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同治进藏区 医疗帮扶暖人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医疗帮扶甘南行”大型公益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 7 月 17 日至 20 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医疗帮扶甘南行暨脑心同治走基层” 大型公益活动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成功举办。这场跨越千里的医疗驰援,不仅为藏区群众送去了优质诊疗服务,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乡村振兴战略与健康中国理念,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谱写了一曲民族团结、医者仁心的动人乐章。
高原问诊:直面藏区医疗之困观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 2960 米。这里群众居住分散,慢性病、高原病、地方病多发,而服务半径大、交通不便、医疗资源短缺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当地群众获得及时优质的医疗服务。“小病拖、大病扛” 的困境,始终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
图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吕文良教授为群众义诊
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需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牵头组织了这场公益活动。作为主办单位,学会联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委员会、甘肃省医院协会、甘肃省医保局、甘肃省医疗保险研究会、甘肃省红十字会脑心同治基金、甘南藏族自治州卫生健康委员会等单位承办,甘南州人民医院、碌曲县人民医院、玛曲县人民医院、夏河县人民医院、临潭县人民医院、银川脑心同治互联网医院、北京中卫公益基金会协办,凝聚起跨区域、多学科的医疗帮扶力量。
同心聚力:77 名专家与 68 名志愿者的高原逆行
此次活动,堪称一场 “医疗精兵” 的集结。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文良教授率领,来自北京、广东、吉林、辽宁、山东、广西、江西、浙江、江苏、云南、山西、陕西、河南、甘肃等全国多地的 77 名医疗专家志愿者,涵盖心脑血管科、内分泌科、肝病科、神经内科、中医科、老年科、药剂科、骨病科、妇科、儿科、急诊科等多个专科领域;另有 68 名脑心同治走基层志愿者协同参与,组成了一支专业全面、经验丰富的帮扶队伍。
从 7 月 18 日起,这支队伍兵分多路,深入甘南州人民医院及碌曲、玛曲、夏河、临潭 4 县,在 5 个义诊点、6 个捐赠点开展服务。7 月 18 日上午,甘南州人民医院的启动仪式上,医疗专家代表和志愿者共同按下活动启动键,拉开了这场 “健康接力” 的序幕。
多维服务:从诊室到炕头的暖心守护
在甘南州人民医院,吕文良教授耐心为藏族群众把脉问诊,详细解答慢性病管理疑问;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胡东鹏教授针对高原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给出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周春宇教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艳教授的义诊桌前,等候的群众排起长队……
在碌曲县,7 月 19 日清晨的细雨中,志愿者团队乘坐大巴早早抵达县人民医院,带着价值 25 万元的常用药品,为偏远牧区群众提供 “家门口” 的诊疗;玛曲县的义诊现场,来自新疆、云南、陕西的心血管科、神经科、肾病科专家,针对高原特有的健康问题开出个性化处方;临潭县的义诊现场,来自辽宁、山东、浙江的专家,用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经验服务于当地慢病患者;夏河县人民医院里,15 名跨省专家与当地医护人员开展学术研讨,从病例分析到诊疗规范,碰撞出中西医结合的智慧火花。
专家们不仅积极开展义诊,更深入病房开展查房带教,与当地医生共同分析 32 余次疑难病例,将先进诊疗经验 “手把手” 传递。除了诊室里的服务,志愿者们还走进 34 户贫困户家中,送去药品与慰问品,详细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一场精心准备的健康科普讲座,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知识,吸引了数百名群众参与。
爱心汇聚:134 万元物资药品雪中送炭
“这些药品真是及时雨!” 碌曲县人民医院院长看着捐赠清单感慨道。此次活动中,步长集团、贵州洞酿洞藏酒业有限公司、甘肃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等 7 家爱心企业,共同捐赠了价值 134 万余元的药品及物资。
“不仅送药,更送学术、送理念。” 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秘书长邢喜平表示,此次活动既解了群众 “看病难” 的燃眉之急,也通过人才培训、学术交流,为当地医疗 “造血”,助力构建可持续的健康保障体系。
使命传承:让健康之花绽放在雪域高原
活动结束时,甘南州群众自发向志愿者献上哈达,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感谢。这场公益活动,接诊人数累计达1156 人次,不仅为藏区群众带去了优质的医疗服务,更彰显了 “民族团结一家亲” 的深厚情谊。
正如参与活动的专家所言:“医者仁心,不分地域;健康中国,需要同心。” 此次 “脑心同治走基层” 活动,既是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社会各界共同守护高原群众健康的缩影。从城市到乡村,从诊室到牧区,这份跨越山海的爱心与担当,正让健康之光照亮甘南藏区的每一个角落,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温暖而坚实的健康力量。(沐白)
(责任编辑:赵红)
分享至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