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毒株JN.1来势汹汹,出现这些症状要警惕
当前全球新冠病毒感染仍在流行,新冠病毒还在不断变异。随着春节假期结束,全国各地开始陆续复工复产,新冠疫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新毒株JN.1的迅速传播,获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个新冠变异株有什么特点?感染后会发生哪些典型和非典型症状?高风险人群感染后应该怎么做? JN.1加速蔓延,仍有导致大规模感染可能 JN.1是新冠病毒奥密克戎BA.2.86变异株的第二代亚分支,主要在其基础上增加了1个棘突蛋白突变,增强了其免疫逃逸能力,与之前的主流变异株EG.5在谱系上距离较远,即使之前感染过EG.5变异株,仍可能存在免疫逃逸,导致再次感染。 截至2024年2月17日,美国CDC数据显示JN.1变异株在美国流行变异株中约占96.4%。在我国,现阶段的主要流行株仍为EG.5及其亚分支,同时JN.1及其亚分支占比呈现上升趋势。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通报,1月22日至28日,JN.1变异株及其亚分支占比已超50%,预计将成为我国本土优势流行株。 图为美国和中国新冠感染变异株情况。 感染JN.1变异株后,重症高风险人群要关注典型和不典型症状 有调研显示,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后最常见的症状发生频率分别为咳嗽(89.7%)、发热(83.0%)、疲乏 (84.1%)、头痛头昏(75.7%)、肌肉酸痛(72.7%)、咽喉疼痛(62.1%)、鼻塞流涕(60.6%)、咳痰(71.6%)、食欲减退(58.0%)和味觉异常(40.2%)。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一旦出现以上典型症状,应及时进行新冠抗原和核酸检测,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 同时随着近期JN.1感染病例的增多,发现了一些非典型的症状,如抽搐、不发烧或低烧、酸痛乏力。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注意,本身基础体温下降,对于炎症因素刺激反应迟钝,使得年老体弱的新冠感染患者可能出现“正常”体温、低体温或者延迟出现的发热。 因此,在面对最新变异株感染时,我们一定要留心各类患者的症状和表现。对于新冠重症高风险人群,无论存在典型或非典型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新冠抗原和核酸检测,尽早确诊,以便在病程早期启动小分子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降低重症风险。 小分子抗新冠病毒治疗药物对最新的变异株仍有效,显著降低重症风险 新的病毒变异株如JN.1突变主要是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变异。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异毒株,治疗靶点主要集中在病毒复制阶段过程中关键酶——3CLpro,其中3CLpro在新冠病毒中高度保守,最新的WHO指南明确指出,3CLpro抑制剂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对不同变异株同样有效。 对于新冠重症的高风险人群,应以降低新冠住院和死亡风险为治疗目标,优先选择具有明确降低住院和死亡风险证据的抗病毒药物。最新发布的WHO新冠指南进一步明确了COVID-19治疗的药物推荐,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仍是唯一强烈建议用于具有高度和中度住院风险人群的药物。在确诊感染后尽早接受小分子抗新冠病毒药物治疗,不仅能加快病毒清除,降低病毒载量和重症风险,同时还能降低长新冠发生风险。(健文)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