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揭晓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郭婷) 7月6日,在2025年(第42届)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上,2024年度中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揭晓。其中,国药集团继续蝉联榜首,华润医药、齐鲁制药、远大集团、复星医药、石药集团、诺和诺德(中国)、恒瑞医药、正大天晴、上海医药位列前100位企业第二至第十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前十当中,诺和诺德(中国)、正大天晴是首次进入,且诺和诺德(中国)还是近5年来首家进入前十的外资企业;恒瑞医药是时隔两年重新回归。“这三家本届新晋企业分别代表了外资药企本土化突破、本土企业生物药快速布局和创新转型的成功范式。”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主任郭文说。
稳中提质 强者恒强
2024年,我国医药行业继续承压。这从2024年度前100位企业的业绩表现回落可以看出。
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前100位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0049.7亿元,较之2023年的10301.9亿元,同比下降2.5%。郭文指出,在市场环境与政策调整的双重影响下,前100位企业的总体收入连续三年出现下滑。
不仅如此,2024年,入围“前100位”门槛由2023年的30.9亿元下降至30.2亿元,其中前十位企业门槛由2023年的253.3亿元下调至237.3亿元。
数据还显示,2024年前100位企业集中度为33.8%,较2023年下降1.1个百分点。不过,郭文认为,产业集中度自2018年首次突破30%以来,该指标始终在30%至36%区间波动。“这一波动意味着医药行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共同作用下,正经历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变的结构性调整过程。”郭文说。
虽然多个宏观数据出现回落,医药行业出口交货值却在连续两年负增长后呈现显著回升态势。2024年,前100位企业出口交货值为959.6亿元,同比增加9.4%。
“这一增长主要源于三个关键驱动因素:全球医药市场需求回暖、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持续推进,以及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的优化升级。”郭文分析,另外,我国医药企业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以东南亚、中东、非洲为代表的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也逐渐成为医药产业新的增长极。
在整体承压的同时,行业分化在2024年日趋凸显。2024年,前100位企业中有42家企业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双增长,其中增幅≥10%的企业数量为15家;但两项指标双下降的企业也达31家,其中17家企业降幅超过10%。
在郭文看来,分化的背后是行业竞争加剧和创新转型压力下,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她认为,从行业实践来看,医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市场运营和品牌建设等。
在本届前十位企业中,国药集团是第五年蝉联首位,华润医药与齐鲁制药继续稳居第二、第三席位;远大集团与复星医药位次互换分列第四、第五;石药集团则依旧位居第六。
值得注意的是,第七至十位出现变动,诺和诺德(中国)凭借GLP-1受体激动剂司美格鲁肽及新一代胰岛素产品的市场表现排名第七,这也是其首次凭借主营业务收入跻身前十,成为近5年来首家进入前十的外资企业;恒瑞医药自2022年“前100位企业”跌出前十后,本届,又凭借49.6%的创新药收入占比强势回归排名第八,彰显其研发转型成效;正大天晴则得益于其近年获批上市的生物类似药和新药,以及引进的高价值产品,首次闯入前十、位列第九;上海医药位列第十,相较2023年排名下降两位。广药集团、扬子江药业、修正药业则在本届“前100位企业”中均跌出十强。
2024年,还有8家企业新晋前百,分别是北京同仁堂、四川百利药业、凯莱英医药集团、赫力昂(苏州)制药、中美天津史克制药、华立医药集团、华邦生命健康和亿帆医药。这些企业的成功晋级,得益于其各自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创新求变 多元并进
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企业不仅是医药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分析2024年前100位企业的发展,不难看出,研发创新成为医药行业健康发展的法宝。在业绩增长持续承压的大背景下,前100位企业持续加码创新,研发投入逐年递增,不断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4年,前100位企业研发投入再创新高,平均研发费用达8.3亿元,同比增长6.3%,是十年前的3.2倍;研发投入强度为8.2%,较上一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是十年前的2倍。
具体来看,2024年,前100位企业中有13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5%,其中7家超过了20%。从研发投入强度看,信达生物位居第一,恒瑞医药、东阳光、百利药业和先声药业等企业也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石药集团、长春高新等企业在当期业绩回落下,仍保持较高研发投入。“这体现了前100位企业在行业深度调整期,仍然坚定加码创新投入,为长远发展蓄力。”郭文如是点评。
持续的创新投入也结出了丰硕成果。
2024年,我国全年共获批48个创新药物,其中有12个来自前100位企业。这12个创新药包括多个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突破性疗法,例如我国首款国产TROP2 ADC药物芦沙妥珠单抗、全球首款融合抗PD-1与抗CTLA-4双重机制的组合抗体艾帕洛利单抗+托沃瑞利单抗、全球首款双周超长效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考格列汀片等,创新程度不断提升。
“这些研发成果反映了重点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研发布局,正在实现从仿制跟随到创新引领的重要转变,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医药创新正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郭文说。
“出海”已成为我国医药企业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2024年,以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信达生物为代表的多家企业完成了多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授权合作,有效推动了其主营业务收入的大幅增长。在创新药国际化方面,2024年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获得欧盟EMA和巴西ANVISA的上市许可;豪森药业的HS-20093、先声药业的依达拉奉右莰醇舌下片、科伦博泰的芦康沙妥珠单抗均获得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突破性疗法认定。2024年数据显示,前100位企业共开展39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覆盖美国、澳大利亚等32个国家和地区。
此外,数智赋能、开放协作、并购重组也是前100位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重要的制胜法宝。例如,以复星医药、恒瑞医药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应用于药物发现、临床试验优化等研发关键环节;豪森药业通过外部引进快速扩充产品管线;羚锐制药收购银谷制药切入化药领域,东北制药并购鼎成肽源布局细胞与基因疗法,康缘药业收购中新医药拓展生物药管线,通过技术跃迁实现创新升级等。
“2024年,面对医药行业深度调整与转型挑战,前100位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以责任引领变革,既彰显了产业发展的强大韧性,也为行业转型升级树立了标杆示范。”郭文说,未来,这些领军企业必将继续坚持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深化数智融合提升产业效能,加速资源整合优化产业格局,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推动中国医药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注入持久动力。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CNS药物研发破浪向蓝海
在日前召开的2025药物信息大会暨展览会/DIA中国年会上,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全球进展和创新解决方案分论坛座无虚席,会议室后排和侧面过道也站满了听众。 2025-07-07 15:42创新药出海扬帆新航道
“创新药出海不是选答题,而是限时必答题。创新药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创新药企业必须直面全球竞争。”日前,在2025药物信息大会暨展览会/DIA中国年会(以下简称DIA... 2025-07-07 14:18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