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安双创”人物谱】老何的坚守

  • 2017-08-23 10:10
  • 作者:钱国兵
  • 来源:中国医药报

临危赴震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把世界目光引向四川。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何伟华主动放弃了正在准备的高级职称晋升考试,请缨奔赴灾区参加食品卫生等防疫救援。面对灾区的残垣断壁、余震不断、道路不畅、住宿简陋,他和队员们没有一个人退缩,而是主动承担起最边远、最危险、最繁重的食品安全保障和卫生防疫任务。
  

楼子乡是震区广元市青川县交通状况最差的边远乡镇,全乡没有一条水泥柏油路,都是沙子泥巴路。何伟华所在的卫生防疫救援队是进入楼子乡的第一批食品卫生监督队伍。为使各项卫生防控措施落到实处、不留隐患,何伟华建议采取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办法开展实地防疫。他带领3名队员冒着随时发生余震和乱石滚落等危险,翻山穿林,徒步行走15公里,进入离乡最远的行政村——明水村。
  

在明水村的便民店,何伟华和队员们发现并收缴了过期和“三无”食品。在进行销毁处理时,店主和部分村民很不理解,他便耐心细致地向村民讲解过期和“三无”食品对身体健康的危害,终于获得了村民的认同。尽管村民居住点分散,且大多住在半山腰和山顶,何伟华和救援队员还是克服山高路滑等困难,挨家挨户讲解和宣传饮食饮水卫生、传染病预防及疫情报告等知识,指导村民合理贮存食品药品等物资,科学配制投放消毒药品,加强个人防护和卫生消杀等工作。有了他们的帮助指导,楼子乡震后无疫病和食品安全事件发生。
  

为民保安全
  

2013年,新余市创建国家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为攻克无证小餐饮规范整治这个难题,何伟华带领其他执法人员调研摸底全市小餐饮基本情况,与小餐饮业主谈心,耐心劝导并指导业主加大投入,改造设施,优化环境,完善管理。通过开展餐饮安全示范街创建、小餐饮整规行动等活动,城区原来的960多家无证小餐馆减少到325家,有600余家无证小餐饮纳入许可办证规范化经营轨道。
  

根据餐饮消费时段多为下班后的特点,他推行“错时执法”模式,带领执法人员在行政相对人和消费者均在场的时段进行现场检查,一方面引导消费者现场参与监督,另一方面又使餐饮业主时时有怕砸生意的担忧而不敢违规违法,使单向监管变成双向监督,从而提高监管效能。

图为何伟华(左二)正在某餐厅后厨进行检查

秉公办铁案
  

餐饮从业人员鱼龙混杂、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从业者法制意识淡薄,暴力抗法事件时有发生。2012年7月,3名执法人员在一家狗肉馆例行检查,现场查获部分“三无”和过期食品。在依法进行询问笔录和扣押违法食品时,店主情绪激动,对违法事实不认账,推搡着要赶执法人员出去。正在双方僵持阶段,店主的丈夫黄某(刑满释放人员)恰巧回来,得知情况后气势汹汹地从厨房里拿出一把菜刀冲了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执法人员迅速向何伟华报告,同时向派出所报警。何伟华立即放下手头工作,火速赶到现场,义正词严地对黄某说:“我们依法检查和处理,既是对群众饮食安全负责,也是为你们好,如果你们饭店因食品不安全而伤害了消费者,消费者不会放过你,你也难逃法律的制裁。”很快,民警也赶到现场,黄某被依法刑拘一周。
  

为消除黄某夫妇的怨恨,防范黄某再次发生过激行为,在黄某刑拘期满回家的第二天,何伟华专程来到饭店,找到黄某夫妇,耐心细致地把他们饭店存在的问题、产生危害的严重性与后果讲给他们听,并告诫黄某夫妇不能动粗,更不能暴力抗法,要换位思考,要诚信做人,认真做事,把饭店生意做好。另外,根据饭店经营的特点,何伟华还向他们提出了食品采购、查验、储存和管理等方面的建议,同时还介绍了一些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店主夫妇的情绪慢慢缓和,最终平息了怒火,接受了处理。
  

这样的事件,何伟华经历过多起,他的经验是一定要坚持公正执法,不徇私情,排除干扰,依法办案,坚决维护群众健康权益。近5年来,他先后带领其他执法人员秉公办理食品案件1200多件,没有出现因执法不公、处理不当而被投诉的案例,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誉和信任。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