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成全球医药创新重要引擎 ——2023年全球医药研发情况分析及未来走向展望
2023年,全球医药研发活动呈现复苏态势,投资和创新疗法的热度持续高涨。
根据IQVIA艾昆纬研究所的报告,2023年全球生物制药领域的投融资总额反弹至720亿美元,并购额跃升至1400亿美元,显示出投资者和创新者对未来疗法的坚定信心。其中,涉及中国医药企业的交易备受瞩目,主要集中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
研究发现,尽管整体上临床试验启动数量有所下降,但新兴生物制药公司(EBP)在临床试验中的参与度显著提高,这可能预示着行业结构的转变和新兴企业的崛起。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药企启动的临床试验数量不断提高,管线份额已从十年前的3%上升到28%,中国已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的重要引擎。
生物医药投融资规模反弹
>>生物医药投融资水平在2022年从疫情前期的高位急剧放缓后,于2023年出现反弹。
>>虽然交易项目数量下降,但高关注度和高价值交易表明,投资者和创新者对下一代疗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及其他高级分析技术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相关交易集中在药物发现和患者群体识别等领域。
统计显示,生物制药行业投融资总额从2022年的610亿美元反弹至2023年的720亿美元,但是仍远低于2021年的水平;并购交易总额则从2022年的780亿美元跃升至1400亿美元,而交易价值中位数则连续第二年下滑。2023年,在已披露的20亿美元以上的并购交易中,与ADC有关的头部交易和并购活动占47%,此类交易占肿瘤领域相关交易的 85%。
涉及中国药企的交易备受瞩目
2023年与中国药企有关的交易共318宗。其中,抗肿瘤药物是交易重点,占中国药企交易活动的46%;形成对比的是,全球肿瘤领域相关交易占总交易的31%。传染病领域药物占中国药企交易活动的7%,而神经领域药物则占中国药企交易活动的5%,与全球交易数据相近(上述两领域交易分别占整体交易的8%和6%)。
涉及中国药企最值得注意的已披露交易主要集中在ADC领域:卫材和百力司康之间的合作带来了20亿美元的交易额,BioNTech和映恩生物的交易额有望超过15亿美元,默克子公司Merck Healthcare与恒瑞医药的合作总额或将高达14亿欧元。
涉及AI交易额增长迅猛
2023年生命科学领域涉及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以及高级分析技术的交易额超过120亿美元,是前两年的两倍多,每笔交易的平均金额从前三年的2700万美元跃升至9800万美元。约43%的AI交易涉及肿瘤领域。
该领域的最大交易发生在赛诺菲和英国AI公司Exscientia之间,双方共同在肿瘤及免疫学领域开发15种候选新药,这笔交易价值高达52亿美元。其他交易包括:Moderna和Imatics NV的肿瘤疗法交易,价值18亿美元;罗氏和Shape Therapeutics合作,共同开发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罕见病领域某些靶标的基因疗法,交易额达30亿美元。
据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的数据,2021年有超过100份药物和生物制剂申请采用了AI、ML和其他高级分析技术。由此,FDA在2023年5月发表了一份面向利益相关方的文件,来讨论药物和生物制剂开发中AI/ML的使用。
临床试验重点转移
>>2023年,临床试验启动速度已低于新冠疫情前水平,新冠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减少,研究重点有所转移。
>>中国药企启动的临床试验大幅增加。
>>肿瘤、免疫、代谢/内分泌、神经四大类疾病,占临床试验启动数的79%,降幅小于其他疾病。
2023年全球临床试验启动放缓,与2022年相比下降了15%;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22%,减少了1377项。其中32%的下降是由于新冠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减少。剔除新冠疫情因素,临床试验启动数量也已放缓至疫情前水平以下。Ⅰ期临床试验数量下降最为明显,同比减少了19%;Ⅱ期临床试验数量同比减少了11%;Ⅲ期则同比减少15%。
新冠疫情不再主导研发趋势
EBP公司开展的临床试验数量受新冠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因为EBP公司已启动的新冠相关药物临床试验多于大型药企。
EBP公司的新冠药物相关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在2023年减少了66%,降至152项;而大型药企减少了80%, 仅启动了37项试验。
EBP公司的非新冠药物相关临床试验减少了416项,同比下降了13%,减少的多数是较早阶段的临床试验。大型药企的非新冠药物相关试验有更大幅度的下降,2023年的试验启动数量比2021年减少了524项,同比下降22%, 与整体降幅相同。
大型药企的试验启动数减少,有一半以上与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计划的减少有关。
