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药产业期待厚积薄发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指出,着重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近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将藏药产业列为了西藏经济支撑产业。面对这一重大发展机遇,藏药企业在思索中积极谋变——
□文/图 本报记者 李雪墨
生长在雪域高原的雪莲花、被炒到比黄金还贵的冬虫夏草、抗高原反应的“高原人参”红景天……神秘,可能是很多人对藏药的第一印象。
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其“甘露藏药”品牌在西藏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藏药中的同仁堂”。但由于种种原因,“甘露藏药”品牌在西藏以外的国内医药市场还没有被广泛知晓。
“藏药的魅力还没有被真正认识。”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厂长贡嘎罗布说,“藏医药文化凝聚了藏民族的智慧,藏医药是中华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之一,藏药企业承载着丰厚的历史沉淀。我期待,藏药产业在解决现实问题和理清发展思路后,能够实现‘厚积薄发’。”
合理开发保护藏药资源——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
近年,对藏药材掠夺式的采挖,使生态多样性日益遭到破坏,藏药材陷入“越贵越挖、越挖越少、越少越贵”的恶性循环中。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藏药资源,使藏药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亟须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在西藏藏医院副院长、藏医药研究院院长次仁巴珠的心中,藏药产业发展首先要解决“瓶颈”问题。
“近几年藏药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加上一些保健品和化妆品企业也使用藏药材,使得藏药材市场需求量猛增。无序的药材开采导致一些藏药材资源被超负荷利用,生长环境受到严重破坏,野生资源再生能力急剧下降,这种现象令人十分担忧。”次仁巴珠说。
红景天是在青藏高原海拔3400米~5700米的无污染环境下生长的珍贵药用植物,需8年才能长成。随着西藏旅游产业的升温,带动了红景天药品的热销。“藏药材都是由当地百姓采集的,他们常常连根一起采挖,采集方法不科学,造成藏药资源的破坏。目前,红景天、乌努龙胆、虎耳草等多种藏药材处于濒危状态。”次仁巴珠说。
面对野生藏药材匮乏问题,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藏药企业和藏医药专家探索对野生药材进行人工栽培。
在西藏山南白堆乡里龙村,藏医药研究院建设的濒危藏药材桃儿七人工种植栽培基地,是西藏自治区具有示范性的藏药材人工栽培基地。基地以桃儿七作为主栽品种,采用多种繁育手段,实现了桃儿七的人工种植栽培,为解决部分藏药材资源枯竭问题进行了探索。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对波棱瓜、毛瓣绿绒蒿、矮紫瑾等5种濒危药材进行的栽培试验,奇正集团对大花红景天、独一味、藏茵陈等11种药材进行的栽培和试验,都获得了成功经验。
但是,藏药材人工栽培项目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生产和供应机制。“很多藏药材只能在海拔4000米~5000米生长,在高寒地区开展人工种植难度很大。”次仁巴珠坦言,“还有很多濒危藏药材的种植实验没有成功,我们未能掌握大部分藏药材的生长规律。”
据了解,与有2000多年药用植物栽培经验的中药学相比,藏药材栽培学的基础研究十分薄弱。在众多的藏药古迹本草学中,很难寻觅到藏药材栽培的线索,在民间也少有药材栽培的经验总结。另外,藏药材现有资源实际分布状况、药材种类与数量、存储量、资源再生能力等极为重要的基础研究甚至还处于空白。
在人工栽培技术还未能大规模推广之时,藏药材的资源保护就显得十分必要。次仁巴珠说,藏药材资源保护需要政府采取措施,除了加大对藏药材研究外,还应该有目的地保护药材资源,比如明令禁止随便采摘药材、采摘人员必须获得相关资质等。
西藏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边巴次仁建议,政府在出台藏药材资源保护的同时,也要引导合理利用资源。
边巴次仁对藏药材资源有着另一番认识:“在藏药材重点品种资源日益匮乏的同时,还有85%以上的藏药材品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针对高原生态脆弱的环境,应本着‘前瞻后顾’的原则,前瞻市场远景,后顾资源保证与可持续的问题。”边巴次仁说,“对于再生能力较强、不是根茎入药、资源较为丰富的藏药材要加大利用。对于濒危、珍稀药材,一方面在市场品种推广决策方面不将其作为大品种,仅作为珍宝品种推广,控制用量;另一方面统筹规划建立特色藏药材生产基地,进行珍稀藏药材繁育种植研究工作,保障藏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藏药技术体系研究——扫清产业发展障碍
由于“投入大、产出小”,传统藏医药企业普遍对藏医药基础研究不够重视,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研究人员奇缺,新产品较少,企业缺乏竞争力。正因为基础研究工作薄弱,导致藏药产业存在的共性技术难题无人问津,影响了整个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边巴次仁表示,目前藏药材在原料药材的基源认定、疗效物质基础研究、传统药物的配伍与炮制理论研究、制剂工艺研究等基础研究领域的技术体系研究基础非常薄弱,造成制剂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标准、临床药效验证、安全性评价等建设严重滞后。
