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安双创】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顺义在行动

  • 2017-06-07 15:07
  • 作者:陆悦 张坡如 徐航
  • 来源:中国医药报

探访北京市第一个淡水鱼场前快检站


“治大国,若烹小鲜。”虽是谈治国,仍没忘了用鲜美的小鱼作比喻。可见鱼在中国文化,特别是餐饮文化中所处的位置。人们还记得去年11月北京市各大超市淡水活鱼一夜间“集体失踪”事件,诡秘得有点可笑,但却昭示了活鱼的食品安全风险已被社会广泛关注。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交易集散地,顺义区顺鑫石门农产品批发市场承担了保障淡水鱼源头安全的重任。今年初,石门市场在顺义区食品药品监管局的帮助下,建起了北京市第一个淡水鱼专项快检站。“每车必检,每种必检;一条鱼有问题,整车鱼都退回。”该市场副总经理、主要负责食品安全的林鸿儒自豪地表示:从4月30日起,北京市民吃活鱼可以放心了。

    

从抽检到必检再抽检

    

一排水产货运车静静地等候在石门市场大门口。此时,它们已经由保安人员查验了产地证明,检查了车厢内情况,核实了产地证明信息——符合这些要求的车辆才能收到入场号牌,进入待检区排队等候。车辆负责人携带产地证明到验票室进行登记备案。“取样了取样了!”一条活鱼被直接从车上的池子里捞出,被送到市场入口处的快速检测室,穿着白大褂的检测员手起刀落,利索地剔下一条10g左右的鱼肉;第二位检测员负责用机器将鱼肉捣碎,加入检测试剂;再过一段时间,第三位检测员取走样本溶液开始检验……

    

从今年4月30日起,这一幕已经成为石门市场门口的“新常态”。大约40分钟后,门口会响起播报:“20号、21号过检,可以进入市场了。”于是车杆抬起,两辆货车获准驶入经营区。每天下午3点左右是市场淡水鱼交易最活跃的时候,待检区的外地货车排起了长队。“以前我们是进入市场后抽检,现在是进场前必检,做到了‘一车一检,车车必检’。如果一辆车上有多种鱼,那么每种鱼都要送检,取样由市场工作人员去选择。如果一条鱼有问题,整车鱼都要退回。”林鸿儒介绍,石门市场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鱼交易集散地,主要供应北京市场的居民消费,在京津冀、山西、内蒙古等地区也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每天淡水鱼交易量达到20万kg。可以说,守住石门市场的安全大门,基本就守住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活鱼安全。

    

为了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区,提高淡水鱼入场交易的准入标准,规范淡水鱼交易秩序,有效降低淡水鱼食品安全风险,落实市场主体责任,石门市场投资240万元建立了快速检测站。快检站包含验票室、档案室和检测室,配备工作人员10余人,检测项目包括孔雀石绿、氯霉素以及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任务非常繁重,快检站运行的前10天,就检测运输车458车次,460个样本。现在,检测人员要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晚上11点,每天要检测约50车鱼。”快检站负责人李颍表示。

    

每天检测50多车鱼,能发现多少问题鱼?李颍说,除了在一辆车上检出过微量孔雀石绿,其他两项都没测出过。据了解,孔雀石绿常用于杀死鱼体表面的真菌、寄生虫,尤其是对水霉病有特效,有的渔贩为了延长鲜活水产的生存时间,在运输时也用孔雀石绿溶液对运输车厢进行消毒。但科学研究显示,孔雀石绿存在致癌、致畸的潜在威胁,我国已将其列入违法添加“黑名单”。

    

即使整车鱼通过了市场门口的“必检关”,它们进入市场后还要随时准备接受抽检。林鸿儒介绍,市场要求商户明确产地、进货商、运输者姓名和联系方式,养殖商户和企业、运输车司机和石门市场商户均要在产地证明和采样单上签字,确保可追溯。

    

市场倒逼源头治理

    

