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花粉过敏高发,如何防治一把鼻涕一把泪?
春天百花盛开,花粉自由自在。想要踏青赏花的我…阿嚏…阿嚏…春天,对过敏体质人群似乎并不友好。
出门前必须做好全副武装:口罩眼镜、防花粉帽子、高领内衣甚至滑布料的外套。回家后还要在第一时间换下衣物,洗脸洗澡,稍不留神就会遭到花粉过敏的“偷袭”。
花粉过敏是什么
在现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格外在意。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开始动不动就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别害怕,你可能只是对花粉过敏。
花粉过敏,又称枯草热,是过敏科常见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花粉变应原是诱发过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风为媒介的花粉在授粉期可以产生大量的花粉粒子释放和飘散到空气中,有些人在接触后会出现流鼻涕、打喷嚏、鼻眼痒以及咳嗽等症状,跟感冒症状类似,可伴有皮肤及其他器官的病变。
NO.1 花粉过敏的症状
花粉过敏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皮肤黏膜症状:
花粉过敏性鼻炎:花粉经呼吸道吸入后,首先到达上呼吸道,引起鼻痒、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花粉过敏性哮喘:当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时,会导致刺激性干咳,症状加重时表现为喘息发作,喘息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支气管哮喘相似。
过敏性结膜炎:眼部过敏表现为眼痒、流泪、眼结膜及眼睑红肿等,还可能会出现水样或黏液脓性分泌物。
过敏性皮肤病:大多表现为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主要出现在面部以及四肢等暴露部位。
NO.2 花粉过敏的传播
花粉过敏大多不是由鲜花的花粉导致的,鲜花的种子一般为虫媒的,不容易被人接触;更多的是由一些树种和草种导致,树种和草种多为风媒,更容易被人接触。
花粉过敏的发作特点
花粉过敏的发作特点主要表现为季节性发作、有明显地区性和与气候变换有关。
1.季节性
花粉过敏症状的发作与植物的花期相吻合,每年均在相对固定的时期发作。春季花粉主要集中在3~5月份,持续时间少则数天,多则数月,常见的春季花粉包括杨树与柳树的花絮,待花粉播散期一过病情自然缓解。
2. 地区性
花粉过敏症状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患者通常仅在致敏花粉飘散的地区发病,移居无花粉飘散地区症状则可很快缓解。所以了解当地的大气中飘散的花粉种类和数量对诊断是很重要的。
3. 气候性
气候变化可改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从而影响花粉症的症状,如梅雨季节的连阴天、多雾季节、下雨天和无风的时候,症状可自然好转;干热多风时则可加剧。
如何预防花粉过敏
这么让人头大的问题,试试下面这些方法或许有效:
1. 尽量待在室内
预防过敏最好的方式是远离过敏原。在花粉季节最好待在室内,尽量减少接触花粉的机会。关闭门窗,保持室内干燥。最好能在通风处安装过滤器或使用有过滤功能的中央空调。
2. 戴口罩
戴口罩!戴口罩!戴口罩!
戴口罩到底有多重要,相信通过这段时间大家已经明明白白了。如果必须要在花粉季出门,可佩戴N95或一次性口罩,防止花粉进入口鼻。
3. 戴眼镜
戴眼镜可防止花粉进入眼睛,引起过敏性结膜炎。
4. 选择出门时间
尽量选择早晨或晚上出门,或是空气潮湿的时候出门。最好不要在中午时间出门,这段时间的花粉浓度是最高的。
5. 保持个人卫生
出门过后除了更换衣服,也别忘了洗头洗澡,目的是洗掉沾带的花粉,防止皮肤持续接触过敏原。
想要有效预防过敏症状,保持床上用品清洁同样重要。保证至少每周一次用热肥皂水清洗床上用品,保持床品清洁可应对过敏!
6. 及时就医
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花粉过敏症状,最好到医院检查,及时用抗过敏的药物进行治疗。
疫情防控期间一直戴着口罩或在家办公,为什么还是出现了过敏症状?
1.花粉过敏并不只是通过呼吸道传播,通过面部、颈部、手部等裸露在外的皮肤都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
2. 不一定是花粉过敏,而是其他过敏性疾病,比如食物、药物、化妆品过敏以及家中的粉尘等。如果出现了过敏症状却不知道过敏原,最好到医院进行过敏原检测。
3. 戴口罩可能引起过敏,或长期戴口罩后,也可能会加重面部过敏的症状,这和局部环境过于潮湿有关。当戴口罩时间较长时出现局部过敏反应,很可能是因为戴口罩的时间太久了。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可以摘下口罩透透气,不必太过紧张。
参考资料
① 果壳 《好消息:春天来了;坏消息:花粉也来了》
② 好大夫在线《花粉过敏与花粉症》
③ 知乎 《花粉过敏的过敏原因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症状,如何合理预防呢?》
④ 健康界 《花粉过敏 + 新冠肺炎 = 我太难了》
⑤ 北京朝阳医院 《春季花粉症及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责任编辑:李易真)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应对甲流,你需要知道这些
春季到来,早晚温差较大,正是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尤其是“甲流”。多地疾控中心已发布预防“甲流”的提醒。“甲流”的症状有哪些?有哪些传播途径?如何做好防护?感冒、流感、新... 2023-03-03 10:3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