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瘾性药物滥用苗头显现 加强管制刻不容缓

  • 2019-03-26 10:12
  • 作者:赵晓菲
  • 来源:《舆情周刊》

事件概述


  近年来,成瘾性药物滥用问题正逐渐暴露。今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一位家长给孩子服用“聪明药”后,成绩大幅提高但却吃药上瘾的新闻,将“聪明药”再次带入了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美国纪录片《药瘾》在微博上引发关注,该片揭示了美国中学生为提高成绩滥用“聪明药”的情况。据调查,美国有11%的大学生都在吃“聪明药”,在常青藤学校中,比例甚至高达20%。这种药名为“阿得拉”,同类药物还有“利他林”“专注达”“莫达非尼”等。所谓的“聪明药”实际上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在我国受到严格的管制。


  除了管制药品,近日,《财新周刊》聚焦非列管药物滥用成瘾等问题,在记者调查的辽宁省沈阳市,青少年药物滥用成瘾问题较为严重,此类药物的管理、从源头上减少青少年群体接触此类药物的可能也面临难题。


舆情走势及关键节点


  以3月11日-3月21日为监测时间段,如图1所示,相关舆情整体呈“波浪式”发展特征。网民关注度远高于媒体关注度。



  关键节点一:“聪明药”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却致瘾,引发网民高度关注


  自2月下旬以来,“聪明药”引发了舆论关注。人民网、光明网等发表科普文章,提示服用“聪明药”的危害。


  3月13日,@头条新闻转发南宁新闻综合频道的视频节目、@法制晚报转发看看新闻的相关视频节目,均以【#高三女生吃聪明药变学霸# 医生:多吃等于吸毒】为题,报道了高三女生服用妈妈给的“聪明药”,2个月后考进班级前十。医生表示,所谓的“聪明药”主要用于治疗儿童注意力缺陷综合征等,是国家严格控制的药品,滥用可能会引起身体不适,更危险的是该要的主要成分哌醋甲酯和冰毒的主要成分类似,有成瘾性。#高三女生吃聪明药变学霸#的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到907.5万人次,相关微博转评量达3000余人次。


  网民观点主要分以下5个方面。一是担心此种报道会扩大公众对“聪明药”的知晓度引发对该药趋之若鹜。如@金宏伟律师:没正面回答这药是不是真让人聪明。如果真能让人聪明,就算上瘾,不是也照样会有人吃吗?新闻还直接把药名放出来,这是免费给药厂做广告吗?@卡西卡娜-小佳佳:不要再宣传这个了,尤其用这种标题,我打赌会有人为了高考一搏去吃一次的。二是调侃中国家长为提高孩子成绩而使用的方法或产品。如@陶沐键:还是中国学生家长懂科学,我们比较信文殊菩萨。@星光龙辰:我想起了黄金搭档和生命一号。三是讲述用药体验。@郑先生PKU:本人深有体会,背书背的超快,而且记得超牢固。@Alch3ster:考研最后一个月每天用,亲测有效,但是真不建议用,用久了抑郁。四是表示想尝试该药。如@小呀么小二郎嘿:我第一反应是买一个试试,副作用什么的管不了了。五是呼吁加强监管。如@于松涛律师说法:这种药品要严加管控出售,以免造成危害。@芮老师说营养:从监管角度,必须把此类成瘾性药物纳入医生处方药的严格管理。杜绝任何随意、肆意销售的线上和线下渠道。不能让孩子和无知的家庭坠落深渊,我们有责任振臂呼喊!


  媒体关注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呼吁强化监管,特别是打击非法渠道。澎湃新闻发表《【社论】别让“聪明药”把孩子毁在起跑线上》认为,“聪明药”在部分家长圈内流行,还是滥用药物不良积习的折射。中国要及时对“聪明药”防微杜渐。严格管理处方药的流通与销售,是加强公共健康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要切断各类隐秘的非法渠道,加强对执业医师、药品销售者的职业伦理教育等。上观新闻发表“揭秘聪明药”系列文章表示,我国儿童精神类疾病诊断门槛参差不齐,“红色处方”可在医院以治疗多动症注意力障碍为由开具。另外,黑市渠道也是一些家长和学生购药的途径,二手交易平台以及通过更加私密的微信、微店平台购药较为普遍。专家建议,我国针对一类精神类药物的管控,还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填补网络灰色地带。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针对明确诊断多动症(ADHD)的患儿,药物治疗效果乐观,但滥用现象导致大家对药物认知趋于片面,可能会因噎废食。“聪明药”从生理、伦理、法理上,都不能不防。应从商业和非商业的不同渠道,尽早依法合规,及时加以治理,制止“聪明药”在非适应症人群中扩散泛滥,确保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一个最基本的良性生态。《中国经营报》刊发《讲个鬼故事:吃药就能变聪明》指出,更为需要警惕的是,有人从正规渠道无法获得药品时,会选择非法渠道,但很多人买到的并不是正规药品而是毒品。界面新闻发表《“大脑伟哥”年销80亿片:坑无数美国高材生,正把魔爪伸向中国》指出,我国对于这类药物使用的监管是很严格,但却无法从根本上杜绝这类药物的滥用。是药企没良心?监管不到位?还是个人抵不住诱惑?药贩子有没有罪?家长扮演了什么角色?


