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糖尿病患者应警惕低血糖
前几天,早晨5点多钟,急诊120送来一位昏迷的中年男子。据家属介绍,该男子50岁,患有糖尿病5年,服药血糖控制较好,平时身体无其他不适,不抽烟,但喜欢饮酒。自从患了糖尿病之后,就很少喝了。这次为祝贺儿子高考升学,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中午和晚上连着喝了两餐酒,酒后并无醉意。早晨突然出现多汗,脸色苍白,意识障碍、言语困难。经测试指尖血糖为2.9mmol/L,诊断为低血糖。
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当血糖降至约3.33mmol/L时,会出现自主神经症状——出汗、恶心、温热感、焦虑、颤抖、心悸等;当血糖降至约2.78mmol/L时,可出现中枢神经症状——头痛、视力模糊或复视、意识障碍、言语困难、癫痫发作和昏迷。持续低血糖可使血钾水平降低,影响心脏复极化和电生理活动,QT间期延长,最终将导致Ⅲ度房室阻滞而死亡。因此,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警惕发生低血糖。一般药源性低血糖有如下几种情况。
饮酒容易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
由于酒精能抑制肝糖原异生反应,抑制或减弱了低血糖时升糖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和生长激素等)的释放,故糖尿病患者饮酒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
饮酒导致的低血糖分为两种。一种是餐后酒精性低血糖,见于饮酒后3~4小时,是由于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另一种是大量饮酒后进食少,肝脏储备的肝糖原消耗之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多发生在饮酒后8~10小时。建议糖尿病患者不要空腹大量饮酒。
降糖药导致的低血糖
在进行糖尿病治疗时,服用降糖药可能导致的低血糖是最应该关注的药品不良反应。根据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情况,降糖药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单独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例如胰岛素(人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胰岛素促泌剂-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美脲、格列吡嗪)、胰岛素促泌剂-列奈类(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另一类是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其他降糖药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例如二甲双胍、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噻唑烷二酮类(吡格列酮)、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维格列汀)、GLP-1激动药(艾塞那肽)、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达格列净)、胰淀素受体激动药(普兰林肽)等。
药物相互作用导致的低血糖
一般糖尿病患者常合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经常会有降糖药与其他药物联用的情况,也会引起低血糖发生。常与降糖药联用的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几种。
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抑制肝脏产生葡萄糖,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钝化肾上腺素的反向调节,不仅可导致低血糖,还会延长低血糖的持续时间,另外还可掩盖低血糖症状。
磺胺类抗菌药物:由于其与磺酰脲类降糖药结构相似,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糖作用;在某些敏感的个体中,可以促进胰岛素的释放,单独使用也可能引起低血糖。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引起血糖紊乱(高血糖或低血糖)。有研究报道显示,以下药物引起血糖紊乱的风险逐渐减弱: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禁用于糖尿病患者,莫西沙星对血糖的影响最小。
奎宁类似物:抗疟药奎宁、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奎宁的立体异构体)、丙吡胺(具有奎宁样活性)会促进胰岛素分泌,可导致胰岛素介导的低血糖。
水杨酸类:能降低糖原的生成、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和从蛋白结合位点置换磺酰脲类降糖药,增加磺酰脲类的游离药物浓度。
乙醇:可抑制肝糖原生成,加重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引起的低血糖。乙醇过量是低血糖所致昏迷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药源性低血糖预防及处置
为避免药源性低血糖的发生,应用降糖药时注意:对新诊断的患者,应先嘱其控制饮食、参加运动,提高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严格掌握降糖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和使用方法;使用降糖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尽量避免多种降糖药联用,尤其是对老年患有多种慢性病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针对不同的共患疾病合理选择治疗药物;用药做到个体化,随时监测血糖变化,适时调整用药剂量。(王树平)
(责任编辑:张可欣)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