园”产业载体,北京生物医药在昌平区、大兴区、亦庄区、海淀区和房山区等形成集聚。一方面得益于北京丰富的教育资源,拥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百余家高校和科研院所,14家生物医药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突破和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得益于北京拥有一批产业化程度高、创新引领的龙头企业。在药品领域,北京集聚了诺华、拜耳、默沙东、同仁堂等国际领军企业和本土龙头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拥有博奥生物、大艾机器人等创新型企业;在创新药和基因检测领域,拥有百济神州、贝瑞和康等行业优势企业,进一步促进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生物医药企业创新实力卓越。截至2021年12月,北京共有药品生产企业223家、药品研发机构64家、医疗机构制剂室41家。自2020年以来,京企五和博奥研发的降糖药桑枝总生物碱片,凯因科技开发的慢性丙型肝炎治疗药物盐酸可洛派韦胶囊,诺诚健华自研的淋巴瘤特效药奥布替尼片等7个创新药,以及经典名方清肺排毒颗粒接连获得国家药监局上市许可,占同期获批国产创新药总数的1/4,彰显北京生物医药企业领跑全国的强大研发实力。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上海已形成了以张江为核心,以临港新片区等5个特色园区为支撑,以其他特色基地为补充的“1+5+X”产业发展布局,“张江研发+上海制造”联动发展格局不断优化。其中,“1”即张江生物医药创新引领核心区,“5”即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东方美谷、金海岸现代绿色制药承载区、北上海生物医药园和南虹桥智慧医疗创新试验区,“X”包括G60生物医药基地、青浦生命科技园、普陀环同济医学院生命健康产业总部基地等。到2022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将推出可用空间近12500亩,物业630万平方米;到2025年,共计将推出可用空间近26000亩,建成1个千亿级园区。
目前,上海初步形成了生物药、创新化药、高端医疗器械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同时在医疗服务、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等领域实现了特色化发展,集聚了一批行业龙头企业。未来,上海市重点支持创新药品、高端医疗器械、先进生物医药装备和材料、新型服务外包等4大产业发展。2020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超过600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突破1400亿元,涌现出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技术成果和产品。
上海生物医药创新策源能力处于全国领先地位。2020年,上海市生物医药企业共获国家药监局药品批件177个,其中生产批件18个;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6项,无线心脏起搏器、国产化粒子治疗装置等一批重大项目进入国家专项。CT核心部件5MHU医用球管实现国产化,全球首台75厘米超大孔径3.0T磁共振设备诞生于上海。自2008年起实施的“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至今已收获60多个获批的一类新药,上海约占三分之一。
(责任编辑:刘思慧)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