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创新驱动引领美好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安徽发生了三个历史性变革: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从“传统农业大省”到“新兴工业大省”,从“创新追赶”到“创新引领”。在8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省(区、市)系列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长李国英围绕“坚持改革创新勇于闯出新路——全面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以创新“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安徽拥有科技、教育、人才方面的优势,用好这一优势,下好创新“先手棋”,安徽着力在“四大创新”上下功夫,以创新“一子落”带动发展“满盘活”。
李锦斌介绍,一是在原始创新上下功夫。安徽拥有中国科大、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以及大科学装置等一批“国字号”创新平台。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量子通信、稳态强磁场、聚变能、类脑智能等前沿领域保持了全球领先优势。二是在产业创新上下功夫。坚持“科创+产业”融合发展,每年组织实施1000个亿元以上重大技改项目,大力推进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着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在协同创新上下功夫。坚持以开放思维抓创新,围绕争创国家实验室、攻坚“卡脖子”难题等,整合省内科研单位资源,协同国内外优质创新力量,形成了大体量、大协作的创新架构。四是在制度创新上下功夫。针对用人管理自主权、科研成果转化、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编制周转池、股权分红激励、科技项目计划管理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有效调动了各方主体的积极性。
安徽在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方面有优势、有基础。李国英介绍,安徽通过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打造产业集群提升产业链水平,精准政策供给优化产业生态等措施,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去年在安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制造业大会,签约合作项目有436个,投资总额达4471亿元。第二届大会将于9月20日开幕,将会有更多的制造业新技术、新产业汇聚、展示、合作。
走出具有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说到“具有安徽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李锦斌重点从“三个好”进行介绍:保护“好水”,着力打造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养育“好山”,全面推行林长制改革;推广“好事”,推深做实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
李锦斌介绍,深抓“大保护”,出台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建设《实施意见》,务实推进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长江干流安徽段排查掌握的排污口全部实现智能化在线监控,干流水质连续6年保持为优。深抓“大治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18年全省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87.6%,城市、县城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94.9%和94.6%,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2.5%,优良天数比例提高4.3个百分点。深抓“大修复”,推深做实河(湖)长制,率先探索林长制,总结推广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规划建设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得到进一步落实。
“四最”“三愉快”创优营商环境
2018年,安徽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已经减至197项,是全国最少的省份之一。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创优营商环境,安徽提出了“四最”和“三愉快”的目标。“四最”就是让安徽成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之一。“三愉快”,是指让各类市场主体在安徽能够实现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李国英介绍,要使市场主体实现创新愉快、创业愉快、创造愉快,必须优化服务供给。为此,积极开展为企业送思想、送政策、送项目、送要素,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通过主动上门,直接连通,为企业提供支持服务。
李国英说,让民营经济发展得更好,让民营企业发展得更愉快,是安徽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省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30条政策,从落实市场准入、落实减税降费、落实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支持。今年上半年,全省新登记民营企业16.1万户、同比增长28.8%,新登记个体工商户22.9万户、同比增长22.2%。(记者 王梦敏 常河)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