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心语 回放改革开放40年】奔跑在监管信息化的征程上

  • 2018-09-13 09:00
  • 作者:李开银
  • 来源:中国健康传媒集团-中国食品药品网

  这几天,在亳州参加第34届全国中药材交易会,看到一个交易平台企业分会场,赫然打出“智慧药市 赢得未来”的主题语,通过“互联网+中药材”“实体+平台”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现代中药材流通体系,推动中药产业升级换代。


  我意识到,这将是中药领域的阿里巴巴,依托“互联网+”理念和新兴信息技术,打造中国中药材产业的生态圈。这不禁让人感叹互联网技术的渗透力、改造力,就连最为传统的中药材市场,都在安装“互联网+”的翅膀,借势腾飞,跟上时代,赢取未来。


  思绪不由得回到20多年前,当时我在甘肃一个地市级药检所工作,正是年轻好学的年龄,见电视里播出谭浩强教授讲授的计算机课程,就邮购了教材,跟着电视课程学。从没见过计算机及键盘,就照着教材里的图片,剪出一个个海绵方块,粘在硬纸板上。海绵上贴上小纸片,标出一个个按键字母,就这样自制了一个键盘,每天抽空在键盘上练指法、学五笔输入法。1995年左右,药检所一位年轻所长思想前卫,好学进取,花钱请当地一位有名的培训老师,到所里为大家培训计算机,带来了几台“386”“486”。我总算见到了计算机的“真容”,如饥似渴地扑到了学习上,学“dos”命令,学“cced”,学“foxpro”……就这样不仅学会了计算机操作,还学会了简单编程。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所里斥“巨资”购买了一台“586”,用于检验报告书打印。之后的两三年里,这台计算机成了是我最好的“朋友”,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学习它、研究它上,经常学到凌晨,吃饭时也常常要孩子一遍遍地来喊。我的编程技术就这样逐步提升。期间,省药检所举办了一期药品检验报告书打印系统培训班,在全省14个市级药检所推广软件,规范和提升报告书处理水平。我认真研究了软件的源代码,发现并修正了其中的错误,并结合本所实际,完善了软件功能,率先在全省市级药检所应用,实现了报告书由铅字打印向计算机软件规范打印的进步。之后,又开发了药检所人员工资管理、标准查询等系统,让药检所业务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其他市药检所或邀请我去,或拉着计算机来我所,请我为他们调试安装报告书打印系统等软件。我穿梭在河西走廊,帮助兄弟药检所也实现了药品检验报告书计算机管理。能服务药检系统信息化进步,那是自豪和骄傲感满满的。


  后来,所里花2万多元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我又研发了不合格药品查询系统,将国家和省上公布的、本所检验的不合格药品信息录入数据库,带着笔记本电脑检查药品市场,一方面提升了查处效率,一方面给检查对象以科技威慑。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携带笔记本电脑检查市场,是一个新鲜事物,成为当时市场监管的佳话。我还专门参加了当地院校的计算机本科学习,系统地学习了计算机工程技术知识,软件开发也转用visual fox pro、sybas等可视化的开发工具,开发了医院住院部管理系统、社保管理系统等软件并投入应用,推动了一些医院管理和区县社保的信息化。当时,我的梦想是成为求伯君式的软件技术牛人。


  2000年,第一轮药监体制改革,本人调入新成立的张掖地区药监局。我作为3名筹备人之一,既是药品流通监管科室负责人,又是药品市场监管的主要带队人,也是新进人员实际的业务带教人,工作骤然繁忙起来,不分昼夜地奔波在监管一线,整顿市场,推行药品GSP,轰轰烈烈、激情四溢,心爱的软件开发也就无暇顾及,搁置起来。


  2004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推出药品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软件,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C/S 架构,即客户机和服务器结构,服务器采用互联网数据库MySQL,网络引擎resin,技术比较领先。但由于用户界面功能开发比较简单,企业Excel信息格式要求苛刻,监管部门和企业都运行不起来。省里培训后,在繁重的监管工作之余,我从软件底层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掌握了软件逻辑体系,从数据库底层解决了问题,在张掖市率先启用软件。当年四月份,正是甘肃省药品批发企业换证的最后期限,但省局软件未能顺利启用,压力山大。省局迅速借调我到兰州解决问题,企业换证业务在最后几天里顺利启动,一举实现甘肃省药品批发企业许可证管理信息化。随后,省局积极推动市州局全面启用药品零售许可证管理系统,我又承担了全省的指导任务,个人电话成了热线,经常到附近的兄弟市局上门服务。甘肃省成为当年全国顺利启用药品经营许可证管理软件的几个省份之一,全省药品监管信息化应用范围开始扩大。


