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难掩"发展亮点" 海南生态药业未来可期

  • 作者:中国食品药品网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8:51

    用官方的语言描述,海南医药产业是“迈上了一条跳跃式的健康发展之路”。然而,2004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医药工业产值累计亏损0.63亿元,同比增加亏损0.05亿元,亏损面达50%。
    即便如此,业界还是看好海南医药产业,不仅因为海南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区位优势,也不仅因为海南的“十一五”发展计划将其列为重点产业,更因为它有着明确的发展思路以及整体向上的精神风貌。 
    
     税收优惠不再 
    
    两年前,当中央要求海南取消地产地销税收优惠政策之时,药企的呼声比任何其他行业都来得强烈,因为如果不是海南有地产地销退税的优惠政策,这些企业不会来海南投资设厂。据统计,地产地销税收优惠政策取消前,海南大部分药企盈利额小于或等于退税资金数。换句话说,没有这块税收返还,大多数药企就要亏损,状况好一点的也是在亏损边缘徘徊。
    优惠政策取消使制药企业陷入两难境地:留在海南吧,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生产和销售成本都高;离开海南,迁移和重建也需要大笔投入。一位药企高管感慨:“地产地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据统计,2004年海南省医药工业总产值亏损继续扩大,海南省医药保健品行业协会分析认为,除了宏观因素和大的市场环境影响外,地产地销税收优惠政策的取消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该政策取消后,部分在海南和内地都有工厂的企业主动减少了在海南的生产,有些企业甚至向岛外转移品种和生产,如去年医药业产值排名第一位的养生堂,累计产值同比下降39.1%;排名第二的海南制药2004年累计产值同比下降2%;排名第十的通用同盟累计产值同比下降35%;排名第十一的亚洲制药同比下降33%。这些重点医药企业的产值下降,对2004年海南省医药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生态药业构想 
    
    海南医药产业没有太大的国有资本投入但却保持了快速增长,其原因当然离不开政策优惠、无污染的环境、企业家眼光等。一旦政策优势不再,海南医药业何去何从?政府和行业都开始了新的探索。
    关于“生态药业”的提法,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在不同场合不遗余力地进行推介。该局局长曾渝认为,海南省要想成为医药强省,就必须跳出传统观念与发展模式,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走发展生态药业的道路。 
    据介绍,生态药业有四大特点:一是生产原料直接或间接取自天然;二是生产过程符合清洁生产标准,消耗资源较少,废弃物循环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少,产品及包装符合环境要求;四是产品毒性与副作用较小。
    在大部分专家看来,海南具有发展生态药业的先天优势。首先是政策优势,海南率先在全国立法建设生态省,随后陆续出台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等多个地方性法规,为生态药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热带海岛型的区域环境为海南药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三是环境优势,高质量的水资源和空气资源是保证药品质量、减少药品生产交叉污染的基础。
    海南发展生态药业的具体内容可包括:化学原料药的精制提纯及结构改造,新型制剂工业,南药资源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海洋生物为主的海洋药物研发与生产,生物工程、基因工程等高技术生物制药业等。
    对于海南生态药业的具体建设,曾渝认为可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在全省范围内发展生态药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建立生态药业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第二层面是把海口药谷建成生态药业园区,对入园药企进行绿色招商评价,并强制性推行清洁生产;第三层面也就是高端层面则将把海南药企和产品建设成为生态型药厂和产品,重视新药研发,在经济核算中开展绿色经济核算。
    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一经推出即引起业内外的关注,并得到业内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的肯定。
    
     未来可以期待 
    
    海南提出的生态药业发展模式中有一点,就是要按照循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三大原则,把海南省岛屿型生态药业建设成一个大型工业园,为国内生态产业提供“试验田”。
    海南四面环海,内陆为孤岛型。由于注重区域布局,目前已形成岛东、中部为中药材GAP基地,岛北部为海口医药工业区的产业格局,其中“海口药谷”建设成为投资的热点,国内外企业纷至沓来,发展已初具规模。对于“海口药谷”的建设,虽然在业内有许多质疑,但海南一批制药企业的管理者却非常赞成海口市政府、海南省药监局的这一举措。在中和药业总经理杨博士看来,药谷的提出,出发点是为了吸引外界对海南药业的目光和注意力,于药企本身是有益的。只有外界对海南药业有了整体的概念,企业的身价才会随之提升。现在药谷有了实施细则,产业政策会刺激企业研发新产品。据了解,海南药企正在加大投入,如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拥有自己专门的研发机构——海南天王生物制药技术开发中心;中和药业2004年购置了七八百万元的仪器设备,为新的研发服务。
    近年来,海南积极发展和实践生态药业,尝试建立生态药业园区,全省七市县承担了9个国家级中药材标准种植基地的任务。数家大型药企进入工业园,园区已实施工厂外环境、配电、工艺用水统一供应,废气、废水集中处理再利用等配套措施,既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又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 
    发展特色制药业也是海南发展医药产业的重要一环。目前,万宁市已建成南药产业化基地,种植槟榔、益智、广藿香、巴戟、草蔻等地产药材,全省南药栽培面积达5000公顷左右。同时,海南省已开始对黎医、黎药进行整理,发现其中不少独特的草药及偏方都有相当大的开发潜力。海南省药物研究所现正研究黎药胆木药理,初步发现它具有植物抗菌功效。
    有关专家指出,2004年是海南医药调整年,从表面看,产值虽然减少,但销售形势却在好转。据统计,2004年全省医药工业完成销售值(现行价)27.90亿元,同比增加12.2%,全年产销率达到91.1%,产销衔接较好。2004年全省医药批发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59.78亿元,比2003年的45.83亿元增长30.5%;商品销售税金0.21亿元,比2003年的0.13亿元增长59.6%;实现利润总额3.71亿元,比2003年的2.12亿元增长75.1%;亏损额0.57亿元,比2003年的0.71亿元减亏0.14亿元。 
    对于海南医药企业的发展,曾渝有着细致的考虑,虽然没有航空母舰,但把几个、十几个企业通过市场方式捆绑,终究会成大气候。杨博士认为,海南企业的发展方向是重视开发优势产品,不走低端、普药的道路。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