“藏药生产的突出问题是重量差异和微生物超标,而这可能与藏药的主要原材料是动物和矿物来源有关。”西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管局注册安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由于大部分藏药处方中含有动物药材及高营养性的植物药材,传统藏药在生产过程中,植物药材和动物药材经粉碎后直接入药,如果灭菌环节技术不到位,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微生物限度不符合规定。
“大部分藏药企业是通过Co60照射来解决微生物限度超标的问题,但目前尚无充分的实验数据来证实Co60照射对藏药成分有无破坏,是否会影响疗效也无从考证。”该注册安监处负责人表示。
边巴次仁说:“由于藏药缺乏符合藏药特点的规范化标准体系,因此藏药新药的研究、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等只能参照中药新药研究方式等。”
“对藏药的研究不能用现代科学或中医药学来衡量。”次仁巴珠说,“藏医药科研工作应制定符合藏医药理论和发展规律的评价标准体系。”
采访中,藏药企业普遍希望,政府加大藏医药基础研究的投入,比如修订和提高藏药质量标准、藏药炮制规范等。
据了解,奇正藏药开发了全粉自动制丸技术等,有望解决藏药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的问题。正在研究的还有草本原药材瞬时灭菌、非辐照灭菌等技术,也将对微生物超标等共性技术难题进行更深入研究。
据了解,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近日召开的对口援藏座谈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在现有藏药标准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藏药标准体系建设力度,完善藏药材和藏成药质量标准体系。国家局将协同有关部门,积极支持藏药标准体系的完善工作,计划5年内完成不少于150种藏药材、200种藏药成方制剂标准的完善和修订工作。同时,国家局将指导和加强对藏药炮制技术的研究,修订体现藏药特色的药材炮制规范。国家局将积极支持西藏自治区建立健全藏药审评认证机构,壮大藏药审评专家队伍,全面促进藏药发展。
提升藏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目标
有关专家认为,藏药产业发展需要“大工程、大项目”,应该从传统精粹传承、资源保护、制造工艺创新、市场创新、品牌保护五个方面着手,制定出培育大企业、大品牌的目标。
拉萨市近郊的堆龙德庆县境内有一处藏传佛教徒向往的圣地——雄巴拉曲。雄巴拉曲译成汉语是“盆中圣水”的意思,这里远离市区,空气洁净,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就坐落在这里,“神水藏药”也由此而得名。
西藏雄巴拉曲神水藏药厂是从那曲地区藏医院制剂中心发展而来的。目前,西藏自治区有19家药品生产企业,大部分是在藏医院制剂室的基础上改建而成,这也是传统藏药企业的一个共同点。其中,历史最悠久的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其前身是始建于公元1696年的拉萨药王山医学利众院制剂室。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去年销售额近8000万元人民币,虽然在传统西藏藏药企业中规模较大,但和国内中药企业相比,差距还是较大。神水藏药厂去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人民币,公司负责人表示,这几年销售额都在不断增加,其销售额的一半来自于公司的专利产品“珊瑚七十味丸”,而其他几十个常用藏药,因为有众多企业同时生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贡嘎罗布说:“传统的藏药企业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一些常用藏药,往往有多家企业同时生产,藏药市场存在恶性竞争、低水平重复等现象,浪费了药材资源。”
“此外,部分企业在市场营销中有虚假、夸大等不规范的营销传播手段,造成藏药整体营销环境和形势异常严峻和困难。”边巴次仁说。
西藏自治区藏药厂的网站上就发布有几个“严正声明”——一些药企或保健品公司盗用该厂厂名或药品批准文号,假冒注册商标“甘露”,非法销售假药,严重影响了企业声誉。
贡嘎罗布说,为了树立规模化、专业化的营销体系和队伍,树立藏药产业的良好形象,这几年西藏自治区藏药厂主要是通过建立品牌店和专柜等方式,进行专业的营销推广。目前,该厂已在全国各省市建立了60多家甘露藏药专卖店、227个专柜。
成立于1995年的奇正藏药是藏药企业中的新秀,通过多年在生产技术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奇正藏药实现了传统藏药生产和现代先进制药技术的融合,为传统藏药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藏医药文化博大精深,体系完备,藏医药产业的根基是藏医药文化。”边巴次仁说。奇正藏药不遗余力地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宣传藏医药文化,创建“文化营销”与学术推广相结合的藏药营销模式,实现了该公司销售规模的提升。去年,奇正藏药营业总收入达4.70亿元人民币。
贡嘎罗布认为,藏医药发展最主要的是提高核心竞争力,要在坚守传统中创新产品,要在借鉴中创新营销。
边巴次仁说:“可以借鉴蒙牛、伊利等强势品牌的培育,重点扶持和培育出西藏特色产业的2~3个优势品牌,以代表西藏藏药的整体形象”。
贡嘎罗布也建议,通过政府引导,整合资源,组建藏药集团,共同做大做强,在市场上树立几个品质最优、市场认同的藏药品牌。
据了解,由政府引导、多家藏药厂共同参与组建的西藏藏药集团,近期有望成立。藏药集团的成立将实现成员企业间专业技术和设备条件的优势互补,避免产品重复和恶性竞争,解决藏药发展的共性难题,提升藏医药产业整体核心竞争能力,为藏药产业成为西藏自治区重要的经济支撑打下基础。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