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赫:关键是要对得起病人

  • 2017-08-17 11:28
  • 作者:徐航
  • 来源:中国医药报

夕阳西下,在苞米地忙活了一天的农民终于可以回家吃饭了。而哈尔滨市呼兰区双井镇前井村卫生所的主治医生张赫却还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接待来看病的村民。“张大夫,您给瞅瞅我家孩子眼睛老流眼泪是咋的了?”张赫刚送走一位拿药的村民,一位30多岁的妇女又风风火火地领着女儿来到诊所。张赫小心地翻开女孩的眼皮,只见女孩的眼睑有点红肿,张赫拍拍女孩的头安慰道:“没啥大事,有点上火,不用打针,回去多喝水。”这是近日记者在该诊所看到的场景。

图为张赫在为患儿诊治  

张赫出生于1977年,2000年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科毕业后便来到前井村。2009年张赫通过考试成为主治医师,2013年赴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进修针灸、推拿和按摩等课程,获得了高级按摩师和理疗师的职业资格证书。如今,前井村卫生所有120平方米,配有诊疗室、药室、处置室和观察室,张赫一人身兼医生、护士、药师、理疗师数职,为前井村1000多名村民服务。
  

“张大夫,俺家那口子打完针能回家不?”还没跟记者唠上两句,张赫又被一位高烧患者的家属叫到了观察室。原来这位患者来到张赫的诊所时已经高烧39℃,头昏脑涨,浑身软弱乏力,走路像踩在棉花上,只能由丈夫搀扶。张赫决定先给她打退烧针把温度降下来。不到一个小时,患者体温降到38℃。患者靠在床上,连称感觉好多了。张赫叮嘱患者的丈夫,“让你媳妇儿在炕上再躺几分钟。这几天别叫她干活,瞅瞅都烧到多少度了。给她开的药按时吃,最主要的是多休息,有什么不舒服再来找我。”
  

一旁的村民知道记者是来采访张赫的,指了指墙边“群众满意的村卫生所”的牌子,“这个就是咱村民投票选出来的。张大夫的父亲原先就是俺们这儿有名气的医生。爷儿俩不光医术高,医德也好。”
  

张赫的父亲是一名行医多年的“赤脚医生”。张赫就是在父亲强烈要求下走上学医道路的。“我家老爷子在世时常把‘宁让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这句话挂在嘴边。甭管自己咋吃苦受累,都得把病人搁在第一位。”张赫说父亲去世早,然而父亲的教诲一直印在他的脑海里,“附近有些乡村医生吃不了这个苦,又赚不了俩钱,许多人已经转行不干了。有时候我也觉着挺困难,一年到头见天地忙,还要承担风险。但我要是走了,前井村这么些村民生了病咋整?既然吃了大夫这碗饭,又是乡里乡亲的,咱还得坚持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3年前的冬天,小罗村村民老郭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跑到城里医院做了手术。手术后,老郭疼得受不了,一步迈不出半米,就这样蹭着来到了张赫的诊所,希望输个液,拿点止痛药。“老郭,输液对身体危害大,我给你扎针灸、烤烤电,不要钱。”老郭对张赫的治疗方法将信将疑,大医院都搞不定的事一根针能治好?
  

半个月下来,张赫利用烤电为老郭活血化瘀,又辅以针灸缓解疼痛,没给他打过一针、吃过一片药。时值春节,张赫还自费买了米、面、油到老郭家探望。老郭和半个月前一步一挪的样子判若两人,现在已经能干些家务活了。
  

国家提倡减少抗菌药的使用和输液次数,张赫也积极实施物理手段的治疗,“能吃药就别打针。雾化、灌肠啥的效果都不错,病人也不用遭罪,我瞅着也安心。”张赫说:“人家既然来找你了,就代表人家信任你。只为了挣钱算不上好医生,关键是要对得起病人,为他们的健康着想。”
  

记者准备离开时正赶上张赫的二女儿来到诊所,小姑娘在诊所里耳濡目染,对中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张赫说:“我琢磨着吧,培养我家丫头学医,也是让老爷子和我的观念有个传承,以后让她继续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