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情况举行发布会

  • 2020-04-08 17:07
  • 作者:
  • 来源:中国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4月8日15时在北京国二招宾馆(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6号)东楼三层中会议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情况,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司局负责人等回答媒体提问。以下是文字实录。


发布会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我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


  我们请来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先生、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女士、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陈克龙先生,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先生,请他们就保障医疗物资和重点药品供应、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医疗物资应急调运等来回答媒体提问。


  2020-04-08 15:00:44


  米锋:


  首先,通报一下疫情情况。


  4月7日0时—24时,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2例,其中59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分别为山西25例、黑龙江25例、上海5例、广东2例、北京1例、浙江1例;3例为本土病例,分别为山东2例、广东1例;新增死亡病例2例,其中上海、湖北各1例;新增疑似病例12例,其中1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广东本土病例。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112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295人,重症病例减少2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714例,其中重症病例23例;现有疑似病例82例。累计确诊病例1042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328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4月7日24时,据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190例,其中重症病例18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7279例,累计死亡病例3333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1802例,现有疑似病例8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15854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13334人。


  2020-04-08 15:01:20


  米锋:


  湖北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现有疑似病例。新增治愈出院病例69例,新增死亡病例1例,均为武汉病例;现有确诊病例448例,其中武汉445例,这里面重症病例158例,其中武汉155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64142例,其中武汉46991例;累计死亡病例3213例,其中武汉2572例;累计确诊病例67803例,其中武汉50008例。


  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37例,其中境外输入102例;当日转为确诊病例11例,全部为境外输入;当日解除医学观察64例,其中来自境外输入8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95例,其中境外输入358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355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935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4例,台湾地区376例。


  2020-04-08 15:02:10


  米锋:


  4月7日,现有本土确诊病例降至500例以下,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数量连续7天下降。现有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中,境外输入所占比例持续增大,关联病例散发出现。随着武汉市解除离汉通道管控,人员流动加大,要坚持应急处置与常态化防控相结合,针对关键环节和风险点,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以上是疫情情况。


  2020-04-08 15:04:26


  米锋:


  下面进入现场提问环节,请记者朋友围绕今天的发布主题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0-04-08 15:04:42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李克强总理明确提出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加紧缺医疗物资生产。工信部是怎样保障供应的?有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2020-04-08 15:05:09


  黄利斌:


  感谢您的提问。疫情发生后,医疗物资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又恰逢春节期间,部分企业停工停产,给保障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工信部与医疗物资保障组各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多措并举,建立完善了“四个体系”,扎实组织医疗物资的生产供应,迅速扭转了医疗物资紧缺的不利局面。


  “四个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统一的指挥调度体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成立了由工信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等十几个部门参加的医疗物资保障组,每日按照全流程管理,对各类物资进行统一调度指挥。二是精准的需求对接体系。与中央指导组及国家卫健委等每日对接汇总各地区各部门需求,特别是对湖北地区保障,按照“三天一滚动”的计划,精准安排生产保供工作。三是全产业链生产保障体系。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财税金融措施,协调药监部门加快生产资质审批,支持企业转产扩能。强化上下游产业链保障,针对医用防护服等重点物资生产企业派出驻厂特派员,帮助解决生产设备、原材料、运输等问题。四是灵活高效的收储调拨体系。组织国药集团等收储企业对企业生产物资进行了临时收储,搭建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疫情防控最吃劲的时候,平均每3小时调度一次医用防护服的生产和发货情况,统筹兼顾,确保重点,优先保障武汉地区的需求,同时兼顾其他地区疫情防控的需要。


  截至4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累计为湖北等地区调拨了医用防护服超过800余万件,医用隔离面罩(眼罩)165万个,免洗手消毒液357吨,手持红外测温仪66万台,负压救护车1000余辆,呼吸机等医疗救治设备超过了7万台套,为湖北省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谢谢。


  2020-04-08 15:14:18


  香港中评社记者:


