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专项加大企业研发支持力度

  • 2017-08-29 14:23
  • 作者:落楠
  • 来源:中国医药报

问:新药专项趋向于支持哪类产品?

  

答:这实际上与当前我们新药创新研发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并不是说我们一开始投入新药研发,立即就会有“全球新”或首创品种产出,完全的“全球新”要求创新品种的治疗机制甚至靶点是全新的,这一目标目前还难以实现,但经历了前期的科研积累和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也将有“全球新”的品种出现。
  

创新始于模仿,从仿创结合到完全创新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初期我们能够模仿,开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跟原研药竞争的产品已经相当不容易,这也正是我们把凯美纳视为我国创新能力进入新阶段的里程碑式产品的原因。事实上,凯美纳和原研的结构差别很小,国内发现这一差别的企业也不在少数,但只有贝达药业继续坚持并研发出了产品,这正是它的可贵之处。
  

问:我国新药创新能力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企业在改善过程中怎样发力?
  

答:我国的不足还是在原始创新上,基础研究的短板必须补上。如果没有基础研究的突破,创新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有大的突破。不投入原始创新,始终跟在别人身后模仿的成本其实也很高,并受专利保护的约束。前期,我们向中科院药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等三大药物所定向委托,支持建设新药创新体系等综合性平台,就是希望能在原始创新水平上有所提高,在新的化合物甚至新的靶点上有所突破。当新的高水平的论文、新的专利申报源源不断地涌现,自然会催生新的品种产出。
  

原始创新属于市场失灵的环节,政府必须对市场失灵的环节进行大力支持,因此,2018年我们将在原始创新上有更大投入。企业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大的企业可以在此方面加强投入,如果企业有技术,我们也可以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强化与上游的合作,不管是产学研一体化,还是医院、研发机构和企业合作开发,都能够降低成本,缩短研发周期,使研发链条联接更加紧密。
  

问:在接下来的新药创制中,企业是否会获得更多支持?
  

答:新药创制的三个链条包括:研发阶段的研发链,生产阶段的产业链和作为引导的资本链。我们要把这三根链条打通,促进新药研发。
  

就研发链来看,又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原始的基础研究阶段,临床前药代实验和安全性评价阶段,以及临床的人体试验阶段,乃至上市后的评价阶段。在我国,前两个阶段主要由高校和科研院所完成,后两个阶段主要由企业介入承担。截至2016年底,中央财政已经在新药专项上投入143亿元。我们分析发现,最终给科研单位和企业的投入大致是1:1。但以后的趋势是,投给企业的会越来越多,因为近年企业的研发能力在增强。我们也希望能全面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引导企业提高研发费用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问:2020年即将到来,这是否意味着新药专项的终止?
  

答:目前到2020年专项结束还有3年多时间。希望在这3年中,新药创制获得更多突破,无论在新药品种的创新性还是创新能力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另外,我们也在考虑“十三五”之后怎么办。
  

专项办的看法是:第一,新药专项要尽量做下去,在国家的发展和专项的支持下,我国迎来了创新热潮,令全世界对我们的新药创新能力刮目相看,这股热潮,我们要引导和保持;第二,在目前的发展阶段,如果缺少政府的引导,医药创新乃至医药产业可能会停滞不前,而我们在这次新药专项中总结出的经验、形成的规范和专业的管理方式,对以后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加速作用。我们希望新药专项能继续推行下去,为此我们也正和科技部等三部门积极磋商。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