  二是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聪明药”走红的原因和危害。澎湃新闻发表《据说吃了能做学霸的“聪明药”,你会买给孩子吗》认为,“聪明药”无疑给家长们带来一种控制感--控制孩子的注意力、控制孩子的竞争力……以面对自己在现实中遭遇的无奈和无力。这些控制里面藏着的是大人们小时候没有被珍视的失望和无助。何苦继续传递给孩子呢?如果你也被“聪明药”的奇效激起一丝激动的话,请警惕。《新民晚报》刊发《为提高成绩给孩子吃“聪明药”,“生病”的是家长》认为,生了“焦虑病”的家长,为了孩子在竞争中不落人后,不惜给孩子喂药,这无异于饮鸩止渴。吃“聪明药”助考,也会破坏公平公正,导致恶性竞争,决不能让滥用药物形成风气。三是谴责不法商家。《每日新报》刊登《吃了“聪明药”可没有“后悔药”》称,“嗑药”这个锅,得结结实实地扣在不法商家的头上。食用保健品顶多不见效,却也没有像“聪明药”这般坑人,像毒品一样使人上瘾。不法商家为了敛财,不顾孩子健康,亟需市场监管部门前来治理。


  关键节点二:媒体揭露非列管药物被滥用


  3月18日,《财新周刊》封面报道刊登《他们吃药直到上瘾》,由沈阳市的几个青少年吃处方药成瘾的经历延伸到泰勒宁等非列管药物正存在被滥用的情况。文章称,中国止痛药使用率一直较低,同时也是世界上对阿片类药物管理最严格的国家之一。在许多专家看来,中国未纳入政府管制(非列管)的精麻药物也并不存在全国广泛滥用。但从全国来看,药物滥用存在地区差异,在某些局部地区,滥用已十分严重。文章指出,在药物滥用史中,从镇静类的安定片到镇痛类的曲马多片剂再到感冒止咳类的泰诺奇、小儿联邦止咳水等口服液剂,直到现在镇痛类的泰勒宁,感冒止咳类的右美沙芬片和澳特斯、惠菲宁。现在的新宠是尚未被政府管制的泰勒宁。据知情人介绍,非列管药物在药店及网络等零售渠道很容易被购得,销售十分隐蔽。在沈阳药店,这类药物从不开具小票和发票,有的甚至外包装都要留下。药物进货时不走发票,都是从正规药企购货。风险就是药监和税务部门查货验票,但检查时间固定,一般春天一次,秋天一次。而在处方的管理、外流等方面还存在利益壁垒、技术难题,很难对处方进行全流程的监控。文章最后提出,只有需求量减少,才会让供应链萎缩。这些吃药成瘾的青少年一般都缺乏家庭关爱、学历较低或无业,是学校、家庭、社会综合失守的结果。


  微博平台上,@财新网、@财新视听、@财新周刊等发布【张鸿「标题党」| 他们吃药上瘾,成瘾性处方药如何管理?】【#微纪录# 药物成瘾深度调查(上)——天使的背面是魔鬼】【#微纪录# 药物成瘾深度调查(下)——用药寻欢的少年】等微博,由于设置转评限制以及文章需要付费阅读等,相关信息的转评量共400余人次。部分网民质疑购药渠道,还有一些网民从自身用药经历来谈应理性看待这些药物。


舆情点评


  从上述提及的相关药品来看,被滥用的药物有的是已经纳入政府管制的药物,如利他林、曲马多,有的是未被列管的药物,如氨酚曲马多片、泰勒宁等。“学霸”吃“聪明药”提高学习效率,“学渣”吃阵痛止咳类药物寻求快感刺激,青少年群体的集体沦陷不得不让人正视并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这些药物无一例外都是处方药,在管制程度上有所不同。“聪明药”是一类精神药品,对其的管制不可谓不严格,但是在医生诊断、网售渠道上却存在漏洞。从网民的反馈来看,不少人都想尝试此类药物,并自信不会上瘾或放言不惧后果,而此类报道则让“聪明药”被更多人知晓,存在较大的滥用风险,因此,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这类药物的监管,加大打击非法渠道流通力度。对于非列管药物,除了因正常的医疗需求开始接触外,成瘾群体很多是在迪吧等娱乐场所接触到的。这些药品滥用的危害程度已经不亚于毒品,但是在法律上、管理上还存在空白。


  《财新周刊》的文章深入的剖析了非列管药物滥用问题。虽然因转评限制、付费阅读、文章体量等因素,《财新周刊》的文章并没有引起网上较大关注,但是其订阅群体多为精英阶层,他们多不在网上发声,但他们“无声”的力量却很强大。作为一个善于刊发深度文章的媒体,其影响力不容小觑。建议相关业务司局重视文章反映出来的药企药物流弊、药店违规销售、处方全流程监管等问题,加强研究,以防再曝出类似的问题,陷入被动。(赵晓菲)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为你推荐
  • 风向标: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体系进一步完善

    7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职业化专业化药品检查员队伍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坚持职业化方向和专业性、技术性要求,到2020年底,国务院药品监管部门和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基本完成... 2019-08-05 17:47
  • 网易考拉再陷售假风波 电商打假任重道远

    在彻底解决假货问题上,除了电商平台需要落实主体责任,加大对进货渠道的监督力度外,还需要更多“较真”的消费者积极参与打假。当然,监管部门也应不断加大打假的力度,让造假售假者付出高昂代... 2019-06-21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