  我国在医疗物资积极出口支援全球防疫的背景下,国内的口罩、防护服、测温仪等医疗物资的产能情况如何?是否能满足国内疫情防控需求?谢谢。


  2020-04-08 15:14:54


  曹学军:


  谢谢你的提问。通过全力动员复工复产,支持企业技改扩产,开辟绿色通道,加快生产企业资质审批,加强人员、设备、原辅材料运输等关键环节的协调,口罩、防护服、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等医疗物资产能产量大幅增长。截至4月5日,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日产能达到150万件以上,医用N95口罩日产能超过340万只,重点跟踪企业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日产能达到29万个,全自动红外测温仪日产能1万台,手持式红外测温仪日产能40万台。当前,海外疫情加速蔓延,国内防疫形势依然严峻,防疫物资的需求依然较大。从供需情况看,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隔离眼罩/面罩、测温仪、呼吸机产能已基本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企业也正在尽力组织扩大出口。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产业链的协调,引导企业优化产品结构,精准对接国内外的需求,指导企业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国内外抗击疫情继续做出贡献。谢谢。


  2020-04-08 15:21:20


  中阿卫视记者:


  现在全球的疫情不断攀升,中国的医疗物资大量供给出口,请问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物资供应能力能不能跟得上不断攀升的国外订单需求?


  2020-04-08 15:21:50


  黄利斌:


  谢谢您的提问。中国是医疗物资的生产大国,面对疫情防控需求,我国各类呼吸机、医用防护服、医用口罩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能力快速恢复并实现了扩能扩产,为有效防控疫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在保障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企业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支持,根据全球疫情蔓延扩散的态势扩能扩产。


  但也应该看到,在庞大的国际需求面前,我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同时还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医疗物资产能的发挥和供给能力的提升。比如,全球媒体关注的呼吸机生产,就受到全球化的核心零部件供应不足的制约,我国的产能不足全球的1/5,即使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的情况下,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需要,也是不太现实的。


  再比如,防护服的全球保供也受到中外质量标准、使用习惯等差异的制约,我国防护服目前的日均产量已经超过了150万套,理论上讲,满足国际市场需要问题不太大。但这些防护服是分别按照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不同质量标准体系生产的,与进口国和地区的相关要求并不完全匹配。近期,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出台规定,要求出口的检测试剂等5类产品,国内生产必须获得我国药监部门的资质,同时要符合进口国和地区的质量标准要求。


  在中国疫情防控形势向好、国外疫情蔓延加速的时候,我们愿意对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鼓励企业用高质量的中国产品去服务国际社会。谢谢。


  2020-04-08 15:30:4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记者:


  在疫情防控期间,国内医疗装备生产企业提供了积极保障,但是在保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短板和弱项。之前工信部已表示将加快补齐高端医疗装备短板。请问我国医疗装备行业的现状如何?下一步又有什么推动发展的具体举措?谢谢。


  2020-04-08 15:31:01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医疗装备产品品种多、产业链长、技术含量高、国际化发展程度高,2014年以来,工信部、国家卫健委建立了推进医疗装备发展的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我国医疗装备扩大产业规模,健全产品体系,提升技术水平。2019年,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约3170亿元,超声治疗、PET/CT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圳迈瑞、山东新华、北京乐普等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据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统计,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医疗装备生产企业已经累计向全国提供医疗装备11.5万余台,其中向湖北提供超过38种7万余台的装备,其中心电监护仪、血液透析机、血气分析仪等大部分医疗装备满足了疫情防控、患者救治需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物资基础。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凸显了行业发展存在的短板和弱项,如ECMO等高端医疗装备,国内企业无法生产,有创呼吸机等供给不足,部分产品性能有待提升,标准体系尚不健全等。


  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强调,要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我们正在组织医疗卫生、医疗装备等领域的专家深入梳理医疗装备的短板弱项,研究采取切实管用的措施,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和装备瓶颈,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的短板。谢谢。