此外,大型药企正在延缓或根本不授予产品许可权,以管理投资风险。这在更多EBP公司发起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这些项目没有大型药企的合作。
28%的临床试验由中国药企启动
中国药企在临床研发中的参与度不断提高。2023年,中国药企启动了657项临床试验,在全球临床试验启动数量中的占比已从2008年的1%、2013年的3%升高至28%;启动临床试验的公司从2008年的993家增长至2023年的2357家,但是平均每家公司的试验数目减半。
欧洲药企临床试验启动数量占比已从2013年的38%下降至2023年的23%,约为美国药企的2/3。 而在2013年之前,欧洲药企启动数量多于美国药企。
日本药企临床试验启动数占比已从2013 年的11%下降至4%。
韩国拥有一些包括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在内的药企,随着他们的临床试验启动数占比升高,这些公司在多个领域市场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活跃于国际市场,27%的药企在临床试验中(可能包括国外合作伙伴)纳入了中国以外的试验点。仅在国内进行临床试验的公司,平均每年每家公司启动1~2项试验;而有国际临床试验的公司,每年每家平均有4~5项, 说明国际化程度与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数量的增长和成熟度有关。
与整个行业相比,中国药企更关注早期阶段的试验,因为位于中国的研究中心是全球早期临床试验的重要地点。
肿瘤、免疫、代谢/内分泌、神经四大类疾病相关临床试验,占临床试验启动总数的79%,下降幅度小于其他疾病。
肿瘤领域仍是管线重点,占44%,共2143项试验,比2022年下降了3%;免疫领域相关临床试验占14%,下降了7%;神经系统领域占比10%,下降了26%,包括针对罕见病以及较大型人群的研究;心血管疾病领域占比5%,下降了7%。新型肿瘤作用机制,尤其是细胞和基因疗法、ADC和多特异性抗体,已占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25%。
2023年肥胖领域相关临床试验比2022年增长了68%,与五年前相比几乎翻了1倍,包括124种在研药物,其中40%为GI P/GLP胰高血糖素样肽受体激动剂,46%为在研口服制剂。
神经领域研究重点是阿尔兹海默病、帕金森病和癫痫,以及一系列通常很罕见的其他疾病。2023年的抗抑郁症药物相关临床试验启动数比疫情前降低了25%。
从新冠到其他感染疾病,传染病相关药物临床试验数量均放缓至新冠疫情前水平以下,抗菌药临床试验启动数量也显著减少。
新药获批数量回升
>>2023年,全球范围上市了共69种新活性物质(NAS),比前一年多6种,回到新冠疫情前水平。
>>过去五年,中国上市的NAS数量不断上升,仅次于美国。
>>首创新药持续涌现,2023年批准了6种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药物。
过去五年,全球共上市362种NAS,使近20年获批NAS总数达到942种。肿瘤、神经系统和免疫领域相关药物在新品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在362个产品中占56%,共计204个;而在 2014—2018年期间, 这三大类药物仅占上市新药总数的43%,共计105个。在传染病领域,包括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和抗寄生虫治疗等,以及用于艾滋病、埃博拉病毒感染等的新型疗法,在最近十年间上市药物占NAS的11%。
过去十年里,共有201种抗肿瘤新药上市,包括细胞和基因疗法(11种),以及 ADC(12种)和双特异性抗体(9种)等创新机制;有68种神经领域药物上市。2023年上市的新药包括用于治疗庞贝病、弗里德赖希共济失调、瑞特综合征和杜氏肌肉营养不良症等罕见病的药物。
在中国上市的NAS数量显著增加。在过去五年,美国有267种NAS上市,中国有192种上市,仅次于美国,超越了欧盟四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和英国NAS上市总和(182种)。
2019年开始,每年更新一次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是鼓励跨国公司在中国申报新药的因素之一。在这些年里, 全球上市的新药陆续进入中国。
虽然中国批准的NAS数量不断上升,但其他国家和地区却没有越来越多的NAS上市,这既反映出中国医药创新的成果,也体现了NAS跨国上市的壁垒减少和中国激励措施的增加。
在美国上市的药物与欧洲一些国家药物的可及性之间存在越来越大的差距:过去五年,美国上市的113种药物(42%)未在欧洲上市,而仅有11种(6%)欧洲上市新药未在美国上市。
首创新药持续涌现,包括2023年上市的6种细胞和基因疗法,以及更年期、神经领域和肿瘤领域的首创新药。
临床开发生产力继续提升
>>医药行业临床开发生产力提高,主要得益于成功率的提高:成功率从历史低位升高至自201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2023年,临床试验复杂性增加,回到了2020年的水平。
>>试验周期下降,而启动后续临床试验之前的“空白期”则增加,导致药物整体研发时间增加。
临床开发生产力——成功率、试验复杂性和周期的综合指标,在2022年和2023年反弹,逆转了之前10年下行的趋势。
临床试验成功率提高推动开发生产力提升
具体来说,2023年,临床开发生产力达到了17.4的指数水平(2010年的基准为20),并继续从2020年的低位12.8反弹。
生产力的提高主要缘于临床试验成功率的提高——综合成功率从2022年的5.8%升高至2023年的10.8%,几乎翻了一倍。随着Ⅰ期、Ⅲ期临床试验和监管评审的综合成功率提高,肿瘤和罕见病的临床试验成功率显著提高。
