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之智慧监管】全职能平台 大协同监管 宜昌挺进智慧食药建设“第一方阵”
中国医药报记者 张丹 报道 在湖北宜昌,市民如果想知道某类食品的安全状况,只要在手机上打开“市民e家”APP,进入“城市服务”模块下的“食药惠民”,就可以使用“产品检测结果查询”功能,查看相关食品的抽检合格率,以及不合格产品的生产企业。
“食药惠民”是宜昌“智慧食药监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智慧食药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2014年开始构想,2015年设计开发,2016年12月项目(一期)投入使用。
2017年,宜昌市“智慧食药系统”被中国电子政务年鉴评为年度优秀案例,宜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被中国电子政务理事会表彰为全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进单位,成为全国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唯一获得该奖项的集体。
高点站位 打造一体化平台
2013年年底,新整合的宜昌市食药监管系统担负起对全市“三品一械”生产经营消费全流程监管,监管业户从改革前的6000余户增加到70000余户,服务消费者达400多万人,而监管人员仅从改革前的280余人增加到899人。面对监管任务重、监管手段落后、监管效能低的难题,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以信息化建设推进安全监管现代化。
问题随之而来,在信息化基础薄弱的条件下,是按照监管职能分别设立业务系统,还是全盘考虑建设全职能信息平台?在技术上如何处理食药监内部各项职能的关系?如何防止系统科室化、科室信息分割化现象?如何处理食药监系统与市直部门的关系?如何防止自己用起来美、大家用起来难的信息孤岛现象?
面对这些问题,宜昌市食药监局党组组织专班,学习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关于推进智慧政务、信息惠民的有关政策,借鉴外地先进经验。通过深入调研,“满足食药监管与信息惠民两个需求,面向监管者、生产经营者、消费者三个终端,突出网格化、诚信管理、检验检测、溯源管理四个平台”的“智慧食药系统”的建设思路逐渐清晰。
宜昌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郭慧介绍,“智慧食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遵循了五个“一体化”的建设理念,即一体化运行管理项目,由市“智慧办”牵头,市食药监局承办,各部门、各县市区政府配合项目实施;一体化部署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统一储存到三峡云计算中心,由其集中管理;一体化对接共享资源,统筹对接市政府及国家食药监总局、湖北省食药监局系统建设标准,确保系统对外开放、关联畅通;一体化接入政务专线,系统运行依托的政务专线,由政府统一安排接入;一体化配置移动执法终端,市县乡三级食药监管人员所需移动执法终端,由市政府统一招标、市县两级政府分级结算。
2014年年底,经过专家论证,“智慧食药系统”纳入宜昌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开发建设。2016年12月29日,“智慧食药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机器换人 实现高效能监管
“以前我出门检查时,要提上好几袋文书,一袋日常监管文书,一袋行政执法文书。如果需要监督抽检,还要准备抽检文书。现在,我出门只要带上手机和一个便携箱,就能实现手机操作、网上核查、网上监管。”宜昌市点军区点军街道办事处食药监管所所长马俊称,“智慧食药系统”是基层执法人员的“福利”。
在该系统的后台机房,技术人员演示了各模块的功能:“比如,监管人员到现场检查时,进入移动执法系统的‘日常监管’模板,把现场检查的照片或视频上传到系统保存,在检查项后面的合格或不合格项进行勾选,就完成了本次检查的记录。”
马俊告诉记者:“以前现场书写各类文书至少要半个小时,现在只要手指点几下,在固定的模板上进行选择即可完成,不仅提升了效率,更规范了行政行为,减少了因主观自由裁量而产生的不合理行为。”
郭慧介绍,“智慧食药系统”涵盖“三品一械”监管全职能,包括19个子系统,实现了“一号登陆、一窗办理、一键共享、一网关联”。食药监管部门内部审批、日常检查、投诉处理、查办案件、监督抽检、诚信管理等各职能子系统信息自动关联,绩效系统适时记录全市每个监管人员工作痕迹,并客观进行绩效评价。“实现了一人采集信息,多机构共享资源,客观绩效管理,大幅提高了协同履职效能。”点军区食药监局局长向志祥说。
宜昌市食药监局政策法规和产业发展科吴勇介绍,“智慧食药系统”与市直相关公共资源信息系统、省食药监局职能系统、检验检测机构信息系统之间都实现了信息共享,信用、溯源等信息可以在工商、公安、食药监、农业等相关职能部门之间自动交换,构建起部门大协同监管格局。
信息惠民 创建大共享格局
春节前的一个上午,王女士接到了点军区点军街办食药监管所打来的电话,告诉她许可证快到期了,可以通过市食药监局官网网上申报办理。随后,王女士在女儿的帮助下进行了网上申报,第三天,食药监管人员就到现场进行了现场核查,第四天下午新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就被送到了王女士手中。
“‘智慧食药系统’对许可证到期自动预警,监管人员会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经营户办理延期手续,真正实现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马俊说。
记者了解到,“智慧食药系统”上线以后,宜昌市食药监局共推出“互联网+政务服务”14项“信息惠民”措施。其中,服务群众办事措施6项,包括网上申请、网传资料、网上受理、网上示范、移动核查、网上审批;服务生产经营者措施3项,包括精准推送相关法律法规,免费提供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环节的溯源系统,定期反馈监管信息;服务消费者措施5项,将“智慧食药系统”的“惠民平台”植入“市民e家”,通过“我要学习”“产品质量检测”“企业诚信查询”等窗口,将监管信息分享给市民,引导消费,维护消费者权益。
2017年,在湖北省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宜昌市食品安全状况获得公众广泛认可,以84.31%的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亲历者说:
宜昌市食药监局副局长郭慧:智慧食药系统助力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信息技术与监管职能的快速融合,正在推动宜昌市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从粗放向精细转变,从低效向高效转变,从传统模式向智慧模式转变,从业态监管向系统监管转变。
2017年,“智慧食药监系统”(一期)受理、办结网上办事申请24146条,共享“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信息19130条,共享法定代表人、质量管理人“身份证”信息35398条;受理、处理投诉举报958起,办理案件1679起;食品生产经营者免费使用“食品溯源子系统”记录进货信息83972条、销售信息161205条。向市民分享食品检测信息3506条;向市民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分享诚信(2016年度)信息29886条。圆满完成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信息化支撑任务。
正在开发建设的“智慧食药监系统”二期工程,将进一步完善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的实时监管、温湿度监管、医疗机构药品器械使用等监管功能,全面提升智慧监管能力。
(责任编辑:齐桂榕)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 美丽520:破解化妆品谣言正当时
5月20日,坊间颇具浪漫色彩的一天,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办的第26期“安安有约——食药科普大讲堂活动”在广州举行,化妆品专家蒋丽刚《破解化妆品谣言》的专题讲座也如期开讲。 2019-05-27 09:55科普大讲堂
2019-04-28 15:07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