  2020-04-08 15:31:23


  封面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想提给国药集团。我们知道,这次国药集团是国家医药应急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在此次疫情当中,国药集团在做医药应急体系保障工作当中与此前有哪些不同?谢谢。


  2020-04-08 15:31:52


  刘敬桢:


  谢谢你的问题。此次疫情期间,在医药应急保障与过去相比,有三点不同:一是过去发生的疫情或者重大事件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这次疫情是全国甚至是全球性的。二是过去的疫情只涉及到一部分人口,这次的疫情涉及到每一个人。三是这次疫情的传染性强,新冠病毒的传染性要远远大于SARS,对防疫物资的需求要远远大于药品。


  此次疫情期间,医药物资调拨数量非常大,品种非常多,涉及的地点机构非常广,工作艰巨而繁重。我们之所以能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任务,主要原因:一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和工信部的有力领导和指导,保障了物资调配工作高效有序、措施有力。二是超前谋划,统筹部署。1月20日,集团对中央应急保障工作完成了全面自查,做好了应急保障的各项准备工作。1月22日,成立了应急保障医药物资总指挥部,对全系统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三是在历次重大救灾抗疫行动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的经验,建立起一套高效运转的中央应急保障应急调运系统。建国以来,集团一直承担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医疗物资保障工作。长期实践中,我们建立健全应急保障机制70余个,形成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医药物资调配应急管理体系。四是建立覆盖全国的医药流通渠道网络。国药集团现有5个全国性区域物流枢纽,41个省级医药物流中心,每个省至少有1个省级物流中心,还拥有500多个地市级物流仓储中心,6000多个零售连锁药店,形成了网络严密的应急保障体系。谢谢。


  2020-04-08 15:35:51


  经济日报社记者:


  我想请教一下,疫情发生以来,工信部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医药行业复工复产,保障疫情期间重点药品的生产供应?谢谢。


  2020-04-08 15:37:05


  曹学军:


  谢谢你的提问。药品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条件保障,用于医疗一线的治病救人,减少患者的存量。物资保障组一直把医疗保障、药品的保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强重点药物的生产监测,全面推动医药行业复工复产,加强原料药的生产供应协调,督促企业扩产改造,全力保障重点药物的生产供应。主要是三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防控药物的生产监测。第一时间建立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的保障调度平台,对药品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跟踪监测。监测的范围从药品来看,从最早的15种药品扩大到了目前的34种药品和78种中药饮片,目前监测产品的产能恢复率已经达到正常水平,大部分产品供应充足。


  二是组织重点药物的生产。密切跟踪新冠肺炎药物研发攻关的进展,在相关药品纳入《诊疗方案》后,确保稳定充足供应实现“药等人”。对重点关注的磷酸氯喹、阿比多尔、法匹拉韦等都加大了协调力度,2月初全面恢复了生产。截止到目前,磷酸氯喹日产能达到10万人份,累计生产67万人份;阿比多尔日产能5万人份,累计生产80万人份;法匹拉韦日产能1.15万人份,累计生产了13.75万人份。


  三是加强临床救治中药的生产调度。纳入《诊疗方案》的14种中成药,都进行了及时监测,如莲花清瘟、金花清感等一些重点品种,企业一直是满负荷生产,库存相对充足,市场供应有保障。截止到目前,连花清瘟胶囊日产能达到了200万盒,库存3000万盒,金花清感日产能达到2.6万盒,库存40万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生产调度,协调解决企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全力保障重点药品的生产供应。谢谢。


  2020-04-08 15:41:3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记者:


  刚才黄利斌局长提到,随着疫情在全球蔓延,国外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大增,此前工信部曾经表示过,我们已经紧急向国外提供了有创呼吸机1700多台,请问目前数字是否有更新?另外,国内呼吸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能否进一步提升供给能力?谢谢。


  2020-04-08 15:42:01


  陈克龙:


