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你可能是朋友圈首个会用黑科技拉屎的人
假期大吃大喝、外出旅游,生活规律突然被扰乱,不少人出现了便秘的情况。这个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偶尔发生时,大部分人通过食疗或简单的药物治疗很快能够缓解,但是对于功能性便秘患者来说,经常便秘无疑是痛苦的。
便秘依据病理可分为功能性便秘与器质性便秘两类,其中器质性便秘是指大肠发生了形态异常而导致的便秘,而除此之外日常生活中由饮食作息习惯、情绪变化、身体素质变化等引起的便秘,大多数都属于功能性便秘。
功能性便秘主要症状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或有排不尽感,怎样才能简单有效地改善呢?
肠道运动与便秘
在聊功能性便秘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聊聊“排便”是怎么发生的。
排便是一种既协调又规律的生理反射功能,大便平时储存在我们的乙状结肠内,直肠里是没有粪便的,当结肠出现蠕动时,粪便会下行至直肠,使其扩张,从而刺激直肠下部感受器,引发便意。
现实生活中,即使有了便意,我们也不能像鸟类一样随时随地排便,而需要控制自己在合适的条件下完成,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这就要靠消化道出口肛门处的“守门大将”内括约肌产生的节制作用来完成了。内括约肌在一般情况下处于收紧的状态,牢牢地把住消化道的出口,不准粪便未经大脑允许擅自逃出体外;当它收到直肠充盈的排便信号时,会主动放松,以让大便顺利排出。
结肠和括约肌这对兄弟,一个负责把大便推出体外,另一个负责把住出口,两者在大脑和中枢神经的调节下相互配合,就确保了大便在适合的条件下被排出。
在这一过程中,假如结肠偷懒不愿意用力推,或者括约肌不能够接收到放松的指令,则都会造成便秘。相反,如果结肠蠕动太剧烈或括约肌无法收紧,则有可能造成大便失禁。
当我们在有便意时不去排便,大脑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减少结肠的“推”力,经括约肌节制后,直肠内的粪便则又可返回结肠内,排便的感觉会暂时消失。次数多了,不仅就像“狼来了”一样,大脑对便意的反应就可能会失灵,同时大便中的水分被肠道不断吸收,逐渐干结,就更加容易便秘。
功能性便秘的常规治疗
治疗便秘时,我们可能首先会想到多吃水果、蔬菜、高纤维食物,多喝水,增加大便中的纤维成分,结合轻柔的腹部按摩,促进肠道蠕动,使其更易被排。如果食疗和按摩不起作用,就要用到药物了。目前的主要治疗药物有容积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等,代表药物有聚乙二醇、乳果糖、比沙可啶、开塞露等。
这些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不足,比如仅靠食疗治便秘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而药物可能会产生依赖性或不良反应等等。
那么,有没有更安全又有效的治疗方法呢?
治便秘新思路
根据前述排便的原理,有人脑洞大开,想到也许可以将“搅屎棍”吞进肠道中,通过物理刺激的方式来促进结肠运动,增加肠道的“推力”,促进排便,缓解便秘患者的痛苦。
“反正现在科技那么厉害,连微型摄像机都能吞,那吞个‘可振动搅屎棍’应该也不太难吧?”于是说干就干,还真有人将这个想法付诸实践了。
2022年初,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创新医疗器械“消化道振动胶囊系统”的注册申请。消化道振动胶囊非药物、口服、可编程,它能够在管腔内振动,通过振动对结肠壁进行刺激,促进结肠蠕动,诱导排便,可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成人功能性慢性传输型便秘的症状缓解。
一项纳入了312人的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组相比,接受振动胶囊治疗的患者在试验的8周中的至少6周,可每周增加1次或更多次完全自发排便的比例更高,且在粪便稠度和生活质量指标方面也有了显著的改善。
消化道振动胶囊虽名为“胶囊”,实际上却是一个微型机器人,该系统整体组成除了患者吞入体内的胶囊外,还包含相应的配置器和VCP软件,属于第三类医疗器械,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相较于传统的药物治疗,消化道振动胶囊可以通过物理振动,帮助肠道把排不出去的便便“推出去”,是一种全新的治疗办法。
相对已经非常成熟的传统药物治疗方法而言,消化道振动胶囊尚算是崭露头角,其整体效果需要经过更长时间的检验,但这个解决便秘的思路,确实是独树一帜。(安安网供稿)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