  2013年改革中,甘肃省全面建立了覆盖省市县乡四级的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技术支撑和基层监管“四位一体”食药监管体系,省局搬迁到了历时8年建成的新办公大楼。监管体系健全了,新办公楼投入使用了,改变落后信息化面貌摆上日程。当年底,两位省局领导、一位省纪委电子监察部门领导带队赴浙江、广东、安徽等先进省局考察学习,到省工商、卫生、质监、税务等省直部门调研。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巨大差距,在研究政策和调研基础上,起草了食药监信息化建设方案。2014年元旦过后第一天,局党组就召开信息化专题会议,审议通过了包含17个项目的建设方案,成立了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信息化领导小组,三位副厅级局领导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副主任,改革中新成立的宣传处承担信息化建设,打响了补短板强信息的攻坚战。


  要想富先修路,构建全省食药监信息系统,首先要把信息高速公路建通。在当年春节前的几天里,在省电子政务办的指导下,作为信息化部门负责人的我,与省电信公司专家连续奋战48小时,完成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专网建设方案,第二天就通过专家评审,依托甘肃省政务专网,在不到半年时间里完成专网建设。


  省局宣传处刚成立时,信息化公司人员蜂拥而至,推介各种高科技产品和时髦的解决方案,我们坚持解决发文靠传真、统计靠电话、开会靠集中等现实问题,不图时髦显绩,保持发展定力,从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干起,信息高速公路修好了,省市县视频会议通了,省市办公OA用起来了……四年来,我们按照“目标牵引、问题驱动,有效提升监管履职能力”的电子政务指导方针,坚持打基础、模块化、成体系推进,完成全省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一期工程项目,建设了“一张网(全省监管业务专网)、两个中心(食药监云中心、基础数据资源中心)、两大政务系统(办公OA、视频会议系统)、六大支撑系统(短信平台、统一用户系统、电子签章系统、CA数字证书及认证系统、数据交换共享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五大核心业务系统(行政审批、抽样检测、稽查执法、日常监管、投诉举报)等10余个子项目,初步建成覆盖省市县乡四级、横向联通相关部门的一体化的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平台,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电子政务水平整体跃升,一举摘掉了落后的帽子。


  2018年1月20日,对我们来说是历史性的一天,时任常务副省长黄强带领30多位厅局一把手、处长等80多人,来到甘肃省食药监局观摩推广行政许可网上办理工作经验。没想到我们局成了当时省直部门中唯一实现依托甘肃政务服务网实现行政许可项目”一网通办“的部门,实现了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甘肃省政府政研室以省食药监局为例,向省政府领导递交了”甘肃也能做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的调研报告,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在省政府研究室”甘肃也能做到‘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呈阅件》上批示:省食药局”放管服“改革的经验发生在我们身边,尤具启示意义,可作案例宣传推广。1月17日、2月4日,《中国医药报》《甘肃日报》均以头版头条报道我局”互联网+政务服务“实践经验,在省内外形成较大影响。


  四年来,在省局党组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积极克服力量少、新人多、任务重、一些IT企业能力不及、推广应用阻力大等一系列困难,扛住上下左右各类压力,聚焦”推动食品药品监管数字化转型“这一核心目标不变,坚守着食药监信息化的正确方向,忠实践行着忠诚、干净、担当。发展信息化是硬道理,但落地见效才是真功夫。信息化虽能带来高效便捷,但信息化进程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可以实现的,非经一番艰辛努力不能达到,一如改革之果无一不是久久为功、苦干实干出来的。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生产力又是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引领驱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导力量的今天,身处信息革命大时代里,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食药监人只有不断增强信息化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鹜虚名,不兴伪事,脚踏实地,才能引领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发展,实现食品药品安全长治久安。


  (作者系甘肃省食药监局宣传处处长,现挂职岷县县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
    为你推荐
  • 为40年改革开放点赞

    40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符合民心民意、顺应时代潮流,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2019-02-15 09:51
  • 喜看改革开放40年巨大成就

    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诗篇,闯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跨越式发展道路,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发展奇迹。 2019-02-14 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