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资源日趋枯竭
藁本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藁本和辽篙本的根茎,以干燥品入药。藁本为我国传统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藁本主产于新疆、四川、陕西、甘肃、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湖南、河北等地;辽篙本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东部山区。藁本和辽篙本(以下简称藁本)2009年春秋两季产新已于9月结束。
藁本以野生品供应市场。由于产区对野生藁本的过度采挖,导致资源匮乏,近年产不足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尖锐,行情走势坚挺,逐年上涨。藁本为药材市场上的紧缺品种之一,理所当然成为药市上炙手可热的焦点品种,颇受药厂、药商和药农关注。今年藁本产新后业界同仁都在关注其产量、需求、库存、行情以及后市(2010~2012年)走势等一系列商情。对此,笔者进行了市场调研。
供给:产量连年下降,资源日趋枯竭
野生藁本产于10余个省市,上个世纪90年代有关部门普查统计蕴藏量约3万吨左右,其中东北四省区约为1.2万吨左右。
进入21世纪后,诸多因素导致蕴藏量呈逐年下降之势,供给量(产量)也在连年下降。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藁本产量约为5000吨左右,2002~2003年下降至4000吨左右,2004~2006年再降至3000吨左右,2007~2008年已降至2000吨左右。今年产量几何?据新疆、甘肃、辽宁等几个主产区的林政部门、老药商、老药农及药厂采购人员反馈信息表明,今年产量约为1500吨左右,同比减少500吨左右。目前产地已无大货可收,不少药厂、药材公司已将设在产地的收购站、代购点撤销,空手而归。
藁本产量缘何连年减少呢?调查显示有如下几个主要原因:
1.无序滥采乱挖 藁本产量短缺造成供需出现缺口,导致行情大幅上涨。于是,在高利润、高效益的驱动下,产区广大群众一哄而上,男女老少大规模地滥采乱挖,连年恶性循环,导致野生资源连年递减。
2.环境遭到破坏 21世纪后,产区大行开矿、修路、建厂、开发小区以及植树造林、放牧牲畜等诸多举措,极大地破坏了藁本赖以生长的环境,使其无生存之地,产量自然而然地大幅下滑。
3.自然灾害减产 产区连续多年遭遇台风、暴雨、泥石流、干旱、冰冻、沙尘暴等多种自然灾害,导致藁本大面积死亡,产量减少。
4.产区少人采挖 由于政府严管,青壮劳力去城里务工家中无人,以及因采挖得不偿失等多种因素导致产区少人去采挖,致使产量大幅下滑。
需求:大幅增加,缺口逐年加大
藁本具有祛风散寒、胜湿止痛的功效,用于感冒风寒、巅顶头痛、风寒湿痹、肢节疼痛、寒疝腹痛、疥癣、鼻寒等症。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藁本含挥发油,主要成分3-丁苯肽、蛇床内脂,有镇痛解热及抗炎等作用。由于藁本药用价值较高,广泛用于新药、特药、中成药、中药饮片的生产加工、中药配伍以及外贸出口创汇等诸多领域,自2003年起至今连续7年藁本商场产销活跃,购销两旺,大货走动顺畅,批量交易增加,市场关注度上升,每逢产新季节多商到产地热购,产量不足时还出现高价争购现象,致使国内外市场对藁本的需求量呈逐年上涨之势。据有关媒体报道,藁本需求量由2000年的1000吨左右,上升至2002~2004年的2300吨左右,2005~2007年再增加至2500吨左右,2008年已升至3000吨左右,预计今年将突破3000吨大关达到3200吨左右。但市场供给出现缺口,缺口连年加大,2007年市场缺口为400~500吨左右,2008年缺口1000吨左右,今年预计缺口高达1500~1700吨左右(不含各地不明库存量)。缺口即是商机,缺口为后市行情的上涨推波助澜。
行情:价格一路上涨,后市行情趋升
藁本野生资源枯竭,面临濒危,产地与药市少见库存,产量连年减少,供需缺口加大,拉升价格一路上涨。据对全国17家中药材专业市场藁本价格走势调查显示,2000年全国药市平均价(下同)为5~6元(千克价,下同),2001~2002年上涨至7~8元,2003~2004年又上涨至12~13元,2005~2006年已涨至15~20元,2007~2008年再涨至26~35元,今年1~9月攀升至27~37元,创下历史新高。
业界同仁在关心藁本产销现状的同时,更加关注藁本后市。笔者通过市场调研后认为,藁本产量锐减,各地无库存补充,价格上涨,这已成为业界的共识。各类市场对藁本的需求呈逐年增长之势,产不足需,缺口加大,供需矛盾尖锐,已成定局,三五年内难以缓解,已是业界不争的事实。综上所述,藁本后市行情稳中趋升是市场规律作用的结果,后市价格将突破40元防线,有望逼近50元关口。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