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伦奖“最佳医疗技术”提名名单中涉及的医疗器械简介

  • 2025-09-04 10:28
  • 作者:
  • 来源:中国医药报

  8月13日,被誉为“医药界诺贝尔奖”的Prix Galien USA(以下简称盖伦奖)公布年度“最佳医疗技术”提名名单,共25款医疗器械产品入围。其中,我国大医集团的X/γ射线一体化放疗平台“TaiChiPro”成功入围。这是自2007年盖伦奖设立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创新产品首次入围。


  本文简要介绍获得提名的25款医疗器械,并分析其技术特点,供业界参考。


  TaiChiPro(大医集团)


  全球首款X/γ射线一体化放疗平台,只需要一次定位就可以完成治疗流程,兼具X射线加速器的广覆盖与伽玛刀的高精度优势,可显著提升复杂肿瘤治疗的效率与安全性。


  TaiChiPro入围盖伦奖提名名单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这标志着我国企业首次以“技术原创”身份进入全球医疗创新最高奖项的评审序列;另一方面,TaiChiPro融合X射线加速器与伽玛刀两大治疗手段,实现一体化、一次性、精准性放疗流程,是一种“结构层级的融合创新”,代表了平台级设备对治疗路径的重构。


  Esprit BTK(雅培)


  一款药物洗脱可吸收支架系统,由左旋聚乳酸制成的外周动脉支架,壁厚99μm,在48个月后能够完全降解,含依维莫司的生物可吸收涂层能够持续释放药物促进血管愈合,为下肢缺血患者提供生物兼容性更优的血管重建新方案。


  AVEIR DR(雅培)


  全球首款双腔无导线起搏系统,由两个微型起搏器通过i2i互联技术相互通信、协调工作,摆脱了传统起搏器的导线结构,可提升长期安全性与操作便捷度。


  TriClip G4(雅培)


  一款经导管三尖瓣修复系统,有多种夹头尺寸,可以用缘对缘技术将三尖瓣小叶的一部分夹在一起,减少血液回流,为重度三尖瓣反流患者提供低创替代治疗方案。


  Inceptiv(美敦力)


  全球首款ECAP闭环脊髓刺激器,可以每秒感应神经反馈50次并自动调节,厚度仅6mm,能够支持全身1.5T/3T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有助于提升慢性疼痛神经调控智能化水平。


  MiniMed 780G(美敦力)


  一款第二代闭环胰岛素泵系统,可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实时反馈并自动调整胰岛素剂量,使血糖控制更精准。


  Symplicity Spyral(美敦力)


  一款经导管射频肾神经消融设备,可以通过四电极螺旋导管精准定位,消融过度活跃神经,为高血压患者提供药物以外的干预手段。


  Evoque(爱德华生命科学)


  一款自膨式三尖瓣置换系统,搭载多向可调输送系统和锚定机制,可以实现微创瓣膜替代。


  SAPIEN 3 Ultra RESILIA(爱德华生命科学)


  基于RESILIA抗钙化平台的新一代经导管主动脉瓣,具备干态保存、操作简化和耐久性较好等特点。


  TOTAL30(爱尔康)


  一款采用水梯度材料的月抛型散光隐形眼镜,表层含水量近100%,可提升干眼及敏感眼人群佩戴体验。


  LungFit PH(Beyond Air)


  一款新型便携式一氧化氮输送设备,支持实时浓度监控与报警,用于精准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


  BIOFIRE SPOTFIRE(bioMérieux)


  一款紧凑型分子诊断平台,可在15分钟内检测15种呼吸道病原体,结合可堆叠模块与PCR技术,可实现基层场景感染性疾病快速筛查。


  BioProtect Balloon Spacer(BioProtect)


  一款可吸收球囊放疗间隔器,用于保护前列腺癌患者直肠免受放射损伤,在局部麻醉情况下植入,术后6至12个月内可自然降解。


  LungVision(Body Vision Medical)


  一款AI导航成像系统,用于肺支气管镜检查,结合术中实时影像与三维导航,能够提升肺癌早筛中小结节活检的准确率与效率。


  FARAPULSE(波士顿科学)