近年来,淡水鱼市场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年7月底,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发布了《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行动方案》,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开展市场经营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水产品市场经营环节的集中治理,加强监督抽检,对兽药超标的畜禽水产品实施追溯等措施。然而,去年底网上流传的“因北京水体污染造成淡水活鱼大量下架”信息,究其原因,主要是监管压力增大,供应端缺乏“流程安全”保障。已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鲜活品,带给商家的麻烦与风险加大,超市权衡利弊,不愿吃罚单,于是采用“一刀切”的办法,相继下架活鱼。“淡水鱼市场的安全,只能从源头治理,重视安全检查。”顺义区局工作人员表示,快速检测站的建立,实现了检测现场前移,最大限度地将不合格淡水鱼阻挡在市场之外,保障淡水鱼市场的食品安全。

    

“如果样本合格,存档并允许入场交易;显示不合格,为避免假阳性,检测人员将对样本进行第二次快速检测;如第二次检测仍然不合格,由验票室工作人员通知对应号码的车辆禁止进入市场交易。”林鸿儒表示,如果同一产地两次发现不合格的淡水鱼,则会被驱出市场。有惩罚也有奖励,下一步,市场开办者打算对快速检测合格率高、有一定规模的养殖商户和企业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合格后将签订场地挂钩协议。

    

如此严苛的执行标准,商户们是否买账?一位司机表示,进入市场都需要等待四五十分钟,货车司机们起初并不乐意。但是渐渐地,他们发现了每车必检带来的新变化:活鱼通过检测后,就带有了安全无风险的合格证书,这样的鱼更受零售商欢迎,交易量明显增多了。

    

“相反,一旦查出问题,不仅整车鱼都得退回,还赔了运费和人工,这就促使他们在进鱼时就要谨慎地选择合适的养殖户。”顺义区局监管人员表示,水产养殖业涉及千家万户,水产养殖的环境情况复杂,直接对养殖户监管不现实,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不合格的鱼无法进入交易市场,由此倒逼养殖户自觉加强源头质量管理,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阳光餐饮”引领餐饮业软硬件质量双提升


“阳光餐饮”是“明厨亮灶”的升级版。相比“明厨亮灶”,“阳光餐饮”提出了“信息阳光”“过程阳光”“评价阳光”三个更高要求。作为北京市“明厨亮灶”和“阳光餐饮”工程的排头兵,顺义区餐饮场所“明厨亮灶”达到30%以上,部分街道更是达到了100%。

    

双屏:既要直播后厨,也要信息公开

    

走进顺义区南法信镇一家以经营鱼类菜品为主的鱼馆,在前台旁边,记者看到了两块显示屏:一个屏幕正现场直播着后厨的操作情况,另一个屏幕则滚动播放着餐厅的营业执照、员工健康证明、食品安全责任书、进货台账和供应商明细,以及活鱼的品种、来源。

    

南法信食药监管所所长方磊指着第二块屏幕告诉记者,这就是“阳光餐饮”的升级之处—— “信息阳光”。“明厨亮灶”强调的是加工过程透明,“阳光餐饮”则还包括员工的健康证明、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等级、食品原料采购来源、食品添加剂使用等信息。这些信息如果餐饮服务单位不主动提供,消费者很难查询。升级为“阳光餐饮”后,餐饮服务单位的各种信息就“阳光”了。

    

直播后厨情况的第一块屏幕,则体现了“过程阳光”的要义——这块屏幕上轮流切换着仓库、备餐间、热菜间、洗碗间等多个画面。方磊介绍,“明厨亮灶”展示给消费者哪些环节,餐饮服务单位往往有选择性;“阳光餐饮”则强调无论是洗碗环节、消毒过程、冷菜间等,都要展示给消费者,全程无死角。鱼馆的负责人则对屏幕的另一大功能大加赞赏:曾经有顾客怀疑菜品里有异物,指责是厨师捣鬼,后来调取了后厨视频,所有加工过程看得清清楚楚,这才让顾客打消了怀疑。

    

“目前,南法信街道大部分餐饮场所,都已经安装了两块屏幕,对食材来源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最大程度把关。”顺义区局餐饮服务监管科科长李红表示。

    

同标:创区标准和细则 一把尺子量到底

    

“阳光餐饮”工程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顺义区各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工作确保该工程的顺利实施。

    

据介绍,顺义区通过示范街区建设、打造阳光餐饮、提升量化分级评价等级、增加抽样检测等措施,以点带面发挥典型带动作用。“阳光餐饮”的另一大体现是“阳光评价”,即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消费者、网络订餐平台、行业协会、第三方评价机构、新闻媒体广泛参与的公众评价系统,对餐饮服务单位用餐环境、食品安全状况、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并向公众提供查询服务,科学引导消费。