  谢谢您的提问。呼吸机是用于辅助和控制患者呼吸的医疗装备,一般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种。有创呼吸机一般用于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救治。此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主要呼吸机生产企业在春节期间紧急复工,一直在全力生产供应。截至目前,主要生产企业累计向全国供应各类呼吸机2.9万余台,其中向湖北供应近1.8万台,含有创呼吸机3000余台。刚才您提到的供应国外的数字,据我们向主要生产企业了解,目前向国外供应的呼吸机达到近1.8万台,其中有创呼吸机达到4000余台。


  近期,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对有创呼吸机的需求急剧增长,有创呼吸机成为最紧缺的医疗物资之一。为了给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国内企业加快生产,提升产能,帮助解决整机和配套企业生产中出现的原料、用工等问题。近期,我们还专门协调6个省市的呼吸机生产配套企业强化零部件的供应保障。另一方面,督促企业抓好质量管控,引导企业严格对照我国和出口国家的标准组织生产,保障产品质量。目前,我国呼吸机生产企业都在加班加点,千方百计为全球抗疫提供产品支持,并按照市场化的原则,与国际上各采购方进行商务洽谈。


  后续,我们将继续会同相关部门,支持主要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积极协调加大关键零部件供应力度,帮助零部件和整机企业稳步增产扩产,督促企业加强安全生产,加强质量管控,提高供货能力,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积极贡献。


  同时,社会各界对中国的呼吸机的生产能力要有清醒准确的认识。就像刚刚黄利斌局长提到的,在关键零部件保障供应情况下,我国有创呼吸机的周产能约2200台,产能不足全球的1/5,想完全满足全球疫情防控的需求是不现实的。


  另外,有创呼吸机是高端医疗装备,设计、生产和临床验证,都必须经国内外医用安全和标准严格准入和认证,周期很长。主要零部件的供应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随着疫情蔓延,零部件已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因此,在疫情影响下,通过扩产转产实现大规模增产,短期看基本不可能,长期也有困难。谢谢。


  2020-04-08 15:51:45


  羊城晚报记者:


  我们知道,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点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想问下工信部,在目前这个阶段,医疗物资保障以及复工复产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谢谢。


  2020-04-08 15:52:21


  黄利斌:


  感谢你的提问。面对当前境外疫情加速蔓延的态势,我国疫情输入的压力也在持续加大,需要统筹做好国内医疗物资保障和力所能及的为境外疫情防控提供支持。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统筹做好国内重点地区的保供工作。与各地区、各部门加强对接,及时了解物资的需求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继续做好维持一级响应级别的京、津、冀、鄂等四个省份医疗物资保障的基础上,加强与12个指定航空第一入境点省的指导帮助,12个入境点一公布,我们即与所在省份进行了对接,了解医疗物资需求,并做好保供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大各边境口岸和中等风险地区所在省份的医疗物资保供力度。


  二是全力配合对外援助和出口工作。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组织企业做好生产和出口工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帮助其他地区和国家,为全球疫情防控扩大中国制造的贡献份额。根据我部对驻外使领馆电报的梳理统计,截至3月底,共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向我国提出相关物资需求,涉及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测温仪、呼吸机、药品等。国务院已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我们将配合外交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组织落实相关物资的生产供应工作。


  三是组织指导重点医疗物资全链条复工复产。按照中央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在防范疫情输入和反弹的前提下,分区分级推动工业全面复工复产,在推动复工复产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向企业印发了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南,同时加强防护物资保障,继续组织指导好重点医疗物资全链条复工复产。谢谢。


  2020-04-08 15:59:3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过程中,医疗物资保障应急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请问医疗物资保障应急体系具体有哪些内容?另外,在提升应急医疗物资的储备效能方面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和完善?谢谢。


  2020-04-08 16:14:41


  黄利斌:


  谢谢您。前面我也说了,此次疫情发生恰逢春节假期,除少数流程式行业外,多数企业停工停产,员工回家过年,异地探亲人员数量庞大,初期企业复工复产面临较大的困难。而疫情防控形势又导致医用物资需求突然放大百倍甚至千倍,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保供压力非常巨大。


