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景强:半生辛苦只为救死扶伤
金秋十月的一天下午,廊坊市大城县南赵扶镇堤北村卫生室内患者络绎不绝,一位上了些岁数的大夫正在问诊,只见他熟练地询问病情、快速地给出判断。这间诊室规模不大,内部陈设简单明了:一间输液室和药房分列两旁,诊区有一张书桌、几把老式木椅和凳子、一张诊床。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诊室,却走出了这位大城县名医,他就是被誉为大城县"十大乡医"的张景强。他的经历跨跃了中国乡村医疗卫生事业40余年历程。
65岁的张景强仍在岗位上坚持工作
张景强今年65岁,1973年正式从医。"那会儿提倡赤脚医生,我就是那个赤脚医生。"回忆过往,张景强很感慨。当年,广大农村缺医少药,而国内经过正规培训的医生很少。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就有了一批"半医半农"的赤脚医生,张景强就是其中之一。
"那时候看病太困难!"张景强回忆道,20世纪70年代后,防疫接种才开始在乡村普及。1973年,张景强从医第一年,村里闹伤寒病,一百多个小伙子相继被传染,高烧不退根本无法劳作。张景强将当时公社的所有疫苗收集起来,连续三天给大家接种,成功地阻止了疫情的扩散。那时候,村民根本不懂防疫,有的甚至排斥接种疫苗,于是张景强在治疗过程中还承担起了向村民传播卫生健康知识的责任。缺医少药的年代,青霉素等药物十分紧缺。当时,张景强每月只能领到九盒左右的青霉素,根本不够用。为了治病,他想方设法多搞到了一些青霉素,治愈了很多肺炎、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
"我们这一批人没有赶上高考,也没赶上保送上大学。"张景强稍有些遗憾,"不过,我们这批散落在中国农村各个角落的赤脚医生,带动了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广大乡村百姓的卫生健康意识。"
随着医药工业的发展,中国逐渐摆脱了缺医少药的局面,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也大幅改善。上世纪80年代后,诊所可以由个人经营,张景强也在那时开始自己经营诊所。张景强擅长儿科,他运用经络原理,进行穴位注射,治好了很多儿童患者。
作为农民健康的守护者,乡村医生除了要有一定的医疗知识,更要有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开始自主经营诊所的张景强不忘治病救人的崇高追求,始终坚持一个原则:吃药能好的不打针,打针能好的不输液,输液能好的不住院。"要考虑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绝不能小病大治。给出的治疗方案自己心里要有底。如果的确看不了,赶紧建议患者转院,绝不能耽误病情"!处处为群众着想,让张景强得到了广大村民的由衷拥护和赞誉,十里八乡的村民纷纷慕名而来,他也越来越忙碌。
多年来,张景强一直坚持早晨六点多开门,晚上十一点关门,一年365天无休。2008年前,现在的输液室还是张景强的卧室,在这里休息的他,一晚上被患者叫起四五次都是正常现象。"要是哪天晚上没人叫门,能好好睡上一觉,我就觉得可美了。"张景强笑着说。
45年来,张景强对患者尽心尽力,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他曾在医院陪伴肺水肿的孕妇直到患者脱离危险;他还曾整夜在医院守护受伤的患者,而后回到诊所继续工作长达23个小时;他为没钱的患者做担保;当家人去世时,他穿着孝服还在给人看病……像这样的事情,数都数不清。
随着张景强年事渐高,他的体力精力不如从前,但救死扶伤的责任心却历久弥坚。"我喜欢这个职业,它能帮人解除痛苦。"张景强说,医生能把心交给群众,群众也会回馈他们的真心!(李晴)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徐克弟: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
伊山镇山前村卫生室在村民的房屋中并不起眼,充满岁月感的青瓦白墙与周围融为一体,只有门前鲜艳醒目的牌子提示着这里是一间乡村卫生室。在卫生室门口的健康教育宣传栏上,贴满了预防各种疾病的... 2019-01-17 08:32李军:锦旗挂在我心中
从刚出生不久的新生儿到七八十岁的老人,李军都尽心尽力。很多患者对李军有着高度评价,但是在卫生室中却没有看到锦旗。“不挂,我都放在心里了,这是患者对我的认可,也是对我的激励。” 2019-01-10 09:1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