    

“以‘阳光餐饮’增强社会监督,以量化分级的社会公示作用促进企业规范自身管理,以抽样检测作为技术支撑强化源头管控,从而促进餐饮单位软硬件水平得到整体提高。”李红表示,为打造食品安全示范区,顺义区局严格按照创区标准和细则,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对餐饮企业进行现场指导和审查验收,打造亮证、亮加工操作过程、亮食材来源信息“三亮”工程,目前已基本建成石园、空港、南法信、胜利等餐饮示范街区。作为创区重点工作,目前全区1479家餐饮单位“阳光餐饮”工程完成率为32.9%,规模以上餐饮单位完成率达94.3%,各级政府投入专项建设资金累计260余万元。


图为顺义区


数读食安顺义


创区工作开展以来,顺义区局利用横幅、商圈LED屏幕、明厨亮灶视频、社区大讲堂、街头宣传日、微信官方平台、广播电视等开展全面宣传,公众知晓率得到显著提升。

    

3月31日是“12331守护食品药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宣传日。今年以来,顺义区各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所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食品安全知识大讲堂、现场宣传活动等,传播食品安全信息及科普知识,市民对顺义区举报电话“89412331”的熟知度不断增强。建局以来,该中心共办结投诉举报信息7058件,查证属实立案1313件,办理率100%,限时办结率100%,回复率100%。

    

“十三五”期间,顺义区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农药减量,到2020年农药减量将达到15%,农药利用率达到45%。

    

2016年顺义区开始建立专业化的统防统治队伍,目前已建成两支专业队伍。其中,郭家务北京新地绿源番茄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服务本村1300亩地;绿医生植物养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全区近20家园区9000亩蔬菜基地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此外,顺义区还大力推行以蜜蜂授粉替代激素化肥工作,去年11月~今年5月,顺义区蜜蜂授粉面积已达2000亩。

    

今年初,顺义区政府出台《关于落实粮食安全区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考核工作涉及7个部门,25个指标,58项评分标准。

    

目前,2017年考核工作已启动。建立了粮食、食药监管、工商等部门的粮食质量安全联动机制,每季度开展一次大检查,打击围绕“粮油质量、计量器具使用、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囤积居奇、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原粮抽检是从源头把关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每年小麦、玉米收获季节都会对原粮进行抽样,及时向市粮油检验所送检样品,确定没问题才可进入流通领域。目前,顺义区粮食仓储企业共6家,附属仓库12个,仓房398座,全区总仓容量110.6万吨。规模以上粮食经营企业商户29家,大型粮食批发市场1家,粮食加工企业13家,转化企业4家。

    

近日,顺义区多部门联合行动,取缔一家无证无照灌装假酒黑窝点,执法人员现场查获涉嫌假冒的茅台、五粮液等白酒共计52箱312瓶,用于制作假酒的散装原料酒400kg,侵权商标标识、外包装纸箱等包装物3000余件及压盖机3台。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今年以来,顺义区工商部门结合无证无照经营和“开墙打洞”专项整治行动,与顺义区局配合,重点加强对无证无照经营小吃、餐饮类经营主体的检查、处罚和取缔力度,两部门将严打食品侵权假冒行为。打击食品侵权假冒行为作为常态化工作推向深入,对制售假冒名牌食品类商品的窝点和源头的打击力度也明显加大。

    

顺义区动物疾控中心是百姓鉴别畜禽食品的“透视眼”,帮助百姓把控畜禽食品在投入市场前的安全。每月,该中心都要完成400份肉蛋奶的样品采样、检测。样品采集地点主要是养殖地、屠宰场。检测内容主要包括畜禽产品中的瘦肉精和喹诺酮类抗生素,生鲜乳中的三聚氰胺和黄曲霉素以及一些磺胺类药物。目前,该中心可进行定量检测6项,定性检测5项。

    

2017年一季度,顺义区动物疾控中心采集的1200份畜禽产品经检测全部合格,未在畜禽产品中检测出瘦肉精及喹诺酮类抗生素。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