  为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的需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下建立了医疗物资保障组,并由我部牵头负责相关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在生产能力尚未恢复的情况下,紧急调拨医用物资储备,为随后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复工复产争取了最大的时间窗口。在多部门通力配合下,紧急启用医药储备,第一时间为湖北组织调运相关重点医疗物资,为一线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针对暴涨的医用物资需求,迅速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动员相关企业快速转产扩能,选派近80名司局级和处级干部作为驻企特派员,协助企业解决原辅料短缺、工人返岗困难、交通运输受阻等问题,最大程度满足了疫情防控需求。第三,加强中央和省级医药储备联动,保障医疗物资持续供给。依托中央医药储备的应急响应机制、人员队伍、仓储配送网络、管理体系,通过紧急恢复和扩大产能,建立临时收储和调运机制,加强与防疫一线有效对接,高效保障重点地区医疗物资需求。经过多方努力,医疗物资保障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供给严重不足到供需紧平衡,再到有效满足需求的转变。


  应该说,医药储备在这次疫情防控中,是继保障“非典”、禽流感、汶川地震、甲流等灾害疫情后再一次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我们的储备模式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在保证适量实物储备的前提下,应更加注重产能储备和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地方储备规模较小,储备形式较为单一,也不适应疫情防控的需要。


  下一步,为提升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效能,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更加突出生产能力储备和技术储备,确保急时统一生产、快速增产,加大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投入。推动防控药品应急研发和产业化平台,以及应急医疗物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药品疫苗、检测试剂、高端医疗装备和防护用品的研发。


  二是调整优化实物储备品类和规模。根据风险评估及时动态更新应急医疗物资分类和储备目录,科学调整储备数量,提高实物储备利用效率。


  三是建立统一储备体系。分级布局物资储备,扩大储备规模与资金投入,引导医疗机构和社会组织扩大应急医疗物资储备。谢谢。


  2020-04-08 16:15:18


  健康报记者:


  我们知道,疫情防控初期,医疗物资非常短缺,请问这暴露出了我国医疗物资保供方面存在哪些短板?面对这种状况,国药集团如何发挥优势作用?谢谢。


  2020-04-08 16:35:17


  刘敬桢:


  谢谢您的提问。此次疫情的初期阶段正好与我国春节假期重叠,多数企业停产、工人放假,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在医疗物资保障方面,确实暴露出了一些短板:一是口罩、医用防护服等应急保障物资数量明显不足,一定程度影响了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果;二是中央应急保障目录亟需调整。现有应急保障目录已经下达多年,并未做较大调整,难以满足应急工作的需要;三是应急保障物资轮换慢。此次疫情所需医疗物资平日需求不大,疫情爆发后需求激增,造成前期比较被动局面。


  面对防疫物资紧缺的状况,国药集团主动发力,积极配合工信部做好医疗物资保障工作,全系统1500家单位15万国药人全员动员、全线出击、全域作战、全力以赴,以战时状态做好医疗物资应急保供等各项工作。截至目前,累计向全国各地调运防护服等防疫物资8.5亿件,其中调往湖北、武汉3.2亿件。春节期间,我们克服艰难险阻,在全球范围内筹措医疗物资,从30个国家和地区采购防护物资,现在也在开展国际援助和国际政府间采购,已与8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约3.6亿件,已向64个国家发货1亿多件,支援全球战疫。


  当然,在疫情初期,因为在春节期间,当时防疫物资比如口罩、防护服发生了短缺,但是其他尤其是储备药品并不缺。我们发挥生物健康全产业链的优势,在药品疫苗研发攻关、应急生产、医疗救治、综合保障等四个方面全力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彰显中央企业国家队主力军的责任担当。


