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数智”赋能基层监管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10月底,四川成都高新区依旧绿意盎然,由国家药监局组织的“中央媒体走基层”采访组步入成都高新区,感受到高新区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首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APEC科技工业园区,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3年底,高新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监管对象共计6696家。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体量,如何进行规范、高效、精准的监管?如何促进药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成都高新区的药品监管部门给出了答案。
“数智监管”显神通
“在‘智慧药安’监管平台上,我们能够实时监测全区各家药店冰箱运作情况,如有风险,会进行系统预警、短信预警、电话预警,实时保障冷链药品质量。”在智慧蓉城高新区运行中心一楼大厅内,“智慧药安”开发系统大屏上展示着高新区各街道数据和各板块状态。站在大屏前,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详细介绍“智慧药安”监管系统的功能。
2021年,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在全省率先对疫苗接种点、冷链药品经营企业安装新型物联网测温设备,该设备可实时采集疫苗储存温度到监管部门,实现疫苗、白蛋白、胰岛素等重点药品储存温度的远程监控和超温分级预警。
冷链监测只是高新区“智慧药安”监管系统风险管控预警中的一小部分功能。
在《“十四五”国家药品安全及促进高质量发展规划》等政策支持下,2020年“智慧药安”系统建设正式启动。系统分为风险管控预警、企业分级管理、监管效能考评三个体系,具有监管资源一体优化、监管情况一目了然、行业风险一眼识别——“三个一”特色,该系统也于今年10月入选“2024年药品智慧监管典型案例”,这是西南地区唯一入选的区县级案例。
据介绍,在风险管控方面,若企业整改超时,系统将自动向企业和监管人员发送短信提示,提醒企业线上提交固定格式的整改报告。
“目前,‘智慧药安’系统在提升药品监管效能和监管能力,精准管控风险和实现药品追溯方面正发挥重要作用,为全省、全市探索以信息化引领药品监管现代化作出了‘成都高新’样板。”该系统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24年10月,系统已覆盖区内全部零售药店580家、疫苗配送2家、疫苗接种单位27家,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46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701家,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71家,医疗(含医美)机构1180家,实现实时全面智慧监管。
四方共治出“新招”
像“迷宫”一样的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高新站)里,不仅有医药创新产品、四川道地药材,还有智慧互动屏、模拟腹腔手术体验设备等——监管部门、公众与企业联动在这里充分体现。
“成都纽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远端通路导管,实现了国产替代,价格由进口几万下调至国产几千;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填补了国产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领域的空白……”展示台前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高新区入驻企业研发新药和新的医疗器械会在这里展示,让公众了解到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创新底色。此外,成都市医药商会还会选派企业代表共同组建法治宣传队伍,到这里给公众宣讲。
2023年12月,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以国家药监局印发的《全国药品监管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为政策支撑,在四川省药监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探索建设了药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高新站),打造政府主导、企业自律、协会引领、公众参与的四方共治体系。
“基地在今年7月建成,面向企业、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开展法规宣传、药械安全科普等活动,目前共有近1000人次的线下参观,近1万人次的线上引流。”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药械处副处长杨皎说。记者也看到,在这里共有“协同治理,共建共享”“监管护航,产业创新”“安全用药,你我同行”“数智药监,尚法务实”四个展厅,分别展示了高新区药品监管理念和机制、监管特色和成效、公众用药安全互动、数智药监和法治宣传等情况。
此外,在国家药监局和四川省药监局的指导下,成都高新区还积极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服务水平,围绕项目推动、联动服务、行业交流,培育职业化专业化监管队伍,强化药品监管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助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曲雪洁)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2024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上海召开
11月18日,由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主办的“2024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在上海嘉定召开。国家药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景和出席并致辞。 2024-11-19 14:5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