试验复杂性指数在2022年急剧下降至5.7后,2023年恢复到了2020年的水平,为6.4。开展罕见病和肿瘤药物临床试验的国家以及临床研究中心越来越少,是总体复杂性降低的主要原因。临床试验中的平均国家数量一直在降低,尤其是Ⅱ期和Ⅲ期临床研究阶段;甚至在后期临床研究阶段也出现了明显仅在单一国家开展试验的转变,或是在国际多中心试验中合理调整至较少国家进行试验。
影响临床开发生产力的另一项关键要素是周期:临床试验周期下降,而启动后续临床试验之前的“空白期”则增加了,导致新药整体研发时间增加。过去四年,有19种药物在其专利期还不满五年就成功上市,而2014—2019年的六年期间这一数量只有8种。
试验周期在最近四年里基本保持不变,反映出针对较罕见疾病招募患者存在困难,治疗后的随访期较长,尽管某些试验速度比历史常规水平快得多。
在加速审评审批制度下,新药中位开发周期总体加快了2~4年,生物制剂、孤儿药等药品的中位总体开发周期通常更短。这类药物在上市新药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EBP公司在单一国家开展的临床试验多于大型药企
过去三年启动的新药临床试验中,在单一国家开展的试验数量相对于总试验数量的比例因公司类型和试验阶段而异。
EBP公司开展的Ⅰ期临床试验中,有接近80%的试验在单一国家开展,而大型药企这一占比仅为43%;EBP公司开展的Ⅱ期临床试验有40%在单一国家开展,而只有14%的大型药企如此;在Ⅲ期临床试验中,EBP公司的这一占比为18%,大型药企则为2%。
2023年,EBP公司启动的临床试验有30%为中国药企发起,其中只有1/4在中国之外运行试验。大型药企如在单一国家开展试验,则主要在美国进行。
申办方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合理地选择在哪些国家进行试验,受到目标疾病流行率和监管要求的限制。监管者对于纳入受试者有复杂的要求,尤其是在临床试验后期。发达国家的监管部门已在更详尽地审查在单一国家开展的临床试验。
高效生产力的促进因素
申办方正在采用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疗法和监管的变化和机遇。
大型药企通常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进行试验,以优化临床试验布局。
临床试验设计策略不断优化,去中心化仍是试验活动的一个稳定特征。
各国药品监管机构通常会积极进行变革,以优化药品审批的透明度、灵活性、协同化、速度和简化等事宜。但是在有些国家和地区,能力限制延迟了方法的统一实施。
近年来,药物开发监管环境演变加速,如欧盟实行临床试验法规(CTR)、中国药监部门加入ICH,以及临床试验指南的编写修订持续进行等。
中国和欧盟的药品监管机构一直重视提高透明度,但是欧盟仍面临一些复杂性挑战,导致临床试验文件档案透明度降低。
美国FDA仍然被认为最注重灵活性以实现药物创新;中国、英国和欧盟则建立快速通道并接受新的试验设计,增加对创新方法的指导和开发。
中国转化实施ICH指导原则,与FDA和EMA(欧洲药品管理局)指南协同化,但整体上协同性仍有提升空间。欧盟CTR设定了雄心勃勃的协同化目标,但由于能力限制,实施时可能遇到挑战。美国仍然在提供最快速的决策,而英国则在集中分配资源之后, 在2023年下半年实现了临床试验评估积压工作的快速清理。
欧盟CTR的转变在一些欧洲国家造成了新药上市放缓,但是在流程简化方面取得了进展。
大型药企调整临床试验地布局
大型药企通常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临床试验,以优化临床试验布局。将过去三年大型药企临床试验开展数量最高的10个国家与2014—2016年数据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临床试验的地域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美国以及全球开展的临床试验中,非裔和西班牙裔患者的纳入率越来越低,这反映了临床试验地域范围不断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以及药企综合规划临床试验的必要性。
最近三年,大型药企在美国启动的临床试验最多,约占所有阶段临床试验总数的13%,这种情况在过去十年间保持了相对稳定。此外,临床试验主要在中国、西欧、加拿大、日本和澳大利亚开展,中国增长最快,Ⅰ期~Ⅲ期临床试验变化率均超过50%。西班牙、日本和澳大利亚在这十年间,各试验阶段的相对利用率也出现了8%~39%的增幅;英国、德国和法国则降低了29%。
总体而言,这些结果表明大型医药公司重视国家、研究中心和试验对象分析,以便优化临床试验地分配和提高生产力。
临床试验设计策略继续优化
临床试验设计策略,包括采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真实世界证据、单臂试验以及组合阶段试验结果,从而帮助缩短新药研发周期。自2020年以来,新型临床试验设计平均占临床试验总数的18%。以肿瘤领域为首,有超过29%的临床试验采用新型设计。这些研究虽然会导致初期开发放缓,但是能实现更快、更大的总体性成功。
去中心化仍是临床试验活动的一个稳定特征。在2021年达到顶峰之后,目前药企采用去中心化临床试验的速度有所放缓。
AI驱动的药物发现更加成熟,进入后期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增加,同时出现了发现现有药物新适应证的例子,AI将进一步用于发现新的活性物质。
(艾昆纬供稿)
(责任编辑:陆悦)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