  一是在药品疫苗科研攻关方面,中国生物、北京和武汉等6个生物制品研究所,率先研发出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和抗体检测试剂盒,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率先提出康复者血浆治疗方法,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荐使用,被纳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率先研制救治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和单克隆抗体,有望率先成功研制新冠疫苗,为夺取抗击疫情决胜提供"杀手锏",现在已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二是在生产制造方面,我们加大马力,保障各类救治药品及时供应,提供了充足的弹药。在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推荐使用药物约105个品种,集团所属的中国中药、上海现代制药、天坛生物等100余家生产企业可自主研发生产91个品种,并可提供全部药品供应。


  三是在医疗救治方面,国药国际所属64家医疗机构150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投入疫情防控,尤其是湖北地区的6家医院4200余名医护人员和驰援武汉金银潭医院等百余名医护人员始终奋战在最前沿。


  四是在综合保障方面。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工程设计施工、医药物资设备供应、复用器械消毒灭菌等各方面,国药控股、国药工程等多家企业做了大量综合服务保障工作。谢谢。


  2020-04-08 16:38:05


  中新社记者:


  请问疫情发生以来,工信部主要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推动原料药企业保障生产供应?谢谢。


  2020-04-08 16:39:13


  曹学军:


  谢谢你的提问。大家知道,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原料药生产国,原料药生产企业有1500余家,2019年产量是300余万吨,出口100余万吨。我国维生素、抗生素、解热镇痛类原料药产量占全球60%以上,部分产品能达到80%。


  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高度重视全球医药产业供应链的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3月26日G20成员国领导人峰会上郑重承诺,中国将加大力度向国际社会供应原料药。李克强总理多次指示要对原料药行业生产给予必要保障。我部全面梳理了原料药产业链,对30余家重点企业开展生产调度,解决企业供应链的堵点,推动企业技改扩产、协调物流运输等问题,确保重点产品的生产供应,维护国际供应链的稳定。


  从整体来看,今年一季度原料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原料药生产已全面恢复。受近期物流运输困难等影响,原料药实际出口量较去年减少了20%左右。但与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的原料药,实现了逆市增长。比如维生素C,我国年产量约15万吨,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今年一季度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出口同比增长了10%左右。又如,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国内年产量近8万吨,占全球产量的60%以上,今年一季度产量同比增加20%,出口量增长30%。硫酸羟氯喹全年产量100吨,今年一季度出口量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当前各国应对疫情大幅度减少了航班海运能力,出口国际运输困难加大。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强与世卫组织、外商协会、跨国药企的对接,重点解决跨国运输等问题,保障国内国际的市场供应。谢谢。


  2020-04-08 16:40:01


  中国电子报记者:


  在这次疫情的物资保障过程中,请问工信部是如何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的?下一步还会有哪些具体措施进一步发挥平台的作用?谢谢。


  2020-04-08 16:40:58


  黄利斌:


  谢谢您的提问。在此次疫情防控医疗物资保障工作中,我部紧急组织开发了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保障调度平台,主要用于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重点医疗物资企业的产能、产量、库存等情况,统筹线上线下,实现对防护服、药品和检测试剂、专用医疗设备等重点医疗物资供给能力的及时监控。2月1日,李克强总理专门视察了平台的运行情况。


  截至4月1日,平台覆盖9个大类161个中类医疗物资产品,收录企业2656家,基本实现了对医用防护服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企业的全覆盖,实现了分区域、分类别的企业产能、产量、库存、周转保供情况的监测,为重点医疗物资保障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平台的功能建设和推广应用,优化完善重点医疗物资供需平衡和调度功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各方资源,将平台建设成集信息采集、分析研判、统筹调度及辅助决策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平台。同时,逐步扩大应用场景,分类制定应急物资产品目录和生产企业名单,定期开展应急物资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生产能力调查监测,推动重点医疗物资信息开放共享,实现集中化、集约化、智能化管理。谢谢。


  2020-04-08 16:41:25


  米锋:


  谢谢几位嘉宾。今天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的相关情况,明天的发布会我们将围绕应对疫情影响、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届时我们会请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和商务部相关司局的负责人来回答媒体的提问,欢迎大家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0-04-08 16:47:49


(责任编辑:李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