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环境显著向好 医疗服务将开启新纪元

  • 作者:古 云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9:03

    医疗服务有望成为2014年医药板块中最具投资价值的主题领域。从政策层面看,相关扶持政策力度史无前例,而且预计2014年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将不断加码;从国际经验看,大力发展民营医院,通过其“鲶鱼效应”激发中国医改活力,有利于进一步做大国内医疗产业;从市值空间看,更有机构给出了未来将达5000亿元市值的乐观数据。分析人士表示,2014年在政策放开和移动互联的双引擎推动下,医疗服务将开启新纪元。未来医药、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将持续系统性受益。
    政策带来介入契机
    1
    毫无疑问,2014年将是医疗服务产业的“政策大年”。
    年初开始,中央及各地扶持细则陆续出台,山东、浙江、广东、深圳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文件。其中以深圳的细则最为明确:在指定区域符合政府要求的民营资本可获得土地底价、2000万元补贴、40%税收奖励等。
    3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李克强在会议上指出,医改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实行医疗、医保、医药三联动,强化公共卫生服务,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实惠,医务人员受鼓舞,资金保障可持续。据了解,下一步的医改重点将是,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加快公立医院改革、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规范药品流通秩序等。
    消息一出,A股市场上民营医院概念板块逆势大涨,单日成交额也创出阶段高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板块自年初以来一直处于上升通道,在全部概念板块中排位居前,显示市场对其投资前景看法较为一致。
    分析人士表示,当前在我国,医疗服务业还是朝阳行业,A股上市公司进入这一领域尚处于早期阶段。但随着医改逐步向纵深推进,市场扩容再加上份额提升势必带来足够的增长空间,为上市公司业绩做大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相关数据也显示,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为1.65万亿元,非公立医院服务量占比不到10%。而根据国务院目标要求,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要达到20%。
    消息显示,接下来广东省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将改革试点扩大到80%的县(市);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提出,到2014年年底,省内6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配备重要饮片、设备;甘肃省则正式启动全省医疗价格和成本检测工作,逐步建立医院医疗质量检测网络和信息管理库。分析人士认为,医疗行业长期被“以药养医”和“以械养医”禁锢住发展脚步,预计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此前严重被低估的医疗服务价值有望获得大幅提升。而且中央和地方协同作战,不仅为民营资本介入这一领域提供了契机,也为培育中国大型医疗集团提供了土壤。
    关注系统性受益公司
    2
    根据统计,201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为5%,远低于美国17.6%、日本9.2%的水平;我国人均卫生费用支出为219美元,仅仅相当于美国的1/40和日本的1/8。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未来提升空间较大。
    从供需角度来看,我国医疗行业需求快速增长而供给结构性严重不足。数据显示,1978~2010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180倍,医学专业毕业人数增长了12倍;但同期,卫生机构仅增长了4倍,医院床位翻了一番,而医疗人员数量几乎保持不变。
    分析人士表示,这个鸿沟的弥补尚需很多年,这也意味着医疗服务业的景气周期还很长。简单按照国务院8万亿元规模推算,我国医疗服务业符合年均增速应该在20%~25%之间。
    此外,我国卫生总费用为2.43亿元,其中医疗服务收入8300亿元。而目前A股医药板块总市值1.74万亿元,其中医疗服务企业市值加总接近1000亿元。换言之,即使考虑未来仅30%的医院证券化,依然有5000亿元市值值得期待。
    日信证券医药行业研究员表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的医改重点,以前基本都提过,其中“全民医保体系建设”、“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等是最容易执行的医改内容。从2004年医改开始至今,全民医保包括“新农合”在内,我国的医保覆盖面积已经达到了90%以上,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将是未来改革的方向。其实,进入今年以来,市场上医疗服务板块一直比较热,也正是因为市场对于改革方向的预期。“引入社会资本办医、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已是大势所趋,以后这些改革的进度会加快,未来医院主要的发展方向是医疗服务。已经有部分省市开始尝试在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加大医疗服务方面的盈利能力。”
    在投资标的选择上,上述研究员认为,目前,爱尔眼科、复星医药等部分上市公司已提前布局医疗服务业务,可多加专注。
    上海证券认为,应该跟踪那些受益基本药物推广的企业,以及受益原材料价格下降的企业,建议选配估值合理、业绩增长稳定的个股。
    中信证券则认为,移动互联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通过移动互联,医疗、医保和医药的三维立体服务新模式将真正建立,未来慢病管理、亚健康管理、移动医疗、远程实时监测等方面将爆发无限商机。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