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整合与思考
长期以来,国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小、散、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其整合与改革也是当前机构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笔者认为,在推进国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过程中,要明确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公益与市场的双重属性,加快机构社会化和专业化发展,全面提高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以更好地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
检验检测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社会共治是实现食品药品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建设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关键要形成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维护为基础、保险救济与社会救助为保障、市场技术基础建设为支撑、政府监管为一般强制的全社会参与的社会共治局面。其中,市场技术基础建设的载体,主要就是检验检测机构。
作为质量信号传递、支撑市场有序运作和政府社会治理技术支撑的检验检测机构,是社会共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十三五”期间,检验检测行业将迎来一个崭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发展空间和潜力非常大。
而以此次机构改革为契机,将分散在食品药品监管、工商、质监等部门的检验检测资源进行整合,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建设,服务行政监管,是政府实现质量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的坚实依靠。
具有公益性的国有检验检测机构是国家技术型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是国家市场制度的基础性安排,是维护市场技术权益的基础与手段,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维护国家技术权益、支撑政府的社会治理和市场监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检验检测机构还表现出载体类机构的利他作用,降低社会交易成本,减少市场失灵情况发生。另外,公益类的检验检测机构还可以成为区域创新的平台和助推器,推动产业的发展。
外资检验检测机构来势凶猛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终端消费和检测意愿度不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业取得长足发展。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认监委最新发布的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服务业统计信息,截至2017年底,全国检验检测机构共计36327家,同比增长9.30%;检验检测服务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77.47亿元,较上年增长15.13%。从机构属性来看,企业类型机构共23362家,占总量的64%,较上年增长11.18%;事业单位类型机构11369家,占总量的31%,较上年下降0.96%;其他法人类型机构1596家,占机构总量不足5%。而从股权结构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18066家,集体控股842家,民营企业16660家,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企业257家,其他机构502家。从区域分布上看,环渤海地区、华东沿海地区以及华南沿海地区,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更为集中,资源更为丰富。
2010年2月,瑞士NeueZurcher银行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全球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容量约为750亿欧元(7,000亿人民币)。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的推算,到2020年,全球
潜在检验检测服务业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欧元。
随着国内检验检测市场的开放,大量外资检测机构进入中国市场,这类机构利用其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及技术品牌优势占据了中国检测市场30%以上的份额,是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的挑战者。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在华外资检验检测机构取得资质认定的有301家,且大部分集聚在东部地区,营业收入199.36亿元,同比增长20.06%。平均每家机构取得营业收入6623.3万元,远高于国内检验检测机构的平均水平(654万元)。
经过将近10年的市场建设,这些机构已经改变了过去中国认证检测市场国有检测机构占主导地位的格局。
国有检验检测机构面临挑战
近年来,国有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经过一系列改革,获得较大发展。但是,目前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的规模和收入水平,与我国国际地位、高速增长的经济形势以及行业发展水平很不相称,相比于外资检测机构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是总体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小、散、弱”问题突出。由于国家、省、市和县层层设置检验检测机构,导致检验检测资源分散,整体利用率不高,地区间、机构间发展极不平衡。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机构设备和人员闲置,资质、能力维护投入浪费,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发展难以为继,进而引发专业技术人员流失、专业队伍不稳定。这种缺乏整体规划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投入,造成检测资源浪费。
二是缺乏市场主体意识,内部管理体制僵化落后。目前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上,国有检验检测机构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尽管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但由于长期承担政府法定检验任务,导致对产业经济和市场需求不敏感,参与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不强。首先是缺乏市场化激励机制,机构运营资金靠政府拨款,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吸引资金的能力弱;其次是国有检验检测机构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机构日常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三是品牌建设相对落后,缺乏品牌战略意识。我国检验检测市场条块分割明显,绝大多数机构尚未形成网络优势,整体品牌影响力较小,品牌化建设滞后。与国际领先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相比,在全球范围内缺乏品牌影响力。
四是服务意识淡薄,服务水平较低。我国多数检验检测机构普遍存在习惯利用行政性手段,完成指令性检验检测任务的情况,缺乏服务意识和能力。面对客户时往往充当技术专家角色,重检验收费而轻检后服务。很多国外检测机构不仅能检测客户样品和出具检测报告,还可提供定制增值服务,这是国内很多检测机构普遍缺乏的。
全能型检测机构偏少和检验流程管理落后已成为目前国内检测机构服务效率难以保证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全球检验检测认证业务逐步从单一领域向多领域拓展,从生产消费和贸易领域向设计制造、勘探开发等产业上游延伸,从传统的质量安全向低碳环保等新安全领域发展。为适应这种新趋势,UL、SGS、ITS、BV等跨国公司都加强了多元化一站式服务能力建设。只有树立全员服务意识,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的点点滴滴,切切实实想客户所想、急客户所急,才是参与市场竞争的生存之道。(作者单位:重庆市涪陵食品药品检验所)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