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高大上”又接地气——国家食品安全示范性演练暨内蒙古食品安全Ⅱ级应急演练侧记
动用空中救援直升机,出动现场直播车,挎枪特警队列参与其中;15个部门和单位的650多人“真人实演”,260多人提供后勤保障;从旗、市到自治区应急逐步升级,Ⅳ、Ⅲ、Ⅱ级响应接连启动……一场震撼2900多名观众的2016年国家食品安全示范性演练暨内蒙古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Ⅱ级)应急演练11月8日上午在鄂尔多斯市体育中心举办。
太震撼
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演练
“震撼”,“太震撼”!11月8日下午,刚刚观摩完应急演练,来自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参会代表,谈起当天上午的应急演练,几乎异口同声地用“震撼”一词表达他们的感受。
“上午在现场,我就在本子上写了‘震撼’二字,这么大规模的应急演练,意义重大,收获也大,要是没来观摩就太遗憾了。”黑龙江省局副局长李军对这次演练赞不绝口。他说,从假酒模拟场景来说,不仅在自治区内跨市发生,还涉及10多个部门,以及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食品安全监管全链条,从舆情监测到新闻发布都在演练之中。“这说明当初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事件真实发生时,存在的各种可能性、复杂性,也说明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对应急工作抓得力度非常大。内蒙古自治区各级政府动用这么多力量演练,能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
北京市局副局长王福义对“别人家的”演练不吝赞美之词:“应急预案设计的8个科目,从事件发生与报告至响应升级、响应终止、后期处置,环环相扣,演练得非常流畅,展示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形象,也体现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重要性。”
辽宁省局宣传应急处处长张文奇表示:“如果没有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这么多保障投入,这么多部门联动,这么多参与人员,是不可能的。演练从Ⅳ级、Ⅲ级到Ⅱ级,逐级响应,组织严密,非常值得借鉴,既体现了浓厚的食品安全共治氛围,也通过演练锻炼了应急队伍。”
“我是带着期待来的,果真不虚此行,第一次观摩这么‘高大上’的应急演练。”吉林省局药品安全总监王宏说,“动用了这么多部门资源进行演练,实在是不容易。”河北省局副局长贝军甚至用“做到了极致”表达观摩后的感受,“这么多部门参加,很受启发。”
接地气
应急演练预案注重细节
这次演练模拟的场景是:2016年11月8日上午8点,木伦旗巴彦镇乌兰嘎查卫生室陆续收治了15名牧民。经询问,医生怀疑与他们参加牧民牧仁家的婚宴有关。很快患病人数从15人增加到110多人,还涉及其他市10多人。陕西省局副巡视员朱志峰对这一场景设计非常认同,“少数民族群众热情好客,婚宴喝酒是必不可少的,白酒还涉及从生产到流通、餐饮各个环节,而且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也是其中的当事人,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演练具有可操作性,也值得我们学习。”
演练中有一个小细节:当地监管人员去超市调查白酒进货渠道时,超市老板告诉监管人员“我汉语不大好,你慢点说”,于是,监管人员用蒙语和老板交流起来。山西省局稽查处处长薄继宝对这个“桥段”念念不忘,“演练充分考虑了当地生活场景,设计合理,演得也到位。”
河南省局副局长王景峰是刚到食品药品监管系统40多天的“新同志”,对这次演练以食安办的名义进行赞不绝口。他说:“我知道许多地方都有应急预案,但真有事情发生的时候,未必和演练时一样。而这次演练,能感受到部门之间协作紧密,充分体现了食安办的协调能力。”
重庆市局新闻宣传处处长雷兴华多次参加过国家总局组织的应急演练,对演练动用15个部门和单位的力量竖起大拇指:“这充分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各级食安办的职能发挥得很好。”
“当食药监系统的队列进场时,我作为食药监人感到很自豪。事件从发生到处置,设计周密严谨,包括现场举办新闻发布会、回答记者提问时,现场的自治区局每个参演领导措辞都很严谨。这不是为了演练而演练,而是为了实际可能发生的事件在真枪实战地演练。”山东省局副调研员张子欣说道。
江苏省局应急管理与宣传处处长邵小青曾经组织过应急演练,感触更深。他说:“我非常清楚15个部门和单位的队列能走成今天这样子是多么不容易,而他们队列练习只用了4天,整体练习预演也仅仅用了40多天。今天这场立体式的演练,空中有救援直升机,地上有挎枪特警,队列走得雄壮有力,太有气势了,可以说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演练形式新颖、情节逼真,以演促学、以练代训,实现了应急预案和实际操作的统一,体现出标准化、示范性特点。我们将以这次应急演练为契机,牢固树立全程防范、全员应急的理念,进一步强化应急管理意识,密切部门协作配合,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和装备建设,加快构建统一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本报记者 王晓冬)
(责任编辑:)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