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性高血压成为高血压诊断研究新方向

  • 作者:曲鹏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4-09-06 09:38

    长期以来,高血压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测量血压,临床医生们普遍以诊室偶测血压作为判断血压水平的依据。由于血压的波动性、诊所血压的偶然性和门诊时间、环境的局限性,这种诊所血压难以反映血压的实际波动状态。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后,发现部分患者仅在诊室内血压升高而在诊室外血压正常;或者一些诊室血压正常而在其他情况下,如在工作中和家中血压升高并有相关靶器官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漏诊。尤其是后者,对患者威胁更大,对这种隐蔽性高血压(MH)的诊断必须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
    近年来,除白大衣性高血压(WCH)外,隐蔽性高血压逐渐成为高血压诊断研究的新方向,随着循证医学数据的增多以及对其发病机制和靶器官损害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它们对机体己存在不良影响。
    动态监测和家庭自测血压成为重要诊断标准
    隐蔽性高血压又称逆白大衣性或反白大衣性高血压,指诊室内血压正常(140/90毫米汞柱)而诊室外血压高于正常的现象,文献报告这部分患者约占所谓正常血压者的10%~15%左右,说明MH是一种很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他们大多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激状况或运动有较强的升压反应。长期以来.我们按照诊所水银柱血压计测定的血压水平作为高血压诊断、分级标准并指导治疗,隐蔽性高血压大多被忽视。但是,近来研究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隐蔽性高血压是靶器官损伤和心血管事件独立的危险因素,对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也越来越受到关注。诊断隐蔽性高血压的标准通常是诊所偶测<140/90毫米汞柱,而动态血压或家庭自测白天血压>135/85毫米汞柱。发现隐蔽性高血压目前常用的有两种血压测量方法,一是动态血压监测,另一是家庭自测血压。Stergiou等对438名高血压患者分别用偶测血压(相隔2周,测2次),家庭自测血压(4天)和动态血压(24小时)测量血压。结果发现62例隐蔽性高血压者,甩动态血压测量发现隐蔽性高血压者占14.2%,家庭自测血压发现的占11.9%。虽然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有9%和6%差异.但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可互相替换,均可作为检出手段。由于家庭自测血压简便易行。
    隐蔽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对高危人群意义重大
    在许多研究中都发现隐蔽性高血压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度。首先,隐蔽性高血压的个体发展为持续性高血压的危险度有所增加。在HARVEST研究中,在随访6年以上的隐蔽性高血压患者中35%发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而血压正常者中,有19%发展成为持续性高血压。其次,有隐蔽性高血压的成年人,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所增加。大量研究发现,隐蔽性高血压的个体有广泛的靶器官损伤。
    如何发现隐蔽性高血压是临床医生的难题,困为不可能对所有诊所血压正常患者行动态血压监测。目前对隐蔽性高血压诊断缺乏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要注意在高危人群的筛查和高血压的综合防治。继续提商公众的高血压防治意识,定期健康体检,注意规范测量血压.有适应证时应做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医生应重视将动态血压,自测血压与诊室血压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以免漏诊单纯诊室血压测量不能发现的隐蔽性高血压患者。
    在高危人群应该重视隐蔽性高血压筛查,如冠心病、脑卒中,肾病和糖尿病患者等。另外对一过性血压升高者更应注意检查动态血压和注意监测家庭自测血压。对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男性.特别是诊所血压已经在高值,也应注意筛查隐蔽性高血压。
    对上述提到的高危人群应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进行生活方式治疗。
    已经诊断隐蔽性高血压患者按照高血压防治
    已确诊患者需按高血压防治方案执行。更应重视对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的早期干预,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变,某些预防性药物如阿司匹林、调脂药物的应用等。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