  一款脉冲场消融系统,由五瓣式导管与专属主机协同工作,可以实现低热、选择性心肌组织消融,为房颤治疗开辟安全新路径。


  TRAUMAGEL(Cresilon)


  一种植物基止血水凝胶,可在数秒内形成防渗屏障控制大出血,且不干扰自然凝血过程,适用于术中止血等高风险场景。


  DETOUR(Endologix)


  一款经皮股腘动脉旁路重建系统,利用TORUS覆膜自膨支架实现微创旁路搭建,可为慢性动脉闭塞患者提供非开胸替代方案。


  Motiva Flora(Establishment Labs)


  一种MRI兼容乳房组织扩张器,采用了SmoothSil k表面技术,可减少炎症反应,并配备无磁RFID识别端口,以提升术后影像安全性与个性化治疗体验。


  Guardant360 CDx(Guardant Health)


  一款适用于所有实体瘤的液体活检基因组检测产品,可在7天内出具全基因组报告,助力精准匹配靶向药物,提高伴随诊断效率。


  Optimizer(Impulse Dynamics)


  一款心衰电生理调节器,可为心衰患者提供非起搏式心肌收缩调节治疗,通过皮下植入脉冲发生器增强心肌收缩力。


  CoverScan(Perspectum)


  一款基于核磁共振成像与AI算法的多器官成像工具,一次扫描可评估6个器官功能,适用于代谢紊乱、炎症、肿瘤等复杂多系统疾病的评估。


  XENOVIEW(Polarean)


  一款Xe129吸入式超极化核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可在10秒内成像,无电离辐射风险,为肺通气功能提供了更安全直观的成像方式。


  RefleXion X1 & SCINTIX(RefleXion Medical)


  全球首款生物引导放疗系统,能够实时追踪肿瘤代谢活动,从而自主调控剂量,实现实体瘤治疗中的“边治边判断”,提升精准放疗上限。


  CORI Surgical System(施乐辉)


  一款手持式机器人辅助手术平台,具备术中无图像3D重建与智能植入物定位能力,能够提供成本更友好的骨科机器人解决方案。


  Thoraflex Hybrid(泰尔茂)


  一款结合聚酯人工血管与自膨支架的混合型主动脉植入系统,适用于复杂主动脉弓修复,能够支持一次手术完成多部位病变处理。 


核心阅读   入围产品呈现四大技术趋势


  心血管领域创新多路径并进


  从雅培的可吸收支架Esprit BTK、无导线起搏系统AVEIR DR,到波士顿科学的FARAPULSE脉冲场消融系统与美敦力的Symplicity Spyral肾神经消融系统,这些产品指向心血管领域高发疾病中的治疗难题,围绕“微创化+个体化+安全性提升”展开系统性演进,是在心血管领域医疗器械技术体系成熟后的“解题深化”。


  放疗进入“智能控制”时代


  入围产品中至少有3款产品围绕放射治疗展开:TaiChiPro将X射线加速器与伽玛刀结合起来,RefleXion X1 & SCINTIX引入肿瘤代谢信号实时调控剂量,BioProtect Balloon Spacer则聚焦放疗安全边界管理。这3款产品分别代表设备结构融合、剂量控制逻辑跃迁、治疗精度保障机制提升的创新思路,反映出放疗治疗相关医疗器械产品正在从“硬件堆叠”向“路径闭环”进化。


  “闭环控制”成为智能设备标配


  从MiniMed 780G闭环胰岛素泵到Inceptiv闭环脊髓刺激器,再到Optimizer心衰电生理调节器,闭环系统已不仅是单一算法应用,而是成为以实时生理信号反馈为核心的主动控制架构。这一转变意味着未来的植入式设备不仅要执行治疗,更需要参与判断,从而实现系统的“闭环控制”。


  快速诊断与多模成像更具灵活性


  此次入围的诊断类产品呈现“小而快”的趋势:BIOFIRE SPOTFIRE系统主打15分钟呼吸道病原体检测;Cover Scan和XENOVIEW聚焦AI多器官成像与无电离辐射肺部造影,体现了场景可达性和功能整合度的双重竞争力。


  (思宇MedTech供稿)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