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中国的“大”药厂
1953年,新中国百废待兴。面对落后的医药工业状况和人民群众迫切的用药需求,党和国家将创立和发展医药工业置于“一五”计划的重要地位。建新中国自己的“大”药厂被提上日程。
大投资彰显大责任
肩负重要使命的华北制药厂,从建设之初就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1955年,作为国家“一五”计划重点项目,华北制药厂破土动工,抗生素厂、淀粉(葡萄糖)厂、玻璃厂三个项目总投资7588.3万元,抗生素年生产设计能力82.5吨。
除了基础建设,国家还持续加大人员支持和技术投资力度。从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医药和轻工业领域选调的400多名管理干部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来自制药、淀粉和玻璃行业的500多名技术骨干,大学、中专院校优秀毕业生成为筹建工作的主力军。
其中,原本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负责青霉素研制工作的技术人员齐谋甲,1954年被调往华北制药厂筹备处,后被派往前苏联学习;曾任东北制药总厂葡萄糖车间主任的纪昭海,1955年作为业务骨干支援华北制药厂建设;刘剑章1953年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华北制药厂筹备处,他也是参加华北制药厂筹建工作的第一批国家“重点配备,集中使用”的毕业生。
为了提高人员素质,国家还派84人赴前苏联和前民主德国实习生产管理和工艺操作经验;在国内组织多期俄语、德语训练班,对新员工展开文化和专业培训;选派1300多人到沈阳、大连、北京、上海等地的科研单位实习。多渠道的培训让华北制药厂迅速形成一支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职工队伍。
1958年6月,华北制药厂全面投入生产,结束了我国青霉素、链霉素依赖进口的历史,开创了中国抗生素工业化生产的新纪元。
大难度体现大精神
在华北制药厂,高73米的淀粉厂机械化提升塔是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20世纪50年代初,建设这样一座提升塔难度非常大。华北制药厂的建设者们和苏联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应用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钢制活动模板升模法,这个技术在当时属全国首创。
对于一个大型医药工厂的发展来说,还有重重难关需要攻破。淀粉厂和抗生素厂相继完成工程建设后,一场大规模生产抗生素的会战旋即展开。
由于我国青霉素菌种选育事业起步较晚,国外又实施技术封锁,进口菌种高昂的价格和低水平的发酵单位,让华北制药厂决心选育出我国自己的青霉素菌种。
1956年,复旦大学生物系微生物专业毕业的陶静之结束了在上海三药的实习,回厂后投入青霉素的选种工作。1958年12月,陶静之和同事们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奋斗,成功选育出我国第一株青霉素菌种,发酵单位比进口菌种提高了34.6%,打破了国外专家认为“在华北制药厂不可能开展选种工作”的断言,结束了我国不能选育菌种的历史。
从零到一,再到无穷大。此后,华北制药厂又相继选出10个青霉素高产低耗新菌种,培育出我国第一株链霉素和土霉素菌种,并在华北制药厂的菌种系谱里取消了外国标志,换上了XP(华北青霉素菌种)、XS(华北链霉素菌种)、XT(华北土霉素菌种)等代表中国的新的菌种代号,开创了生产工厂选育菌种的新局面。
大生产奠定大发展
1958年,华北制药厂第一批青霉素下线,迅速带动青霉素在国内的普及和降价,有效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要。1978年,华北制药厂的产品由最初的5种增加到75种,抗生素总产量从1958年的91吨增加到1655吨。华北制药厂初步具备了生产规模大、成本低的优势,为建成我国第一个大型抗生素生产基地奠定了基础。
一花独放不是春。投产后的华北制药厂积极承担全国40多个抗生素厂的援建工作,向多家制药企业无偿提供技术、菌种、人员等方面的支援和支持;还先后援助朝鲜、越南、罗马尼亚等国的药厂建设,为推动新中国制药工业发展和国际关系作出贡献,被誉为“新中国制药工业摇篮”。
在大生产过程中,华北制药厂还不断探索“大管理”的新模式。1980年3月,率先在全国医药行业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岗位责任制为基础的质量保证体系;创造性地开展“四创、三岗”活动,制定了从厂长到职工的工作、生产标准,使经济责任制落到实处,推动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两个“轮子”协调运转,华北制药厂也因此形成“规模、成本、质量、管理”四大优势。1986年,华北制药厂获得国家质量管理奖。至此,华北制药厂的管理水平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岁月更迭,如今的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依旧坚持以人类健康为己任,稳健经营、不断壮大,已从单一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发展为拥有化学药制剂、生物药、原料药、健康消费品、农兽药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从“四大素”当家的抗生素工厂成长为涵盖抗感染类、心脑血管类等近千个品规的现代化大型制药企业,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华北制药秉承“人类健康至上,质量永远第一”的企业宗旨,坚守“一切为了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继续为我国医药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作者单位: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编 后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中国医药记忆”栏目至本期结束。在本栏目中,我们回顾了新中国药监事业一路走来的成长步伐,重温了医药产业日益壮大的辉煌历史,展现了药检人员、执业药师等为推动我国医药事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坚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各项工作的纵深推进,我国药品安全保障水平将继续提高,医药产业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李倩)
(责任编辑:郭厚杰)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33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08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3089号 京ICP备17013160号-1
《中国医药报》社有限公司 中国食品药品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