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在探索中前行

  • 作者:张天一
  • 来源:中国医药报
  • 2015-10-21 10:38

  日前,由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单位主办,山西振东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届中国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交流大会暨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论坛”在山西长治召开。会议围绕中药材基地建设、中药饮片质量、中药材资源保护及发展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药工业引导农业值得期待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表示,目前我国中药资源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中药资源环境严重恶化,中药材质量良莠不齐,价格小降大涨,科研基础薄弱,生产技术落后,企业多而散,种植不规范,药材标准不健全等,已成为威胁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隐患。 他建议,应建立完善中药材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将中药材资源纳入国家战略资源范畴管理,加强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进出口管理,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并大力发展珍稀濒危中药材的栽培。他认为,做好中药材源头建设工作,推进中药材种植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

  事实上,在实现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方面,目前一些企业已经上路。盛实百草药业有限公司以人参、甘草、麻黄等数十个大宗中药材为核心品种,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地建设了3.5万亩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内蒙古日出东方药业有限公司已建成内蒙古道地中蒙药材规范化人工种植基地2万亩,主要品种有防风、黄芩等。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明确指出,中药工业企业应引导中药农业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副所长魏建和认为:“中药材种植企业应与制药企业联手,形成工业企业开发技术,种植企业落实生产的‘产、学、研,用’合作共赢、强强联合的局面。”

   管理模式在摸索中创新

  改变粗放、落后的管理模式,是中药材种植业一直在不断探索解决的难题之一。创建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即是一种创新。该联盟主席任德权表示,组建中药材基地共建共享联盟,就是要聚焦有一定发展基础、规模化、规范化做得好的中药农业企业,集中企业资源、科研力量,聚焦品种、规模、规范、科技,从而促进中医药集约化、现代化发展。

  联盟成员企业、山西振东集团总裁李安平说,联盟自2012年起,就与全国多个科研院所合作,进行中药材科研、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开发。目前,联盟有药材基地40多个,涉及品种35个。今后,联盟还将在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建设、饮片加工、市场销售等方面展开合作,并将研究实践长期的合作模式,逐步形成中药农业现代化百强群体,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信息技术共享,努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中药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据了解,与几年前药材种植业盛行的“公司+农户”的管理方式不同,近年来药材基地建设中又创新出一种农场化的管理模式。如振东集团创造性地采取了“公司+政府+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为农户提供优质药材种子,免费对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培训,并与农户签订了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李安平说, 该集团目前仅药材种植基地已辐射新疆、贵州和山西的15个贫困县,基地面积超40万亩,带动当地10万余农户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