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国产药物创新正加速崛起

  • 2025-08-22 21:12
  • 作者:中国医药报评论员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近日,由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达生物)研发的1类创新药玛仕度肽注射液(商品名:信尔美)获批上市,成为国内首个以胰高血糖素(GCG)/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为靶点的双受体激动剂,为超重和肥胖人群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药物创新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24年6月,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在我国获批上市。因为市场需求巨大,当时可以用“一针难求”来形容其火爆程度。短短一年之后,信尔美就成功上市,表明我国药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都进入新的阶段。


  从第一个国产PD-1上市,到首款干细胞治疗药物上市,到首个基因治疗药物上市,再到第一个GLP-1上市,我国药物创新一直在加速。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共批准上市43个创新药,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59%。其中有很多都是肿瘤、代谢和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疗的药物,不仅科技技术含量高,同时又直面临床需求。


  近年来,国家药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工作部署,进一步下大力气推进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通过提前介入、一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的方针来指导企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提升产品研发的质量和效率。通过设立突破性治疗药物、附条件批准、优先审评审批和特别批准四个通道,鼓励企业不断研发和申请创新药医疗产品。还试点进一步缩短药物临床试验审批时限、探索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等手段,不断提升企业研发创新的效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


  鼓励研发创新的大环境也在不断优化。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今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国家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撬动地方资金和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直指硬科技领域,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在创新政策的鼓励下,我国医药产业创新呈现蓬勃态势。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创新药在研数目占全球30%。


  根据国家药监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消息,当前国家药监局正在布局建设京津冀、华中和西南三个审评检查分中心。这是国家药监局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利长远举措。三个新布局的分中心建立后,将辐射带动京津冀、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与此前的长三角和大湾区分中心一起,在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核查中心、器审中心的带动下,形成覆盖全国的创新引擎。(中国医药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宋莉)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